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球科学   3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豫北一次局地雹暴天气的预警特征和触发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多普勒雷达、卫星资料和区域自动站观测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1年6月11日豫北局地强对流天气的预报预警特征和触发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局地强对流天气是在东北冷涡背景下产生的,高低层中尺度影响系统(槽、切变线、大风速轴)交汇处右侧是强对流发生潜势区。局地强对流天气发生前,CAPE较大,0-6 km垂直风切变达到中等偏强,有利于超级单体的形成和发展。高空冷平流南侵、低层暖平流北上,有利于大气对流不稳定度进一步加大。中-β尺度强对流云团在东北冷涡槽底后部形成,其发展演变对局地强对流天气预报预警有参考意义。强对流回波经历了细胞状、带状发展期和块状减弱期。回波带南侧形成的超级单体造成了局地强风雹天气,冰雹发生时伴有“三体散射”现象。冷空气和地面辐合线是强对流天气的主要触发机制;地面辐合线对强对流天气还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次槽后型大暴雨伴冰雹的形成机制和雷达观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新一代天气雷达、自动站、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西北气流形势下一次局地大暴雨伴多次降雹的强对流天气形成机制和对流系统结构进行了精细化分析。结果表明:(1)局地大暴雨伴冰雹发生在西北气流控制和大气层结极不稳定的形势下,14:00(北京时,下同)CAPE较08:00显著增大,为大暴雨和冰雹提供了不稳定能量;对流层低层的水汽含量大值中心为后向和前向传播新生单体的不断生成提供了充分的水汽条件;地面局地加热不均匀,午后地面温度达到对流温度临界值使地面暖气团自由上升,从而产生初始对流回波。在达到热力对流的条件下,地面中尺度辐合线和露点锋对局地大暴雨伴多次冰雹天气的发生有加强触发作用,地面中尺度低压是辐合维持和水汽集中的重要原因。(2)雷达图上,初始回波在周口附近生成、加强并向东南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其后侧和右后侧不断有中γ尺度对流单体生成,新生单体经历了积云生成加强、成熟合并、减弱消散阶段,其传播方向和移动方向近于相反,使周口附近强回波呈准静止动态平衡状态而持续存在。随后,在许昌到太康近东西向带状回波的前侧不断有中γ尺度新对流单体生成,并与周口附近后向传播的对流单体相接,排列成西北—东南向的线状多单体回波带,前向传播和后向传播分别经历了后侧减弱和前侧减弱阶段,中间回波在周口附近发展最旺盛。向前和向后两种传播形式多单体结构中的中γ尺度对流单体形成显著的"列车效应"使周口、西华出现局地大暴雨和多次降雹。在平均径向速度图上有中尺度涡旋,西北—东南向线状对流回波带在中低层有辐合—辐散—辐合相间的结构特征,在高层则与中低层相反,线状雷暴系统的形成和演变与强雷暴下沉气流抬升暖湿空气有较大关系,对流单体生成于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处。  相似文献   
3.
红土·黄土·全球变化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华南热带区红土的分期及其时间序列和红土中的古环境记录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关联是华南第四纪研究中的两大重要问题。本文重点讨论了多旋回的红土-沉积系列和红土-火山岩系列的时代及其环境记录所反映的华南气候、构造环境变迁的多旋回性,并指出红土系列也是全球变化的良好信息载体之一,华南环境变迁的多旋回性与黄土-古土壤系列、冰碛系列以及河-湖相系列所记录的全球变化的多旋回性振荡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准周期为0.8Ma、0.4Ma、0.1-0.08Ma和0.04-0.02Ma的环境变化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段有不同的反映。  相似文献   
4.
5.
李晖  李健  孙铭  梁俊平 《海洋科学》2013,37(3):63-69
在水温(25±0.6)℃条件下,分别以10、10和30 mg/kg剂量给健康日本对虾血窦注射、肌注和口服药饵麻保沙星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浓度,采用DAS2.0药动学软件对血药浓度进行分析,主要比较了肌注和口服药饵两种给药方式下麻保沙星在日本对虾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差异。结果显示,血窦注射给药后,麻保沙星在日本对虾体内药物动力学最佳模型为无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表达方程为:C血窦注射=13.373e–1.396 t+8.28e–0.062 t;肌注和口服药饵麻保沙星后,在日本对虾体内的代谢过程均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表达方程为C肌肉注射=15.521e–1.153t+7.90e–0.059t-23.421e–11.73t,C口服药饵=17.486e–0.33t+3.01e–0.051t-20.496e–0.408t。与口服药饵给药后药代动力学参数比较,肌注给药后的tmax(0.25 h)、t1/2Ka(0.059 h)、t1/2α(0.601 h)和t1/2β(11.769 h)均小于口服药饵给药的tmax(0.5 h)、t1/2Ka(1.697 h)、t1/2α(2.103 h)和t1/2β(13.535 h),且Cmax(20.7858 mg/L)和F(99.56%)均大于口服药饵给药Cmax(12.4774mg/L)、F(69.68%)。结果表明,肌注麻保沙星在日本对虾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消除均快于口服药饵给药,且比口服给药吸收较完全。本实验将药动学参数与抗菌后效应(PAE)和最小抑菌浓度(MIC)相结合来探讨麻保沙星的给药方案,建议在治疗日本对虾细菌性疾病时,肌注14.30 mg/kg,每隔13.6 h一次;口服19.17 mg/kg,每隔11.8 h一次。  相似文献   
6.
