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文化教育   22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排球飘晃成因的流体力学分析(文献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排球飘球成因的几种观点,依据“柏努力”原理,进行了力学分析;对排球的临界速度做了介绍;并对以上两个问题,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女排接发球进攻质量与特点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中国女排在1999年世纪杯和2000年奥运会与世界列强26局的比赛录像进行有关数据统计,从中比较与对手的差距,并将有关数据与相应的得分情况进行回分析,找出中国女排在比赛中连续失分的原因及规律,旨在揭示其在抓机遇发展自身特长上的不足,以供新组建的中国女排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院《中国女排课题组》从一九八四年第23届奥运会开始,每次世界性女排大赛之前,为中国女排分析主要对手的技战术;并提供相应对策的参考建议。研究结果得到了中国女排和同行专家的肯定。几年来已形成对世界女排强队日、速、古的跟踪系列研究。计1984年奥运会前后完成对日本女排分析三篇;1985年世界杯前后完成对苏女排分析三篇和对古分析两篇;1986年世界女排锦标赛前又完成对苏对古的分析各一篇,总计已完成十篇。本文是他们的系列研究之八,对古巴女排研究之二。  相似文献   
4.
通过第6届世界杯女排中、古、苏、美四强比赛的录像统计对比分析,中国女排为迎接巴塞罗那奥运会进行战术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当前,中国女排在二维空间的战术攻已无明显优势,调攻没有体现整体配合快速多变的指导思想,需创新设计一套在一传不到位情况下的快变战术,开发三维空间的战术设计,为中国女排腾飞开创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5.
通过主成分分析计算,对中国女排比赛中各专位在不同次数的连续动作组中扣球和拦网与相应比赛效果(得分、失权、得权、失分)的关系进行研究,找出各专位的攻击潜力所在,建立了相应的挖潜训练模式及其控制量值,供中国女排及各甲级女排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高速摄影方法,获取扣球手从起跳到击球阶段的质心、各环节速度、关节角度、球过网高度以及被击球的速度等运动参数,对中日女排强攻手扣球技术和战术运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拦网的空中击球动作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在排球运动发展到比高度,比速度、力争网上优势的今天,拦网技术已普遍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拦网既是防御性技术,又是攻击性技术。它以拦网者的手所组成的空中屏障阻挡对方的进攻,成为本方的第一道防线;同时又以改变扣球的反弹而重新向对方发动进攻。因此拦网的空中击球动作正确与否将对拦网作用的发挥有着很大影响。为了进一步认识拦网空中击球动作的合理性,本文试用基础理论对其作一粗浅的分析。二研究方法与步骤本文以定性分析为主,通过48格/秒连续摄影的拦网空中击球动作图片测定人体重心,做出重心垂直位移时间曲线和头顶及手高的相应曲线,运用比例尺计算数据。并通过模拟计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第10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已在布拉格落下战幕,中国女排以全胜的记录再次夺魁,从而实现了“五连冠”,但战绩只代表过去,瞻望未来则征途艰险,须要努力去克服。举世瞩目的1988年奥运会金牌,世界女排各强早已虎视眈眈。有的队已整编完毕,技战术水平处于上升阶段;各强都在秣马砺兵积极备战。而目前我队处于易帅  相似文献   
9.
女排主攻手进攻时外部负荷结构与比赛效果关系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统计计算和建立逐步回归方程,从主攻手在比赛进攻时外部负荷与相应效果的关系中,发现其进攻时外部负荷的结构特点,并获得相应比赛效果的量化指标。从而为教练员在提高主攻手进攻能力的针对性训练中提供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统计计算和建立最优回归方程,从副攻手在比赛中参与扣、拦时的外部负荷结构及形式与相应的得分、得权、失分、失权4种比赛效果的关系角度对中国女排进行了研究以使其在强攻不强困境下,发挥副攻的弥补作用,并指出副攻在训练中应采用的主要负荷形式及其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