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生物科学   4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群  王俊  李忠义  吴强  《生态学杂志》2015,26(11):3523-3531
增殖放流是渔业资源养护的重要手段, 生态系统与放流种类能流格局的变化研究,是进行增殖容量评估的研究基础.根据2012和2013年黄河口邻近海域的资源调查数据,构建了黄河口邻近海域6、8、10月的Ecopath模型,比较分析了3个月份该海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变化,初步评估了三疣梭子蟹的增殖容量.结果表明: 黄河口邻近海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主要在营养级I~III之间进行,营养级IV以及以上的能量流动较小.6月第I营养级整合系统流动的比例最高,8月最低.第II营养级整合系统流动的比例8月最高,6月最低.三疣梭子蟹相对能量流动和绝对能量流动均是第III营养级最高,三疣梭子蟹的营养级3月平均为3.28.黄河口邻近海域生态系统有较高的剩余生产量,6月最高、8月最低,系统的总初级生产量/总呼吸(TPP/TR) 3个月份分别为5.49、2.47、3.01,总初级生产量/总生物量(TPP/B)分别为47.61、33.30、29.78,同时具有较低的循环指数(FCI:0.03~0.06),黄河口邻近海域生态系统处于脆弱的不稳定期.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为7.3%~11.5%;渔获物的平均营养级8月和10月有所下降,3个月份分别为3.23、2.97和2.82;总捕捞效率8月最高,6月最低.在黄河口邻近海域8月Ecopath模型基础上,初步评估三疣梭子蟹的增殖容量为1.5115 t·km-2.  相似文献   
2.
不同应激因子对小鼠肝脏金属硫蛋白诱导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筛选出小鼠肝脏金属硫蛋白(MT)合成量最大的诱导方式。方法从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两方面研究了重金属元素(Cd)、微量元素(Zn)、重金属与微量元素的组合(Cd+Zn)、生理因子(饥饿)及创伤因子等五大类组合应激因子、19种诱导方式对小鼠肝脏中MT诱导合成的影响及效果。结果生理因子诱导MT量最小,饥饿诱导小鼠肝脏MT的量随饥饿程度的加重而增加,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创伤因子诱导产生MT的量最高,其诱导量随创伤恢复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各组之间差异显著(P〈0.01),本实验诱导峰值(9.0241±0.6441μmol/g)出现在创伤后6 h;重金属元素和微量元素诱导量居中,且两者混合诱导量比单独诱导量之和要大。结论成功筛选出诱导小鼠肝脏MT合成最有效的因子和最佳时间,为进一步大量合成MT及研究其功能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在鼠间垂直传播的问题一直未被证实。1985~1986年我们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疫区现场研究,采用的基本方法是从感染的孕鼠子宫内剖取胎鼠,用免疫荧光法作抗原、抗体检查和病毒分离,结果从流行性出血热疫区捕获的4只黑线姬鼠孕鼠的胎鼠体内检出了特异性抗原和抗体(IgM和IgG)。从24只抗原阳性的褐家鼠孕鼠中检出抗原阳性胎鼠18只,垂直传播率达75%。从褐家鼠孕鼠和胎鼠中分离出病毒六株,经特异性试验和单克隆抗体鉴定确认为EHF病毒。上述事实证明,在自然条件下,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在疫区鼠类中存在着经胎盘感染或垂直传播。这一证实对于阐明疫源地形成、延续和扩散,以及人类发病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已证实流行性出血热(EHF)是一种多宿主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我们将EHF病毒接种于BALB/C乳鼠,引起明显发病。本文报道感染乳鼠病理组织学检查的结果及酶标spA染色法检测病毒抗原在动物体内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5.
