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地球科学   2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地貌类型的土壤有机质多光谱遥感反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地貌类型分析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多光谱遥感影像光谱波段之间相关关系,构建不同地貌类型区有机质含量反演模型。结果表明,各波段光谱反射率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呈负相关关系。利用SPSS软件对所有波段进行剔除变量(remove)线性回归分析,当全部波段参与构建反演模型时,一次反演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分地貌类型区构建土壤有机质反演模型精度高于整个区域反演模型精度,与实际值对比,当允许误差为7%时,土壤有机质含量识别度为91.65%。基于地貌类型构建土壤有机质含量反演模型提取研究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切实可行,且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以66个城市容积率地价修正系数为样本,以容积率比值和地价修正系数的关系为基础,对样本容积率地价修正系数进行归纳分析。部分样本存在标准容积率设定不规范、地价修正系数表现形式不科学、修正系数上限过低等问题。提出了编制容积率地价修正系数应注意的问题,并建议修订《城镇土地估价规程》(GB/T 18508—2014),在其中增加标准容积率设定方法、容积率地价修正系数编制方法等内容,增强《城镇土地估价规程》的指导作用,提高容积率地价修正系数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工作平台的农用土地定级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系统地阐述了基于GIS工作平台的农用土地定级因素选择的原则,用网格法和矢量法确定定级单元的方法,建立基础数据库的程序,并对函数法,区域赋值法及空间扩散法等因素因子赋值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以熵为基础建立均质检验的质区的方法,还对加权求和模型与几何平均值模型在综合作用分值计算中的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4.
监测样点布设是实现对区域耕地质量监测的基础。为了提高耕地质量监测精度,建立了一套基于监测控制区空间变异性的耕地质量监测样点布控方法。利用Neyman法确定在给定置信度和抽样误差下的研究区最优样点总数;根据耕地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划定监测控制区,为研究区进行空间分层;利用变异系数为各控制区分配监测样点;在各控制区内采用空间随机法布设监测样点。为了对比该抽样法的估算精度,又采用空间随机抽样法和基于自然质量等别、基于控制区权重的分层抽样法等进行了其余4种抽样布设方案,并计算了5种样点布设方案的Kriging估计误差,通过对比发现,在相同的取样总数下,不同的样点布设方案估算精度差别显著,基于控制区空间变异性的耕地质量监测样区分层布控方法的RMSE最小。得出科学的监测样点布设方案,可以在最小的投入下获取最大的信息量,提高耕地质量监测效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5.
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研究--以郑州市为例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城乡结合部社会、经济等因素变得异常复杂,成为土地利用管理的簿弱部位,文章以郑州市为例,对城乡结合部的区域界定、土地利用特征、地域分异规律、建设用地扩展模式以及用途管制规则5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对土地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等级折算的补充耕地后备资源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后备资源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补充耕地项目的选址和补充耕地的质量,是补充耕地数量质量按等级折算工作的重要环节。以农用地分等成果中的利用等为基础,根据占用耕地的利用等别确定补充耕地的目标等别,参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相关设计标准及土壤普查资料设定后备资源开发为耕地后各因素的状态,采用农用地分等中利用等的评价方法评定后备资源开发为耕地后的预期等别,以补充耕地目标等别与后备资源预期等别的对比关系为依据,提出了基于补充耕地数量质量按等级折算的补充耕地项目后备资源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7.
自然资源的综合评价是制定区域开发方案的基础。选择科学的评价方法,是评价工作的重要一环。我们运用主分量分析法(PCA),对区域自然资源进行综合评价。 一、评价方法 传统的评价方法,多为定性的静态描述,多强调资源的自然属性,对其经济属性注意不够,缺乏全面科学的综合评价。评价结果难免失之偏颇,造成对区域优势的模糊认识,还会成为“资源—技术—市场”这种落后开发方式的依据,影响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主分量综合评价有四个特点:(1)把区域自然资源作为一个开放系统来评价,以区域间的对比关系作为评价的基础;(2)选取多个评价指标,全面地刻划出资源的自然,经济属性,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3)通过计算,对各类资源给出一个清晰的量化概念,使其优劣程度一目了然;(4)具有一定的动态评价功能,可根据各种因素的变化趋势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8.
豫南山区是桐柏—大别山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目前却是一个典型的贫困山区。全区土地面积26077平方公里,行政区划隶属于新县、商城、固始、潢川、光山、罗山、信阳县、信阳市、桐柏、唐河、社旗、泌阳、确山、驻马店市,计14个县市。1987年总人口889.36万人。  相似文献   
9.
王令超  王国强 《河南地质》1996,14(3):231-235
桐柏大别山区不仅矿产资源丰富,而且品种多,储量大,地域组合良好,特别是以化工原料,建材原料,贵重金属,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的优势矿产资源,在全国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本文在对桐柏大别山区矿产资源深入研究和对市场前景分析预测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开发利用桐伯大别山区优势矿产资源,以资源为依托,建立建材,化工,石油加工等区域工业支柱的对策和加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耕地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系统分析影响河南省耕地可持续利用的两大障碍因素———有形减量和隐形减量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保护耕地的制约机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政府的管理和引导、建立耕地质量保护体系、实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宜农荒地资源等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