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地球科学   1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已完成的包括16个构件的等位移循环加载钢筋混凝土柱的系列试验中,通过在其中3根柱的塑性铰区沿混凝土受力方向安设位移计,较准确测定了混凝土测试标距内的平均应变在一个加载循环内的变化规律及其随周数增长的变化规律;发现了单周最大压应变随周数的增长而持续增大,单周最大名义拉应变随周数增长而持续减小的重要现象;并与柱顶水平力-水平位移滞回规律实测结果相对应,结合截面受力特征对所得单周和多周应变变化规律的成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从R-μ-T关系研究成果看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措施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本文在归纳整理国内外单自由度非弹性体系R-μ-T规律的研究成果和多自由度非弹性体系R-μ规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强调了在建筑结构传统抗震设计方法中选择合适的地震力降低系数R和严格程度与其对应的抗震措施是在抗震设计中实现设防目标,特别是实现强震下性态控制的核心手段。在就这一核心手段对各国抗震设计规范进行对比后发现,国外规范无一例外地遵循了R-μ基本准则,只有我国建筑抗震设计多年来采用相同的R值,但抗震措施从9度区到7度区逐级下降,不符合R-μ基本准则的设计手法。已完成的严格按照我国规范要求设计的典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多波输入非弹性动力分析初步证实,由于采用这种与R-μ基本准则不符的设计手法,我国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与其所在烈度区的抗震需求相比从9度区到7度0.15 g区逐级下降。这一问题应引起国内学术界和设计界的重视、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基于能量反应的地震动输入选择方法讨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输入地震波的合理选择是影响结构时程分析结果可信度的重要因素。已有的最优双指标选波方案没有考虑地震动的持时和能量分布的影响。文中考虑地震动持时这一影响结构弹塑性反应的重要因素,以抗震结构的能量反应规律为基础讨论输入地震波选择问题,建议以地震动弹性总输入能反应作为补充指标的选波方案。  相似文献   
4.
柱底抗弯能力增强措施对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抗震钢筋混凝土框架底层柱下端截面组合弯矩设计值增强系数的合理取值为研究对象,用底层柱截面弯矩增强系数不同取值和上部各层柱抗弯能力不同增强措施的多种组合设计各种典型平面框架,通过非线性动力反应分析获得这些框架在罕遇地震水准的多条地面运动输入下的反应特征。在对这些反应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底层柱底截面组合弯矩增强系数的取值应与上部各层柱抗弯能力增强措施相匹配,方能取得对框架塑性铰机构最佳控制效果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抗震结构的滞回耗能谱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在分析不同类型地面运动引起抗震结构不同类型破坏的基础上,指出结构滞回耗能总量是累积破坏的重要参数,以1735条实际地震记录作为输入计算了不同动力参数单自由度体系弹性及弹塑性总输入能量及滞回耗能量,得出计算弹塑性体系滞回耗能谱的简化公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所收集到的近十余年来国内外完成的有翔实记录的以不同方式循环加载到破坏的44个钢筋混凝土柱的试验结果,对知名的Park-Ang双参数破坏准则进行了识别。发现在该准则预测结果中损伤指标D的位移项Dδ和能量项DE的比重与构件在滞回循环中达到的位移延性μ的关系与近年来试验研究中逐步认识到的随着μ的增大Dδ的比重相应增大而DE的比重相应下降的规律是相反的。为了纠正这一点,本文根据上述试验结果对该准则提出了修正建议,该建议符合合理的Dδ-μ及DE-μ关系,且改善了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的符合程度。另外,本文还对破坏准则与普遍意义的损伤识别准则的关系及区别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钢筋混凝土柱低周疲劳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结构的地震破坏可看作是超过屈服后的非弹性阶段的低周疲劳问题,而单根柱的破坏分析是整个框架失效分析的基础,本文通过八根1/2比例的钢筋混凝土柱在不同位移幅值下的等幅低周疲劳试验和六根非对称位移循环下低疫疲劳试验,探讨了在不同位移幅值下降筋混凝土柱累积损伤的发展规划以及低周疲劳寿命的表达式,给出了低周疲劳寿命不同位移水平下正负位移幅值比之间关系的表达式。希望以此为基础,建立更为合理的结构抗震破坏准则。  相似文献   
8.
小波理论在结构抗震研究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综述小波理论的发展和分析小波理论的特点,以及指出结构抗震理论中存在的诸如地震动时频非平稳特性的描述等问题,提出将小波理论与随机振动理论相结合,应用于结构抗震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基于地震波局部时频特性影响的框架柱屈服状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平面框架在地震作用下非弹性动力分析结果的讨论,根据引起框架中间层节点弯矩平衡方式发生变化的内在变形和受力特点,研究了由于地震波局部时频特性所引起的框架弹性动力反应的变化,以及由此导 致的框架中间节点处弯矩平衡关系和柱端弯矩发生变化的原因和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0.
基于小波分析的结构动力可靠度估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小波分析估计的地震动局部谱,采用虚拟激励法求得了线笥结构非平衡随机响应,结合基于首超破坏准则的几种动力可靠度表达式,对结构的动力可靠度进行了讨论,并与平稳响应的情况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