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地球科学   7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东川泥石流为研究对象,选取高程、坡度、坡向、起伏度、曲率、工程岩组、距断层距离、距水系距离、土地利用类型9个影响因子,以研究区144条泥石流为样本数据,建立了东川泥石流易发性评价体系。基于GIS平台,采用信息量模型计算各个评价指标状态分级的信息量值,以小流域为评价单元使用自然间断法将研究区泥石流易发程度分为极高、高、...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禄劝县普福滑坡是我国典型灾难性滑坡之一,曾多次发生大规模滑动。本文回顾了普福滑坡的活动历史,分析了其形成条件。通过实地调查,结合由遥感多波段数据与DEM数据融合而成的三维影像图,指出普福滑坡实际上是一个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链,且再次发生大规模滑动的可能性很大,影响范围覆盖烂泥沟两岸大面积区域。目前最经济有效的减灾措施包括搬迁避让、群测群防、监测预报、生态恢复和水土保持等。  相似文献   
3.
一个极限稳定坡角与坡高的经验关系式——以云南省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岩土边坡系统的复杂性,边坡工程的设计和决策在工程实践中仍很难依赖于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而主要依赖于专家的经验。因此,将已有成功经验知识运用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论文从岩土边坡极限平衡条件出发,理论导出极限稳定坡角与坡高的关系式。通过对云南元-磨公路大量的泥岩、粉砂岩边坡典型病害的实例进行计算和研究,发现该类岩土边坡的极限破坏(稳定)角并非一个定值,而明显与其内摩擦角呈显著线性相关。从而可以建立相应的岩土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数学类比判别方程。  相似文献   
4.
五华区共查证崩滑流及地面塌陷灾害点60处,灾情堪称严重。基于ArcGIS平台,利用信息量法对全区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进行评价分区。高易发区面积31.35km^2,中等易发区面积247km^2,低易发区面积101.65km^2。科学评估分区结果为政府进一步制定全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和区域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的重要依据。为探索适合云南高原低山丘陵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方法,论文选择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为典型研究区,选择工程地质岩组、距断裂构造线距离、高程、坡度、坡向、坡面曲率、距公路线距离和土地利用类型等8个因素,应用基于贝叶斯理论的证据权法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通过对各...  相似文献   
6.
大石林景区节理走向集中在NW30°~60°以及NE50°~75°两个方向,形成“X”型共扼性质,表现出高密度、高角度、深切割、延伸长的特点。景区剑状石林与溶蚀洼地的组合、石柱的定向展布以及空旷地、廊道和游路所体现出的特有空间结构都受到上述节理的塑造和控制。  相似文献   
7.
2013年1月11日云南镇雄赵家沟特大滑坡灾害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2013年1月11日,云南镇雄发生滑坡,滑程近800m,堆积体积约40104m3,赵家沟村民小组60多间房屋被毁, 46人遇难。本文对旱季期间少遇的镇雄赵家沟特大滑坡灾害原因进行了现场调查,运用有限元法分析了久雨和采矿条件下滑坡失稳机理。从地质上,滑坡位于乌蒙山区常见的煤系地层区,上部为陡倾的三叠系中统灰岩、白云岩,中部为相对较陡的三叠系下统砂页岩地层,下部为平缓的二叠系上统页岩、泥岩地层,局部含煤,具有上硬下软的工程地质结构和上部富水下部隔水的水文地质结构,极易形成滑坡地质灾害。在地形上,形似靴状地形,上部陡峭地形导致山体易于失稳,而中下部开阔伸展良好的沟谷提供了远程的运动条件,较大的势能向动能的转化,容易形成高速远程滑动,造成严重的损失。可将滑坡区分成滑坡源区、铲刮与堆积区、滑覆成灾区3部分,其中,高速飞行的滑体直接滑覆了赵家沟村民小组数间民房,同时,其余抛散的滑坡体沿低缓沟谷部位液化滑动冲埋多间村民房屋,成为特大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有限元模拟结果表明:堆积层斜坡的地下水位上升,可使赵家沟滑坡稳定系数降低10%以上,说明对位于陡坡沟谷中的残坡坡积物来说,持久小雨也可触发滑坡失稳; 由于滑坡下部煤层较薄,顶板地层完整且距滑床厚达200多米,在20世纪60~70年代小煤窑开采情况下,对滑坡变形失稳没有明显影响。通过此次特大滑坡引发的社会问题,作者提出了加强特大地质灾害公共危机管理科学应对、加强煤系地层地区高速远程滑坡早期识别与风险管理和加强复杂地质灾害防灾专业知识培训的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