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地球科学   1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符俊辉 《西北地质》1997,18(1):7-11
对西北地区各大盆地侏罗系主要含煤地层的厚度,含煤层数,煤层总厚,可采煤层层数,可采煤层总厚,含煤系数等进行了详细感觉众而揭示了该A我侏罗系煤层的分布规律,讨论了侏罗系煤层特征,沉积岩的岩性特征及颜色特征在西北地区侏罗纪地层划分与对比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南祁连盆地石炭—侏罗纪地层区划及石油地质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南祁连盆地石炭-侏罗系地质剖面的研究,依据古构造格架,基底特征,构造变形,岩浆活动,沉积建造特征,古生物群特征以及地层发育程度和接触关系等,把该盆地石炭-侏罗系划分为3个地层区,并在地层区划的基础上讨论了南祁盆地石炭-侏罗纪原盆地环境格局及石油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3.
4.
西北地区侏罗纪地质事件及其在地层划分对比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符俊辉 《沉积学报》1998,16(3):147-152
在大量实际资料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西北地区陆相侏罗纪地层中记录的地质事件。从煤层特征、颜色特征、岩性特征、孢粉组合特征、植物群特征和双壳动物化石特征等方面,建立了西北地区陆相侏罗纪地层划分对比的标志。并认为这些生物事件和旋回沉积层的形成都与大范围内侏罗纪古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中侏罗世晚期到晚侏罗世末存在一次最为明显的升温事件。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南祁连盆地石炭─保罗系地质剖面的研究,依据古构造格架、基底特征、构造变形、岩浆活动、沉积建造特征、古生物群特征以及地层发育程度和接触关系等,把该盆地石炭─株罗系划分为3个地居区,并在地层区划的基础上讨论了南祁连盆地石炭一株罗纪原盆地环境格局及石油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6.
西北地区陆相侏罗纪地层区划及沉积矿产分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符俊辉  周立发 《沉积学报》1996,14(4):134-140
通过对西北地区大量陆相侏罗系地质剖面的研究,依据古构造格架、基底特征、构造变形、岩浆活动、沉积建造特征、古生物群特征以及地层发育程度和接触关系等,把西北地区陆相侏罗系划分为10个地层区和7个地层分区;并在地层区划的基础上讨论了侏罗纪岩相古地理及石油、煤炭等沉积矿产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7.
西北地区侏罗纪升温事件及其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本文系统研究了塔里木盆地东南缘洛浦阿其克普斯格组的瓣鳃动物化石,讨论了化石组合特点及地质时代。根据化石组合面貌、岩性和沉积特征,以及剖面结构,认为普斯格组的时代应为晚二叠世。  相似文献   
9.
符俊辉 《地质科学》1983,(4):414-417
梁山位于陕西省汉中市附近,属西南地台的北部边缘。1979年,我系陈润业教授带领学生在梁山大南沟实习,于下寒武统郭家坝组底部,厚度不到1米的含海绿石土黄色灰质砂岩及灰白色砂质灰岩中,首次发现了小壳动物化石(图1),并提出了梁山地区有相当于梅树村期沉积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西北地区侏罗纪孢粉学特征的研究,并结合岩石的物理属性,认为中侏罗世晚期到晚侏罗世末存在一次最为明显的升温事件,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侏罗纪全球性气温升高所导致.这次升温事件影响和改变了当时的成煤气候,并导致了早侏罗世-中侏罗世晚期聚煤作用的终止和消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