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生物科学   1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滤泡树突细胞肉瘤(FDCS)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免疫组化、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2例滤泡树突细胞肉瘤进行报道,并结合临床资料、肿瘤大体及镜下特征、免疫组化标记结果及预后和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结果2例FDCS,1例发生于颈部淋巴结,另1例发生于肠系膜,镜检肿瘤由梭形及卵圆形细胞组成,呈束状、漩涡状、编织状排列;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CD21、CD23和CD35阳性;患者预后不良。结论滤泡树突细胞肉瘤是一种罕见且容易误诊的低度恶性肿瘤,组织化学和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该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中的CD133的表达及其与GIST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22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组织中的CD133、CD117、CD34、DOG-1、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 CD133、CD117、CD34 、DOG-1、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6%(91/122)、98.4%(120/122)、86.9%(106/122)、95.1%(116/122)、47.5%(58/122).CD133的表达水平与胃肠间质瘤危险度分组高低、核分裂像数目、肿瘤部位有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性(P〉0.05).CD133的表达水平与DOG-1的表达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CD117、CD34、KI-67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CD133蛋白的表达可能与GIST的恶性行为与预后有关,与CD117、CD34和DOG-1联合检测对于判断GIST的病理性质可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16和Ki67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研究它们对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与临床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NSCLC术后标本160例及正常肺组织20例(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SCLC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中p16和Ki67的表达。结果在NSCLC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中,p16和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3.8%、82.5%和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PTNM分期、淋巴结转移、p16及Ki67的表达是影响NSCLC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p16阳性组与阴性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55.3%和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阳性组与阴性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23.5%和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和Ki67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p16和Ki67参与了NSCLC的发生发展,p16和Ki67的表达水平与NSCLC的发展及预后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pi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NSCLC术后标本160例和20例正常肺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法和组织化学法检测NSCLC和正常肺组织中VM和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在NSCLC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中,VM和VEGF的阳性率分别为36.9%、51.3%和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含有VM的NSCLC的VEGF表达高于无VM者(P<0.05),且VM与NSCLC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等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PTNM分期、VM、VEGF的表达是影响NSCLC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VM阳性组与阴性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7%和4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EGF阳性组与阴性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2.4%和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具有VM的NSCLC组织分化低,患者临床预后差;VEGF的表达水平和VM与NSCLC的发展及预后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DC2及CLDN5在食管鳞癌中表达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90例食管鳞癌组织、28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及16例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织中CDC2和CLDN5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在食管鳞癌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CDC2和CI。DN5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89%(80/90)、85.56%(77/90)和48.86%(12/28)、25.00%(7/2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CDC2蛋白表达在低分化食管鳞癌中明显高于高分化食管鳞癌;临床分期Ⅲ+Ⅳ期组的CDC2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I期、Ⅱ期组(P〈O.05)。CDC2和CLDN5在食管鳞癌中表达呈正相关(r=0.537,P〈o.05)。结论CDC2和CLDN5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可能作为食管癌临床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食管鳞癌中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的感染情况 ,探讨 HPV与食管癌发病的关系。方法 :用原位杂交技术及免疫组化方法对 33例食管鳞癌手术切除标本进行 HPV检测。结果 :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食管鳞癌中 HPV DNA检出率为 4 5 .5 % (15 / 33)。HPV DNA阳性与食管鳞癌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无关 (P>0 .0 5 )。HPV衣壳蛋白的免疫组化检测均为阴性。结论 :HPV感染可能是引起食管上皮癌变的原因之一 ,与食管鳞癌的发生有关。即使在存在 HPV DNA的病例中 ,HPV衣壳蛋白亦可以不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食管癌中 EB病毒感染情况 ,探讨其与肿瘤细胞增殖及抑癌基因 p5 3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PCR)检测食管癌中 EB病毒 DNA的感染。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中 p5 3的表达及肿瘤细胞增殖。结果 :2 4例食管癌中 ,EB病毒 DNA阳性率为 95 .8% (2 3/2 4)。 2 3例阳性病例中存在 p5 3蛋白积聚者为 16例 ,积聚率为 6 9.6 % (16 /2 3) ;1例 EB病毒 DNA阴性者 ,p5 3蛋白染色阴性。 p5 3蛋白积聚与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密切相关 (P<0 .0 5 )。结论 :广东食管癌中普遍存在 EB病毒的感染。有 EB病毒感染的病例 ,亦存在 p5 3蛋白积聚。 EB病毒可能与 p5 3的改变有关 ,从而导致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人食管鳞状细胞癌(huma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是否存在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及其与(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表达的关系,以及MMP-1过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18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标本,每例均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利用CD31(Platelet 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PECAM-1)和PAS套染观察是否存在VM,对VM组和对照组进行MMP-1染色,分析VM与MMP-1表达的关系及MMP-1表达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结果 118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有34例(28.81%)存在VM,有VM生成组的MMP-1过表达比例显著高于无VM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的MMP-1过表达的比例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浸润至深肌层及外膜层的MMP-1过表达的比例显著高于浸润之粘膜层和浅肌层的(P<0.05);临床分期Ⅲ-Ⅳ期的MMP-1蛋白的过表达显著高于临床分期Ⅰ-Ⅱ期的(P<0.05).结论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存在VM,MMP-1的过表达可能促进VM形成;VM的存在和MMP-1过表达共同促进淋巴结转移和肿瘤浸润.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旨在寻找能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浸润、转移及术后生存率的生物因子。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 plus法检测100例ESCC和30例正常食管组织中maspin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情况。结果在正常食管组织和ESCC组织中,masp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和43.0%,差异有显著性(P<0.01);maspin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全部P<0.01);MVD计数与肿瘤的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临床分期有关(全部P<0.01);且maspin的表达与MVD计数呈负相关(P<0.01)。结论 maspin的表达和MVD计数与ESCC组织的分化程度、转移和预后等均有关;maspin和MVD联合检测对ESCC的进展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胎盘部位结节(PSN)和胎盘部位过度反应(EPS)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结合临床表现、形态学特征、发病机制和免疫表型,对3例PSN及4例EPS病例进行分析,并对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PSN和EPS临床表现为末次妊娠后阴道不规则流血、产后大出血或妊娠合并子宫不全破裂等.镜下见PSN由圆形到卵圆形的中间型滋养细胞结节组成,并伴致密玻璃样变间质.EPS绒毛附着的蜕膜区及其下浅肌层中见单核的多边形或梭形中间型滋养细胞浸润细胞呈片块状或条索状穿插于子宫肌层平滑肌束间.免疫表型PSN和EPS示广谱CK(AE1/AE3)均强阳性,但PSN中PLAP、P63、a-inhibin也呈强阳性,而EPS中hPL强阳性;两者hCG、CEA均局灶阳性或阴性,SMA、vimentin阴性,Ki-67指数均小于5%.治疗手段以刮宫及全子宫切除术,预后较好.结论 PSN和EPS是罕见的中间型滋养细胞(IT)良性病变,二者具有不同的形态学特征和免疫表型,但临床表现及治疗方式比较相似,且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