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科学   2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2010-2019年地面自动站资料、探空资料和NCEP 1°×1°逐6 h再分析资料,对陕北地区西北涡暴雨个例进行统计和合成分析。结果表明:陕北暴雨有1/3以上是由西北涡引起,基本都发生在7-8月;西北涡多于青海西部生成,一般东移36~48 h后可造成陕北地区暴雨天气;陕北西北涡暴雨是在高空急流、高空槽、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700 hPa西北涡以及低层偏南偏东气流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对西北涡的结构研究表明,一方面700 hPa正涡度中心东南侧由于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共同作用造成显著上升运动,这一区域正好对应暴雨落区;另一方面陕北处于高能高湿区中,并有偏南和偏东两条水汽通道将充沛的水汽输送至陕北并在此辐合上升,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不稳定能量和水汽条件。  相似文献   
2.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 FNL1°×1°间隔6 h再分析资料,对2017年7—8月榆林市相继出现的两场区域性暴雨过程(7月26日暴雨过程,简称“7·26暴雨”;8月22日暴雨过程,简称“8·22暴雨”)的热力、动力机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暴雨与高低空急流关系密切,当高低空急流加强,出现强动力抬升时出现强降水,暴雨落区位于低空急流左前侧的强水汽辐合区。“7·26暴雨”低空急流和水汽辐合更强,大暴雨出现在高低空急流耦合的强上升区。两次降水过程热力机制有所不同,“7·26暴雨”过程中层有冷空气卷入,中低层存在强对流不稳定,低层切变线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强降水;“8·22暴雨”过程大气整层饱和,锋面作用显著,暖湿空气被冷空气抬升,低层存在对流不稳定,大尺度稳定降水系统伴随中小尺度对流发展,降水加强。对流层低层VMP1(湿正压项)负高值中心对暴雨落区有较好的预报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晓利  邱刚 《山东气象》2009,29(4):56-58
结合对手机气象短信数据库及自动站数据库维护的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出利用数据库存储过程、数据库作业等,通过网络实现数据库资料的自动异地备份方法,并详细介绍了编写存储过程的语法要点及数据库作业调度的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4.
采用常规统计、功率谱和交叉小波变换方法,分析了陕西省1951—208年的平均气温、降水量以及亚洲环流指数的时频域统计特征,讨论了陕西省近58年水热资源变化与亚洲环流指数之间的多时间尺度相关。结果表明,陕西省水热资源和亚洲环流指数的变化具有多时间尺度结构,两者都存在准2a、4a、6~8a和12~16a尺度的显著变化周期,不同尺度周期振荡能量的强弱和时域分布位相存在明显差异。气温变化与纬向环流指数之间表现为显著的正相关振荡,而降水变化与经向环流指数为负相关振荡。东亚及南亚夏季风、极涡和北大西洋涛动对陕西省水热资源变化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李晓利  邱刚 《山东气象》2014,34(2):78-80
虚拟演播室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气象部门天气预报节目制作,由于节目录制时间受天气预报制作时间的限制,当虚拟演播室出现故障时,不能及时修复将影响节目的正常播出。此文针对潍坊市气象影视制作中心虚拟演播室在视、音频素材采集过程中遇到的信号干扰、黑屏及重要设备故障等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复杂地表条件下矿产勘探一直是个难题,国外区块更是如此,首次利用XLT一592WZ型便携式XRF分析仪在蒙古国苏赫巴托尔省(额尔德尼查干苏木)13451X草原覆盖地区系统采集数据,分析研究并圈定成矿靶区。初期利用x荧光仪进行扫面勘探,发现有W、As、Ph、Zn、Cu、Fe等元素异常,经过异常查证优选了一个钨多金属找矿远景区。在钨多金属找矿远景区内通过23条探槽和钻探工程进一步揭露发现一条黑钨矿体;钨矿主要以脉状、团块状或是角砾状形式出现,成矿围岩为花岗斑岩,矿石以黑钨矿为主,白钨矿极少,可见硅化、萤石,推测该区成矿类型为高温热液型黑钨矿。综合来看,在野外利用便携式X荧光光谱仪进行定性与半定量分析是有效的,该方法可在同类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使用ActionScitpt3.0编写,结合XML技术,通过CGI程序读取自动站数据库数据的一套“Flash气象图表”应用程序的设计思路、程序流程及实现方法。该套应用程序基本由代码实现,以较少的矢量图形为辅助,将存储在自动站数据库的数据以动态图表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实现与用户的交互性。由于数据来源于CGI程序,因此具有极好的平台移植性。  相似文献   
8.
利用NECP 1 °×1 °间隔6 h再分析资料、卫星TBB资料、榆林多普勒雷达以及本地加密观测资料,对2017年7月23日榆林城区短时突发性暴雨成因及中尺度特征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是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下产生的,副高外围中低层西南暖湿气流带来了水汽和不稳定能量;卫星云图和雷达上表现为中β尺度对流雨团和多个γ尺度强对流雨团;0~6 km中等强度的垂直风切变,对流不稳定能量和中低层强辐合,为短时暴雨的产生提供有利的环境场;地面图上干线触发了暴雨的产生。中尺度辐合的维持,使得飑线附近不断触发新的对流雨团,tBB<-60 ℃区域与短时暴雨落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分级最优Z-I反演降水估测产品能更好地反映中尺度对流性降水的量级,对预报员判别短时强降水具有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NCEP/NCAR 1°×1°的6 h再分析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潍坊风廓线雷达资料综合分析了台风“麦德姆”影响山东时的环流背景、冷空气活动和风廓线特征,结果表明:此次台风暴雨过程中,西风槽冷空气渗透到台风倒槽云系,通过在低层形成冷垫强迫暖空气抬升,形成斜压锋区后触发不稳定能量及潜热能释放,对暴雨的产生加强起了巨大作用;风廓线雷达的垂直风场分布对此次降水的强弱特别是短时强降水的预报有明显的指示作用,低层风速迅速加大的时段与潍坊短时强降水出现的时段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NCEP FNL 1°×1°再分析、风廓线雷达、云顶亮温(black body temperature, TBB)及逐时自动气象站降雨量资料,对2019 年8 月10—13 日由台风“利奇马”引起山东极端暴雨的多尺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台风特大暴雨主要为中低纬系统相互作用及台风倒槽本体直接影响产生,其与冷空气密切相关。冷暖空气交汇有利于山东大部地区稳定性降水长时间持续发生。冷空气从低层侵入暖湿气流底部,形成冷垫,使得暖湿气流在冷垫上滑行,加大降水强度。(2)低空急流指数的变化提前1 h 预示了降水的出现及未来小时雨量的增减,其峰值出现预示着未来3 h 的强降雨时段,即对强降雨时段的出现和雨强大小有一定的预示性,低空急流向低空的快速扩展对应着短时强降水的开始。可以用于强降水的短时临近预报。(3)Q 矢量散度负值的强弱对于未来6 h 的雨强大小有较好的指示意义。(4)淄博西河镇出现全省最大降雨量与其朝向东北的喇叭口地形和对流层低层东北风倒灌有关。(5)TBB 场能较直观地反映强降水过程中降水的分布和强度。风廓线雷达超低空风场的变化对雨强大小和出现最大雨强的时段有着明显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