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经济   10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2.
由国家旅游局组织召开的"中国旅游日"初审会议2008年6月在京举行,浙江宁海县提出的"5.19"倡议成为会审的主要议题.此后半年多,<中国旅游报>陆续刊载了几篇讨论文章,尤其是刘德谦先生的建议给人以甚多教益.对于这样一个事关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大问题,笔者也想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3.
态度理论为地区形象(PI)和旅游目的地形象(TDI)的联合研究提供了一个平台。本文构建了一个理论上的地区形象背景下的旅游目的地形象结构方程模型。模型是一个具有因果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包括8个潜变量和28个观测变量。以徐州为例,在运用SPSS15.0软件对数据进行信度检验的基础上,利用LISREL8.70软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性因子分析和路径分析。研究发现:(1)结构模型中各潜变量之间的路径与假定基本符合,模型的整体拟合性能良好;(2)旅游资源认知和旅游服务认知会对旅游意愿产生作用,这符合我们的传统理念;(3)地区特征和居民素质对旅游服务感知、目的地评价和旅游意愿三者均有效应,而地区竞争力和居民竞争力仅对旅游服务感知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旅游学术研究的偏枯现象,正在制约着中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所谓旅游研究中的偏枯现象,乃是指太多的研究者只关注于对"旅游经济"的探讨,而忽略了旅游的主体--旅游者.忽略了旅游者的精神世界,忽略了旅游对于个体生命的意义,忽略了旅游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一句话,只重物,不重人,只看到白花花的银子,而把"人"丢到了一边.  相似文献   
5.
"苏北旅游三角"的构建及其整合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旅游业竞争的加剧,区域整合体已成为旅游业竞争的基本单位,而目的地营销理念的选择则成为区域旅游整合体能否在竞争中胜出的关键;在分析连云港、徐州和淮安3市旅游业现状基础上,首先从地域临近、资源互补、客源范围的趋同方面论证了以"成长三角"作为旅游合作结构模式的可能性;指出"苏北旅游三角"整合体的市场营销须借助于整合营销作为指导理念,然后分别从客源市场细分定位、区域要素整合和整合营销3个层面提出"苏北旅游三角"整合营销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6.
论技术异化的必然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论是技术在自然雏面上的反自然性、知识维面上的不确定性,还是技术在人本维面上的反目的性,都决定了技术异化具有必然性。人们可以“弱化”或消除技术异化在众多方面的作用和影响,但技术异化本身是不能彻底根除的。  相似文献   
7.
旅游概念新思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的定义需要重新认识,现有的旅游概念严重泛化,主要问题是没有抓住旅游的本质——异地消遣与审美的愉悦体验。利用哲学思维对旅游进行科学分析,可以将旅游重新定义。消遣与审美等愉悦体验是旅游的基石,如果抽掉了它,旅游的大厦就会坍塌。对于旅游的认识与定义,如果不抓住本质,任何分析与描述都是缺乏解释力的。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旅游业是“无烟工业”,但是二十几年发展的现实摧毁了这个美好想象。旅游在给地方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了自然环境的破坏与生态系统的恶化。如今,几乎是哪里有旅游,哪里就有环境破坏。倘若我们仍然对此置若罔闻,不用太长时间,我们失去的将远远不只是  相似文献   
9.
晚明时期,旅游风气盛极一时,尤其士人阶层好游成癖,他们置身山水,荡涤心灵,其动因在于追求性灵复归和个性解放。旅游本身的价值在晚明旅游者的精神世界里体现得淋漓尽致。而大量游记文体的出版,则是他们对中华旅游文化的最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从旅游哲学的视角论述了中国道家的逍遥说、儒家的比德说、佛家的随缘人生观与西方现代哲学中的主体间性观点,认为旅游审美是诗意的对话,旅游审美的最高境界是旅游审美主体与旅游审美客体融为一体,由"在场"洞见"不在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