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4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为筛选出高效的解磷微生物,提高磷的有效利用,采集向日葵、小麦、豆科等不同种植区单株的根际土壤,采用平板溶菌圈法从土壤中进行分离筛选,初步筛选出3株解磷菌JLX-1、JLX-2、JLX-3,研究不同条件对其解磷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JLX-3的解磷能力较高,溶磷圈直径和菌落直径比值D/d为2.09。菌株JLX-3在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硫酸铵时,溶磷量分别为5.572、5.520mg·g~(-1),在氯化钠浓度为0.3g·L~(-1)、pH 7时解磷效果较好。根据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初步将菌株JLX-3鉴定为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2.
杨旸  王靖  邸娜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4):144-145
土壤学课程是高等农林院校的专业必修课,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该文分析了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优化课程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了课程思政的实施途径,以期在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3.
番茄作为巴彦淖尔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番茄晚疫病为害日趋加重,造成番茄产量和品质大幅下降,严重影响经济效益。该文对番茄晚疫病的田间症状表现及发病原因进行了阐述,并提出选用抗病品种、轮作换茬、地膜覆盖栽培、膜下滴灌技术等综合防治对策,以期为防治番茄晚疫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5.
6.
为了探明野生苦菜不同部位(根、茎、叶及全草)对巴彦淖尔地区常见环境致病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菌株)的抑制作用,试验采用中药打孔法及试管二倍稀释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测定抑菌圈直径及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苦菜叶和全草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链球菌三种常见环境致病菌抑菌效果良好,其中苦菜叶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2. 3 mm、9. 1 mm、8. 5 mm;苦菜全草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1. 2 mm、10. 4 mm、9. 3 mm。苦菜叶对三种环境致病菌的MIC分别为31. 3 mg/mL、125. 0 mg/mL、250. 0 mg/mL,MBC分别为31. 3 mg/mL、250. 0 mg/mL、500. 0 mg/mL;苦菜全草对三种环境致病菌的MIC分别为62. 5 mg/mL、125. 0 mg/mL、250. 0mg/mL,MBC分别为62. 5 mg/mL、250. 0 mg/mL、250. 0mg/mL。说明野生苦菜可以用于防控当地常见环境致病菌所导致的疾病。  相似文献   
7.
将枯草芽孢杆菌纤溶酶(Bacillussubtilisfibrinolyticenzyme,BSFE)基因及其信号肽序列转入烟草,转基因烟草表现出不同于野生型烟草的生长特性,如营养器官生长速率下降、叶片数目减少、叶片狭长、叶片宽度/叶片长度值降低以及植株矮小、节间缩短等。推测其与外源BSFE的蛋白水解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邸娜  郑娜  韩海军  王靖  崔超  郑喜清 《作物杂志》2020,36(6):197-60
以不同列当抗性向日葵根系分泌物作为萌发刺激物,研究其对向日葵列当种子萌发的影响,探究不同向日葵品种对列当抗性差异响应的机制,为向日葵列当抗性品种的选育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根系分泌物的稀释倍数对向日葵列当的萌发具有显著影响,其中TP-3313和SH363-M根系分泌物在稀释50倍时达到最大萌发率,而3638C根系分泌物在稀释75倍时达到最大萌发率,整体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特点;不同列当抗性的向日葵根系分泌物诱导向日葵列当萌发的效果不同,向日葵列当萌发率表现为TP-3313相似文献   
9.
分析了传统植物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并从实验内容、学生参与实验的程度、教学手段和考核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初步设想,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土地是农业生产之本,保护土壤、培肥地力,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运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在农作物收获后,不再进行传统的耕翻作业。而是直接进行施肥播种;与农作物秸秆覆盖还田技术、机械深松技术以及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共同构成了一套完整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是对我国农业生产传统工作模式的重大革新。通过近几年的实践证明,河套地区地膜重复利用免耕栽培技术,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一生态效益。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