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生物科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了解东北红豆杉的光适应特性达到高效培育的目的,以5年生东北红豆杉幼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3种光照条件下(全光照FL、60%全光照F1和30%全光照F2)幼苗荧光参数的日变化规律。结果显示:7:00~17:00时,FL和F1条件下幼苗的Fo分别升高了23.0%和14.0%,F2略有下降。3组幼苗的Fm和Fv/Fm在降到最低点后都有所回升,FL、F1和F2幼苗的Fm最多下降了38.0%,28.0%和23.0%,Fv/Fm下降了14.0%,6.4%和4.2%。F2幼苗的ΦPSⅡ最高,变化趋势与光照强度相近;FL和F1幼苗的ΦPSⅡ变化趋势相似,在9:00时达到高点后逐渐下降,至15:00时达最低点,只是FL幼苗的更低。3组幼苗ETR变化的明显差异体现在一天中的高光温时段(11:00~15:00时),F2幼苗的ETR呈现峰值,F1幼苗保持平稳,FL幼苗呈现谷值。F2幼苗的qP最高,变化趋势与光照强度一致;FL和F1条件下幼苗的qP在13:00时和15:00时现谷值。F2幼苗的NPQ全天平缓下降;FL和F1幼苗的NPQ在9:00时和13:00时(15:00时)呈现峰值。综合以上荧光参数变化,F2幼苗全天以光化学反应为主,以热辐射形式耗散掉的光能较少。FL和F1幼苗在高光温时段出现光抑制,此时幼苗通过增加热耗散的方式进行了自我保护,且其光合机构未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2.
植物物候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代武君  金慧颖  张玉红  周志强  刘彤 《生态学报》2020,40(19):6705-6719
植物物候变化在研究陆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时被誉为"矿井中的金丝雀",全球气候变化愈演愈烈,重新引起了人们对植物物候研究的广泛关注。随着观测技术的发展,在各种空间和生态尺度上收集到的物候观测数据迅速累积,尽管已经在多个尺度上(物种、群落和景观尺度)观察到物候变化,但物候变化的机理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理解。回顾了国内外植物物候研究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物候数据收集技术进展和全球物候变化的主要趋势;归纳了植物物候变化的机理与驱动因素;探讨了物候模型研究及物候对气候变化响应研究的主要方向。随着物候观测技术在不同尺度上应用的增加,物候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未来物候研究需要制定跨区域标准化观测指南,融合所有相关学科,改进物候模型,拓展研究区域;同时融合有效的历史物候资料,采用新技术和长期收集的物候数据为大数据时代植物物候学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