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地球科学   7篇
  201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超新星是宇宙中最重要的尘埃来源之一。对超新星遗迹尘埃的研究,能增进人们对恒星演化、大质量恒星的核合成和抛射物的物理和化学演化等的了解。SN1987A是1604年以来在地球上观测到的最亮的超新星,因此也是研究超新星和超新星遗迹物理独一无二的对象。综述了SN1987A遗迹的抛射物和内赤道环中尘埃的种类、质量、尺寸等特性,以及这些尘埃特性随时间的演变。如果SN1987A遗迹中的大部分尘埃能够存活在不被激波破坏,而且SN1987A具有典型性,那么可以认为超新星是宇宙尘埃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2.
天体物理环境中的硅酸盐尘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硅酸盐尘粒是宇宙尘埃的主要成分之一,它广泛存在于许多天体物理环境中,其特性随环境而变化。由于近年来观测数据的不断增加和红外光谱质量的逐步提高,宇宙空间中的硅酸盐尘粒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该文详细地介绍了在各种天体环境(星际空间、演化晚期恒星的星周尘埃包层、绕年轻恒星和主序星的星周尘埃盘、彗星的彗发和行星际空间)中的硅酸盐尘粒的观测特征,并分别对其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了综合比较.观测已经证实在星际尘埃演化的前身(演化晚期恒星的星周尘埃包层)和其遗迹(彗星)均有可观数量的结晶硅酸盐存在。但是至今还没有在其中间态(弥散星际介质)找到结晶硅酸盐存在的证据。这一尚未解决的难题突出了结晶态硅酸盐在天体物理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1990年8月至1991年8月期间,利用云南天文台1m望远镜折轴摄谱仪附加厚片CCD探测器进行了观测,得到二十余颗色球活动双星的大色散、高分辨率,高信噪比的光谱,本文发表其中ηAnd、3Cam、4UMi、v2Sgr、Sgr、HR7333六个双星系统的Ha附近区域光谱观测和研究结果。这六个系统在CABS表中有关Ha线的资料还是空白。我们给出了它们高分辨率的Ha线轮廓图,计算了它们的等值宽度、半宽、Ha线心的视向速度以及3条金属线视向速度.由观测结果表明,ηAnd双星的Ha线在不同位相变化不大,没有观测到它的色球活动.3Cam由于受色球活动的影响,在0.154位相时Ha轮廓发生了突变,其等值宽度明显小于其它位相的等值宽度.4UMi的Ha线也是吸收线,但由于受色球活动的影响,致使Ha线心部分受到发射的填充.Sgr和v2Sgr的光谱Ha线都属于吸收线,没有发现色球活动的影响,很可能不是色球活动星.HR7333是个色球活动比较剧烈的双星,Ha吸收线受到了色球活动引起的发射填充,而且填充量较大.  相似文献   
4.
本文给出用北京天文台2.16m光学望远镜观测的超新星1994I的光球相光谱。这些光谱表现出类似于Ic型超新星1987M的特征。我们用蒙特卡罗光谱合成模型对4月10日的光谱做了拟合。采用Nomoto等人C+O模型的元素丰度及修改过的W7密度结构,计算的光谱与观测的光谱符合得相当好。计算得到4月10日,超新星的光球速度约为1000km/s,其黑体温度约为8000K。另外,我们的光谱拟合可以为C+O星作为Ic型超新星的前身星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5.
21μm特征是指在一些富碳的原行星状星云的红外光谱中波长约20 μm处观测到的一个较宽的发射谱带特征,它是目前星周包层物质研究的热点问题。到目前为止,一共有12个原行星状星云被证认为21μm特征源。此外,还有两个中心是沃尔夫拉叶星的行星状星云也有可能是21 μm特征源。这12个原行星状星云源的21μm特征都有相似的谱线轮廓,峰值都位于20.1μm。这些源的中心星都是富碳的F或G型超巨星,贫金属(却有丰富的慢中子过程元素),有很强的红外色余。在过去10年中,人们提出了大量21 μm特征载体的候选物质,主要有:氢化足球烯 (C60Hm,m=0-60)、多环芳香烃(PAH)、氢化无定形碳(HAC)、纳米金刚石颗粒、合成含碳大分子、氨基化合物(特别是尿素)、铁的氧化物(如:μ-Fe2O3、Fe3O4和FeO)、SiS2、纳米TiC团簇、掺杂的SiC颗粒、表面覆盖SiO2幔的SiC颗粒等。但所有这些候选物质都还没有得到确认。概述了21 μm特征的发现及其后续的相关研究,介绍了21μm特征源的共同特征,比较详细地探讨了人们已提出的该特征载体的候选物质。  相似文献   
6.
星际尘埃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星际尘埃的广泛存在和其在恒星与行星系统的形成、星系以及整个宇宙演化中的重要作用,星际尘埃的研究成为当今天体物理领域的热点前沿课题。该文从尘埃与电磁场相互作用的观测证据出发,系统地介绍了星际消光(包括吸收和散射)、星际红外辐射、星际偏振等的研究现状,讨论了星际元素减损,以及行星际尘埃和陨石中的前太阳尘埃等问题。从相应的观测证据中,可以得到关于星际尘埃的丰度、化学组成、尺寸和形状的信息。该文还对当前比较流行的三种尘埃模型(硅酸盐-石墨-PAHs模型、硅酸盐核-碳有机耐熔质壳层模型和多孔尘埃模型)进行了讨论与比较,对该研究领域中待解决的问题也作了简要的概括。  相似文献   
7.
对星际消光的研究,有利于人们还原天体本来的光度与颜色,也有利于人们了解星际尘埃的性质。小麦哲伦云紫外波段的消光曲线比银河系紫外波段的消光曲线更加陡峭,大麦哲伦云的平均消光曲线介于银河系的平均消光曲线与小麦哲伦云的消光曲线之间。M31的消光曲线与银河系的消光曲线类似,都存在2 175?A的驼峰和紫外波段增强的特征。此外,对高红移河外星系尘埃的星光衰减曲线以及M33,M101,NGC 2207,M82,Ia型超新星、星暴星系、类星体和活动星系核消光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它们所处的星际环境不同,消光规律及尘埃特征也不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