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文化教育   20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研究内容,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武德素质与文化素养、创新素质与运动美感的培养方法。在创新能力方面,提出了武术技战术、操作思维及知识结构等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2.
武术是一项以攻防技能为内容,以套路和搏击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传统体育运动。套路项目是武术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不同流派的拳、械套路。具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套路一般分为:单练套路、对练套路和集体套路3种。单练套路包括拳术和器械;对练套路包括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集体套路包括徒手、器械和徒手与器械。其基本特点是:融技击于体育之中.内外台一,形神兼备,具有广泛的适应性。鉴于武术套路项目的特点,其套路项目中各单项技术动作的训练过程如何实施有效的优化控制,是武术专业教师或教练员值得研究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优秀武术运动员旋风脚720°三维图像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三维图像解析系统对我国优秀武术运动员旋风脚720°运动时间特征、身体重心位移特征、身体重心的速度变化特征以及身体主要环节夹角的特征等进行分析与评价,旨在揭示其动作过程的运动学特点与规律,建立整个动作的时间、位移、速度、以及相关环节间夹角等量化指标,从而为教学与训练提供客观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散手竞赛规则的变化与训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促进武术散手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在天津召开的武术训练工作会议之前,国家体委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就开始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对1990年审定出版的《武术散手竞赛规则》进行修改。广泛听取各方面人士的种种意见之后,通过多次专门会议的分析、讨论、研究,求大同存小异,审定出版了1996年《武术散手竞赛规则》(以下简称新规则)。  相似文献   
5.
对武术概念及层次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主要采用逻辑与层次分析法,对武术总概念的定义进行了修订,把武术的内涵扩大到了体育与艺术项目的范畴.另外,把传统武术、现代武术、虚拟武术作为武术的分概念,每个分概念还列出了相应的次概念和子概念.传统武术是武术的原生态基因,现代武术是传统武术继承和发展的产物,虚拟武术是武术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对武术各个分支不同行为轨迹和衡量坐标的审理,充分表明武术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能够使人类的健身活动、竞技体育、文化生活等实实在在地享受到武术的更多魅力.  相似文献   
6.
“第5届世界武术锦标赛”散打决赛腿法技术运用的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随着武术散打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积极介入比赛的竞争,运动技术水平日益提高,比赛争夺更加紧张激烈。为了保持我国在该项目上的优势和向更高水平发展,研究各国运动员在世界武术锦标赛散打决赛中技术运用情况,揭示其特点及规律,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我国武术馆校理论教学与技术训练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及座谈访问等研究方法,提出构建我国武术馆校理论教材体系与技术训练模式的指导思想,重点突出文化素养教育以基本理论为指导、实践操作为核心、知识应用为主导的三个重点;在专项技术训练上,构建“以武术人才培养的全面性为基础,以突出优势项目为前提,以培养高质量专门人才为目的,以形成特色为重点”的专项技术训练模式。  相似文献   
8.
武术套路运动员身体训练控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综合性研究方法,对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的机能状况(有氧耐力、无氧耐力)与运动能力(力量、速度、灵敏和柔韧等)以及专项技术训练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为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身体训练实施有效的控制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9.
试论武术的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武术的本质特征和表现方式、武术的外显行为和意真传神、武术的文化内涵和技、艺、术的协调一致三个方面,总结了武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从散打运动的客实际出发,对运动员专项智能的概念、结构进行了论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