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生物科学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随着我国医药市场及研究生教育的变化,高等院校中药学教学的方式、培养模式和目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多年本科教学、研究生教育和服务医药企业的过程中,我们提出中药学"阶梯式"实践与创新培养模式:大学生创新性计划、大学生"挑战杯"论文大赛、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和毕业实习等实践和培养模式结合,提升中药学学科在校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3.
以蚕豆(Vicia fabaL.)为材料,采用表皮条生物学分析技术、远红外成像技术以及电生理膜片钳技术,研究逆境信号脱落酸(ABA)和蓝光信号对蚕豆叶片表皮气孔运动及质膜K+通道的影响,以探讨ABA调节蓝光诱导的气孔开放运动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1)100μmol?m-2?s-1蓝光能显著诱导气孔开放,该效应可被ABA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并以10μmol?L-1ABA抑制效应最为明显.(2)100μmol?m-2?s-1蓝光处理能明显促使蚕豆叶面温度下降,而10μmol?L-1ABA可显著阻止蓝光诱导的蚕豆叶面温度下降.(3)100μmol?m-2?s-1蓝光可明显激活保卫细胞质膜内向K+通道,处理5 min后内向K+电流增加58%;对于1和10μmol?L-1ABA预处理蚕豆保卫细胞原生质体,在蓝光处理5 min后其内向K+电流增加值分别被抑制25%和51%,但10μmol?L-1ABA并不明显抑制壳梭孢菌素(质膜H+-ATP酶永久性激活剂)诱导的保卫细胞内向K+电流上升.研究发现,逆境信号ABA可能主要通过抑制蓝光信号转导中质膜H+-ATP酶上游位点,阻断蓝光激活的保卫细胞质膜内向K+通道,抑制蓝光诱...  相似文献   
4.
采用清除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自由基、清除[2,2-连氨-(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氨盐](ABTS)自由基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测定法对疏毛绣线菊总抗氧化活性行评价,将测定结果与阳性对照药物二丁基羟基甲苯(BHT)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疏毛绣线菊正丁醇部位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IC50=42.2μg/mL)和还原Fe3+的能力(TEAC=1052.46μmol/g),乙酸乙酯部位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IC50=6.4μg/mL)较好,但均弱于阳性对照药物BHT(IC50和TEAC值分别为23μg/mL、2.3μg/mL和1532.7μmol/g)。实验证明疏毛绣线菊正丁醇部位体外抗氧化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5.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提取三白草花、叶和茎中的挥发性成分,利用GC-MS对比分析三者中的挥发性成分.从三白草花、叶和茎分别鉴定出的31、22和22个成分,分别占总挥发性成分的95.64%、98.75%和98.54%.三者共有18个化学成分,其主要化合物类型是萜类(单萜和倍半萜,其中单萜含量最高),分别占总挥发性成分的92.18%、98.19%和97.74%,还含有两个芳香族化合物:枯茗醇和姜黄烯,此外,4-(1,5-二甲基己基-4-烯)环己烯-2-酮和二十一烷两个脂肪族化合物仅存在于花中,三者的主要化合物均为柠檬烯、柠檬醛(含顺式柠檬醛)、蒎烯(含α和β构型)和β-月桂烯,另外大根香叶烯D、姜黄烯、1-b-红没药烯和β-倍半水芹烯在花中的含量均高于叶和茎.叶茎中化合物种类和含量差别均不大,但与花有较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6.
采用清除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自由基、清除[2,2-连氨-(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氨盐](ABTS)自由基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测定法对疏毛绣线菊总抗氧化活性行评价,将测定结果与阳性对照药物二丁基羟基甲苯(BHT)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疏毛绣线菊正丁醇部位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IC50=42.2μg/mL)和还原Fe3+的能力(TEAC=1052.46μmol/g),乙酸乙酯部位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IC50=6.4μg/mL)较好,但均弱于阳性对照药物BHT(IC50和TEAC值分别为23μg/mL、2.3μg/mL和1532.7μmol/g)。实验证明疏毛绣线菊正丁醇部位体外抗氧化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7.
以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提取枸骨叶的挥发性成分,采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结合保留指数法,用峰面积归一法测定相对百分含量。从枸骨叶中鉴定出32个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91.30%。化学成分主要为植酮(19.64%)、二氢猕猴桃内酯(5.38%)、壬醛(5.10%)和六氢假紫罗酮(3.94%)。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