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地球科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1.
葛佳浩  张建珍 《地理教学》2021,(1):51-53,64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是丰富劳动教育内容、拓宽劳动教育途径的探索与尝试。本文基于“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视角探讨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结合时代背景与地理学科特色建构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宣扬劳动精神、锻炼劳动技能、鼓励创新劳动的实践路径,以期将劳动教育融入中学地理教学,共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2.
地理学思想与方法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指南。本文以区位论思想为指引,构建区位评价能力体系,基于挑战式学习构建“准备—调查—行动”三阶段的教学模式,并以高中地理“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为例进行教学设计,以期为地理学思想与方法的教学转化、挑战式学习的实践运用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3.
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作为国际著名的地理学术团体与研究机构,始终致力于地理科学研究、地理野外考察、地理学科普及推广以及地理课程教学等活动。本文系统引介了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官方网站“学校教学资源”栏目,例析“基于IPCC报告的全球气候变化教学”的内容与特点,探讨其对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针对如何在早期教育中提升幼儿地理空间知觉能力这一国内学界鲜为关注的问题,本文阐释地理空间知觉能力的意涵,结合地理空间的特殊属性总结幼儿地理空间知觉能力的发展规律,设计一系列地理实践活动案例,以期为早期教育中幼儿地理空间知觉能力培养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提升青少年气候变化意识水平对于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气候变化态度、个人关注、气候变化知识、增值作用和气候友好行为5个维度构建青少年气候变化意识量表并展开调研。结果显示,青少年气候变化友好行为意向较为强烈且态度积极;气候变化知识与其他气候变化意识关键成分间相关性较弱;中学地理课程中的气候变化教育渗透有待加强。基于上述发现,本文提出的培养策略有:构建“地理+”气候变化专题,通过跨学科学习强化气候友好行为;开展气候变化议题式教学,通过情境具身强化价值观念;倡导在地实施气候变化教育,通过研学实践提升气候变化意识水平。  相似文献   
6.
乡土与地方是中学地理课程的重要内容,乡土地理教学与地方感培养具有内在联系.本文解析与重构地方感影响因素,借助量化研究厘清在乡土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因子、情感因子、功能因子、地理学科价值观因子对学生地方感的影响路径,提出基于地方感培养的乡土地理教学策略,助推地方感的教育实现.  相似文献   
7.
地理批判性思维是学生应对复杂地理问题的关键能力。在地化教育通过联结学校、地方和社区,将地方资源与课程内容相结合,鼓励学生以批判性眼光看待真实问题,与地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有着紧密联系。本研究以“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为例,在把握地理批判性思维概念框架的基础上,依托图尔敏论证教学模型,构建在地化教育新模式,为中学地理教学开展在地化教育、培养学生地理批判性思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家庭在个人成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浙江省517名高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生地理学业成就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不仅对学生的地理学业成就产生直接影响,还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和学会学习素养的链式中介作用对学生地理学业成就产生间接影响。由此,地理教育要关注家庭因素、联结日常生活、重视情感体验,实现公平与质量兼备的强有力地理教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