桂西北喀斯特地区石灰土养分空间变异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从区域尺度出发,将整个桂西北喀斯特地区作为研究区域,以大面积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数据为基础,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探索喀斯特区域内石灰土养分的空间异质性和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桂西北喀斯特地区石灰土pH为弱变异,其他养分变异系数为30%—75%,变异程度中等。石灰土各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不同,土壤有机质(SOM)、速效磷(AP)和速效钾(AK)的最佳拟合模型依次为球状模型、高斯模型和线性模型,pH、碱解氮(AN)、全氮(TN)、全磷(TP)和全钾(TK)的最佳拟合模型均为指数模型。SOM、AP、TN和TP表现为中等空间相关性,空间差异是由随机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pH、AN、AK和TK呈弱空间相关性,空间变异主要受随机因素的控制;SOM和TN的空间变异尺度较大,pH、AN和TK的空间变异尺度最小。SOM、TN、TP和AP养分含量呈自西向东逐渐减少的趋势,pH、AN、AK和TK在区域尺度上的分布没有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区域大尺度下,地形因子(如海拔、坡度和岩石裸露率等)和植被类型是影响桂西北喀斯特石灰土空间变异特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莱州湾水母种类多样性及群集结构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涛  吴强  王俊  李忠义 《生态学报》2016,36(18):5646-5656
基于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除冰期12月和翌年1—2月外)在渤海莱州湾逐月采集的数据资料,系统地开展水母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的周年季节变动,弥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区域相关资料的不足,有利于掌握该水域水母(主要是小型水母)主要种类数量时空分布特点,促进莱州湾生物类群对生境改变响应的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所有调查中,共出现水母30种,无全年出现的种类。各月中,莱州湾水母以8月种数最多,5月数量居多。各月水母总数量的80%多由1—2种优势种贡献所致;水母优势种类组成季节更替明显。3—5月优势种为八斑唇腕水母;6月为嵊山秀氏水母和贝氏真囊水母;7月为贝氏真囊水母、9月有细颈和平水母;10月为细颈和平水母和大西洋五角水母,8月和11月无明显的优势种,但8月细颈和平水母和曲膝薮枝螅水母数量较多。莱州湾小型水母聚集结构主要呈现季节性时间格局上的变动。春季有八斑唇腕水母为代表、在湾内分布的聚集组;夏季有以嵊山秀氏水母和贝氏真囊水母为代表、在湾口西侧和湾中部分布的聚集组,以及细颈和平水母为代表、在湾中底部分布的聚集组;秋季有四枝管水母和大西洋五角水母为代表、在湾口和中部分布的聚集组。水温对小型水母聚集结构分布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作用。大型水母在本调查出现较少。海蜇和沙海蜇出现于6—8月个别站位;海月水母7—10月均有出现,但高密集区出现在10月紧邻莱州湾的湾底水域。  相似文献   
7.
大林姬鼠体内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用A-549细胞从5份流行性出血热(EHF)免疫荧光(IF)阳性的中国东北林区的大林姬鼠鼠肺中分离出两株与EHF相关的病原体,现已稳定传至第10代。用第8代感染细胞制成滴片标本,经IF染色检查,细胞浆内有特异性颗粒荧光。并对其中一株(A54)进行了系统鉴定,经特异性阻断试验、过  相似文献   
8.
应用冰冻切片技术制备理想的啮齿动物脏器组织细胞抗原片,是检出脏器组织细胞内 HFRS 相关抗原的基础。但冰冻切片制备抗原片往往在 HHRS 爆发流行现场不易做到。本文采用热印片法作了制片改进,利用60℃水浴锅预热载玻片进行印片,经荧光抗体法证实,此法经济简便,快速易行,且检出率与冰冻切片法相符合,特别适合应用于疫区现场的实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
首届全国病毒学学术会议于1986年7月15—19日在天津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全国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地区的高校、科研、生产等225个单位的各级技术人员465人。大会收到论文554篇。会议交流了各省、市、自治区病毒学研究概况和最新科研成果;各专业病毒学进展情况;病毒学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10.
中华微生物学会病毒专题委员会以及辽宁省微生物学会委托沈阳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举办的全国流行性出血热酶标SPA快诊学习班(第一期),已于1985年9月18日至22日在沈阳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训练队开办。参加学习班的有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等省、市、县的防疫站,传染病院、林业局医院及一些基层医院的医师和化验员,共46人。经过学习,参加学习班的所有学员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