雷州半岛北部玄武岩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24.5±0.2)℃水温条件下单次静注和口服给药后噁喹酸在健康大菱鲆体内的代谢动力学规律.结果显示,大菱鲆单次口服嗯喹酸(20mg/kg)后,药物在血浆中经时过程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表达方程为C口服 =2.059e-0.062t +0.645e-0.023t-2.704e-0.202t,单次静注嗯喹酸(10mg/kg)后,药物在血浆经时过程符合无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表达方程为C静注=12.284e-0.144 +0.284e-0.027t.血浆中的主要药动学参数,静注的t1/2α (4.813 h)、t1/2β(25.441h)、tmax(0.083 h)均小于口服给药(11.26、30.212、6h).结果表明,静注嗯喹酸在大菱鲆体内的吸收、消除速度,达峰时间均快于口服给药.根据本实验的结果,嗯喹酸的合理给药方案为:建议口服给药按鱼体重21.41mg/kg,每日1次给药,连用5~7 d.  相似文献   
8.
2013年8月河南三次西南气流型强对流天气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梁俊平  张一平 《气象》2015,41(11):1328-1340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区域加密自动站、NCEP/NCAR 逐6 h 1°×1°再分析资料和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对2013年8月河南三次西南气流型强对流天气的环境条件、回波特征和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三次强对流天气均发生在中纬度低槽和副热带高压相互作用,河南高、中、低层受一致西南气流影响的环流背景下,地面存在温度和露点温度梯度及辐合线,大范围强对流天气是在高空槽动力作用和地面辐合线的触发作用下,使得不稳定能量释放而引起。(2)三次强对流天气对流层中下层有比较深厚的暖湿层结,热力和水汽条件充分,对流层中上层有明显干层,从而形成了低层暖湿、上层比较干冷的对流不稳定大气层结。强的垂直风切变位于对流层中下层,对流有效位能非常大,配合一定的动力抬升条件,有利于超级单体和飑线的发生和发展。综合来看,8月1日不稳定、水汽、垂直切变和动力条件最强,11日次之,7日相对较弱。强对流形成条件的强弱对对流系统的组织结构有一定影响。(3)雷达和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显示,强天气过程初始阶段,主要表现为多单体回波结构,初始对流都在河南西南部和西部到山西南部的辐合线、干线附近生成,随后逐渐加强,形成多单体回波群(其中部分发展成为非典型超级单体)。成熟阶段,都发展成为线状对流系统,8月7日在河南北部形成由强对流单体组成的不连续的东北—西南向线状对流回波,8月1和11日在河南黄淮平原和华北平原高温高湿环境中形成了有组织的飑线。飑线东移过程中其前侧不断有暖湿空气辐合上升、后侧冷空气下沉辐散,互为对峙的上升和下沉气流相互作用是飑线得以发展和维持的主要原因。(4)对流层中低层相对深厚的暖湿层结及其以上的干层是盛夏西南气流形势下河南强对流天气预报值得关注的内容,CAPE、Δθse(850-500)、ΔT850-500、K指数、对流层中低层垂直风切变等对西南气流超级单体、飑线等强风暴的形成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新一代天气雷达、自动站、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西北气流形势下一次局地大暴雨伴多次降雹的强对流天气形成机制和对流系统结构进行了精细化分析。结果表明:(1)局地大暴雨伴冰雹发生在西北气流控制和大气层结极不稳定的形势下,14:00(北京时,下同)CAPE较08:00显著增大,为大暴雨和冰雹提供了不稳定能量;对流层低层的水汽含量大值中心为后向和前向传播新生单体的不断生成提供了充分的水汽条件;地面局地加热不均匀,午后地面温度达到对流温度临界值使地面暖气团自由上升,从而产生初始对流回波。在达到热力对流的条件下,地面中尺度辐合线和露点锋对局地大暴雨伴多次冰雹天气的发生有加强触发作用,地面中尺度低压是辐合维持和水汽集中的重要原因。(2)雷达图上,初始回波在周口附近生成、加强并向东南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其后侧和右后侧不断有中γ尺度对流单体生成,新生单体经历了积云生成加强、成熟合并、减弱消散阶段,其传播方向和移动方向近于相反,使周口附近强回波呈准静止动态平衡状态而持续存在。随后,在许昌到太康近东西向带状回波的前侧不断有中γ尺度新对流单体生成,并与周口附近后向传播的对流单体相接,排列成西北—东南向的线状多单体回波带,前向传播和后向传播分别经历了后侧减弱和前侧减弱阶段,中间回波在周口附近发展最旺盛。向前和向后两种传播形式多单体结构中的中γ尺度对流单体形成显著的"列车效应"使周口、西华出现局地大暴雨和多次降雹。在平均径向速度图上有中尺度涡旋,西北—东南向线状对流回波带在中低层有辐合—辐散—辐合相间的结构特征,在高层则与中低层相反,线状雷暴系统的形成和演变与强雷暴下沉气流抬升暖湿空气有较大关系,对流单体生成于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处。  相似文献   
10.
2010年春季河南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4月20日08时11日08时河南出现了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对本次过程的高低空天气形势、卫星资料、雷达产品、NCEP再分析物理量等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区域性暴雨是在高空低槽和切变线的作用下,由中低层强盛的西南暖湿气流和低空东风急流,以及地面倒槽的共同影响下产生的。由于影响系统比较稳定,移动速度较慢,且无明显不稳定能量存在,因此为一次稳定性的降水天气过程,与夏季的对流性短时强降水有明显的不同。卫星云图和雷达产品资料显示,云系的发展和移动与低槽和切变线配合较好,主要以层状云系为主,小时雨强并不大,对此次过程预报分析有很好的补充作用。对水汽、热力和动力因子等物理量的分析发现:在降水发生前,水汽条件已较好,丰富的水汽输送和持续的水汽积聚有利于降水的持续;深厚而强烈的垂直上升运动以及上层辐散、下层辐合的抽吸耦合作用,为暴雨的形成和维持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条件;较长的降水持续时间,为暴雨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