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地球科学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龙川县国家气象站及乡镇区域自动站2010-2019年逐日降水数据,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和数理分析等方法,对龙川县暴雨灾害风险进行了区划和评估,并对灾害易发地区人群的避灾行为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岩镇与黎咀交界处为高风险区,次高风险区中北部4镇交界面积最大,暴雨灾害风险等级总体趋势由西北到东南依次递减;(2)社会支持、信息接收和防御知识对民众暴雨灾害的避灾行为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利用东江中上游江流域8个气象站1965—2017年逐日气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小波分析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了东江中上游流域气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5—2017年东江中上游流域年平均气温以0.17 ℃/(10 a)速率显著上升;秋季平均气温上升最显著,冬季、夏季次之,春季不显著;年高温日数以3 526 d/(10 a)的速率显著增多。年与季平均气温和年高温日数均存在突变,各气象站年与季平均气温均大致呈自南向北依次递减分布。上游的高温日数略多于中游。各气象站年平均气温上升趋势均显著,春、夏季均以连平为中心上升幅度最大,秋季为上升趋势最明显的季节,冬季以连平为中心上升趋势最显著。各气象站年高温日数增多趋势均显著,增幅最大为连平,最小为龙川。年平均气温存在4、8—9、13—14、18—19 a的周期变化,高温日数存在2、6、10—11、25—26 a的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3.
利用河源及其周边地区共24个国家气象站1970-2018年气象资料和地理信息数据,通过分析河源猕猴桃主产区气候特征及影响猕猴桃生长的关键因素,选取气象、地形和土壤三大类共12个评价因子指标,在GIS技术的支持下,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加权指数求和法,构建河源地区猕猴桃种植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将种植区域划分为不适宜、次适宜、适宜和最适宜4个等级,并绘制出猕猴桃种植综合区划图。分析结果表明:连平、和平、龙川北部的零散区域为猕猴桃种植最适宜区,约占总区划面积的3%;中部偏西和紫金南部的零散区域为不适宜区,约占总区划面积的2%,主要受土壤、降水和气温等因素的限制;其他区域则处于适宜和次适宜种植区。  相似文献   
4.
根据河源市5个县区1960—2014年气象资料,利用综合考虑温湿指数、风寒指数、着衣指数等综合舒适度评价指数,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等方法,分析河源地区近55年旅游气候舒适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河源地区旅游气候舒适度指数平均为5.5,旅游气候舒适月数平均达8个月,平均指数处于较舒适区,且整体上南部优于北部,最舒适期为10月,较舒适期为9、11月。55年来,河源地区年综合舒适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旅游气候舒适期长度有所增加,对旅游业的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河源地区5个气象站1960—2016年的逐月平均气温、NOAA逐月海温等资料,采用线性倾向、Mann-Kendall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了河源地区气温变化特征及其对ENSO事件的响应。结果表明:河源地区年平均气温及季平均气温均呈递增趋势,且夏、秋、冬季和年平均气温气温上升趋势显著;河源地区气温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末发生1次较为明显的由冷到暖的突变;年平均气温存在5~6、14~15及24 a的周期变化规律;在El Ni1o事件中,河源地区年平均气温有偏高趋势,La Ni1o事件,则反之;ENSO事件对气温的影响存在滞后性,对河源地区的气温影响最明显表现在次年。  相似文献   
6.
利用2010—2014年枫树坝水库周边自动站逐时降水数据及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水库库区短时强降水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枫树坝水库库区短时强降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日变化特点,频次和日数都在6月份达到一年中的1个峰值,最易发生在下午到傍晚时段;短时强降水频次空间分布表明靠近水库山前迎风坡及水库周围的平原地区是短时强降水发生的高频区;根据500 h Pa环流特征来划分产生短时强降水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可分为西风槽型、副高边缘型、高压型、热带气旋型和东风型5种类型。  相似文献   
7.
利用龙川站2008-2012年地面观测资料、欧洲中心数值预报产品,采用常规统计预报方法(逐步回归),将最高(低)气温实况作为预报对象,把可能影响气温变化的气象要素作为预报因子,分月建立未来24~ 72 h最高(低)气温的MOS预报方程,通过对2013年全年的检验预报表明:未来24~72 h最高(低)气温预报平均绝对误差均在2.0℃以内.  相似文献   
8.
利用1966-2019年河源、梅州地区12个国家基本气象站逐日降水观测资料与Gumbel-Ⅰ型分布法所得重现期降水量结果进行拟合检验,以河源、梅州地区200多个自动气象站2010-2020年逐日降水观测资料估算出粤东北地区10、50年一遇的日最大降水量.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和数理分析等方法,以估算所得的10、50...  相似文献   
9.
利用东江中上游8个气象站1965—2017年的日照、降水、云量等资料,采用统计学等方法,分析东江中上游年、季日照时数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东江中上游日照时数在时序变化上,年和夏秋季减少显著;春冬季减少不显著。空间分布上,年和季呈自西向东递增分布,夏季差异最显著,冬季差异最小;空间变化趋势上,年除寻乌、新丰、龙川减少不显著外,其余地区减少显著。春夏季除东源、龙门、连平减少显著外,其余地区变化不显著;秋季除新丰、寻乌减少不显著外,其余地区减少显著;冬季增加或减少均不显著。年日照时数存在2~3、18~20年的周期变化。日照时数与平均低云量、平均总云量、降水日数、降水量、平均相对湿度、雾日数等气象要素大多呈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河源地区茶树种植适宜性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河源和周边地区24个国家气象站1970—2018年气象资料和地理信息数据,选取气候、地形和土壤3方面共12个因子,构建河源地区茶树种植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在GIS软件支持下,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将河源茶树种植区域分为不适宜、较适宜和适宜3个等级,并绘制出茶树综合评价图,对评价结果作了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河源适宜茶树种植的区域面积约占51.6%,主要分布在连平县、东源县东部、紫金县中东部、和平县西部、龙川县的中部偏东和南北两端;较适宜区约占48.3%,主要分布在和平县中东部、紫金县西部、东源县北部、龙川县中部偏南和靠近和平县的区域;不适宜区约占0.1%,主要为紫金西南部的小部分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