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2篇
生物科学   2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2篇
  1996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育秧方式和插植密度下晚籼稻群体动态结构存在差异。旱育秧群体分蘖速度快,分蘖能力强。稀植可促进个体分蘖多发、有效穗数增多,但旱育稀植并无分蘖早发的优势。旱育稀植使主茎基部叶片变短而上部叶片变长,生育后期叶面积消长平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较多。旱育秧、稀植都使主茎叶总数增多,全生育期延长。  相似文献   
2.
型两用核不育系水稻的育性转换是受光周期及温度所调控,光周期和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水稻一系列的生理生化特性的改变,为此,不少研究者通过研究光温诱导产生的生理生化等的变化与育性表达的关系来探讨两用稻的育性转换的机理。蛋白质是基因表达的稳定产物,也是生物体内许...  相似文献   
3.
高产水稻秧苗生长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早季在广州研究了不同类型高产水稻秧苗生长特性,调查了株高、叶片数、叶片长宽度、叶绿素含量和干物重等项指标,以及地下部分的发根力和根系活力情况。结果显示:在华南地区冷害发生较轻、秧苗生长基本正常的生态条件下,两系法杂交水稻新组合中粤杂122和培矮64s/E32、常规水稻品种特三矮2号表现出强和较强的生长发育优势。此外,两系法杂交水稻的发根数量和最长根长度比常规稻品种要多要长,但根系活力则较低。  相似文献   
4.
用两系法杂交稻组合培矮 64s/E32、培矮 64s/9311、粤杂122和常规水稻品种粤香占、特三矮 2号为材料,1998年早季在广州研究了它们的透光率和对低光强适应性的差异后认为:1.生育期不同其直射光透光率的变化是分蘖期>始穗期<收割期,即透光率由大→小→大变化,它与叶片开张角随生育期变化的情况相对应,但与叶面积指数由小→大→小的变化相反。2.不同类型早籼稻在始穗后遮光处理降低透光率,生育期短的粤杂122、粤香占对低光强的适应性比其余组合或品种好,其单穗重降幅小。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1995年晚季不同播种密度和不同基肥对华南稻区晚籼稻旱育秧苗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种播种密度和5种基肥构成的10个处理中,秧苗叶龄、苗高和假茎宽等均无明显差异。在播种量为125g m-2条件下,虽然秧苗的总生长量较低,但其干/鲜重比值仍较播种密度为65gm-2略高;不同处理间的功能叶叶绿素含量(a b)、白根数/株和根活力呈显著差异,其中以沤熟有机肥和高无机肥用量作基肥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低无机肥用量作基肥的处理。因此,在进行旱育秧苗床培肥中,应注意以施用有机肥为主,适当补充无机肥,才能获得根系发达、活力强的健壮旱秧,为移栽后的叶蘖早发打基础。  相似文献   
6.
粳稻品种幼苗耐冷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人工模拟低温胁迫的方法,研究了3个日本粳稻品种日本晴、金南风和福光以及2个台湾粳稻品种台竹157、加南20的苗期耐冷性,并以当地推广高产籼稻品种特三矮2号作对照。从对株高、主茎叶片数、地上部干物重、死苗率等形态性状的调查和叶绿素含量、电解质外渗率等生理性状测定的结果显示,日本晴、金南风、福光和台竹157苗期的耐冷性较强,加南20的耐冷性较弱,但比特三矮2号的耐冷性略强。这为防止早稻烂秧死苗而开  相似文献   
7.
高产水稻光合速率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8年早季于广州,测定了水稻两系高产杂交组合培矮64s/E32、地矮64s/93、粤杂122,高产品种粤香占和特三矮2号在四个主要生育期顶叶光合速率及叶绿素含量。(1)在人工气候箱的弱光下测得的分蘖期盆栽植株的非饱和光合速率在5个品种/组合间差异不大。(2)4个品种/组合的大田植株在四个生育期中以分蘖盛期到幼穗分化初期的光合速率最大,其值已达到或接近水稻品种最大光合速率30μmol m-2s-1的上限;品种/组合间差异不大。抽穗期和黄熟期光合速率较前期下降很大,但两期间变化不大。收割期光合速率进一步大幅下降。(3)4个品种/组合抽穗期叶绿素含量较前期下降或不变,黄熟期叶绿素含量又升高,收割期则大幅下降。(4)讨论了叶片光合速率在抽穗后下降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光合保持能力的概念。认为在形态性状改良的基础上,提高群体整体光合能力,是提高水稻光合生产力和实现超高产育种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高产早籼稻群体动态结构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早季在广州研究了不同类型高产早籼稻群体动态结构差异,结果认为:两系法杂交稻高产新组合培矮64s/E32、培矮64s/9311、粤杂122,其幼穗第2次枝梗原基分化期以前的植株干物重、叶面积指数(LAI)比常规稻高产品种粤香占和特三矮2号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培矮64s/E32在5个供试材料中在始穗期的LAI最高,达7.81,干物重日增量最大,达8.76kg/亩·d;粤香占的每亩有效穗数最高,达23.3万穗/亩,收获指数是所有参试材料中唯一达到 0.6以上者。  相似文献   
9.
1 主要技术目标秧床土壤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不低于3%,N、P、K含量为水秧田的2-3倍,PH值4.5-5,透水保水性能好,保证雨止田干、干不开裂。秧苗要求根系发达、根白、矮壮、叶片短、直。2 关键技术2.1秧床制作床址选择 针对华南双季稻播种育秧期间早稻常遇低温阴雨、晚稻正值高温豪雨的具体情况,床地的选择首先要考虑排灌方便,并且要突出“透水、透气、肥沃、疏松”8字原则,一般选用土壤理化性状优良的沙质壤土为宜,其中以地下水位低、向阳干爽、肥沃疏松的旱田或菜园地  相似文献   
10.
温室冬繁水稻低温敏核不育系原种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5年1—5月,在广州利用玻璃温室加温冬繁籼型水稻低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和GD-2s原种.当不育系进入育性转换敏感期时,温室室温调控至日均温约23℃,检查花粉育性和自然结实率,结果表明,培矮64s的结实率为50.7%,单株产量平均为3.5g.培矮64s原种温室冬繁的成功,为现有种量少、繁种难、提纯复壮株严格的低温敏核不育系加速世代扩大繁殖系数提供了一种可靠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