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26篇
  2023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沙地生境不同播期对紫花苜蓿生产性能及其越冬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科尔沁沙地种植苜蓿(Medicago sativa)的适宜播期,本研究于2017年在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选择骑士T、公农1号、擎天柱3个紫花苜蓿品种,7月1日开始播种,每5天播种1期,共10个播期,分析播期、生产性能、越冬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建植当年苜蓿播种越晚干草产量越低,骑士T干草产量在7月21日播期显著降低(P<0.05),公农1号干草产量在7月16日播期显著降低(P<0.05),擎天柱干草产量在7月11日播期显著降低(P<0.05);随播种时期的推迟,苜蓿株高、单枝条重呈降低的变化趋势,单位面积株数和枝条数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苜蓿越冬率从播期7月16日开始显著降低,公农1号在7月16日以前播种越冬率显著高于骑士T和擎天柱(P<0.05);播种翌年第1茬苜蓿干草产量和株高随着播期的推迟而逐渐降低,2,3茬则无明显变化;苜蓿单位面积株数和枝条数都随播期的推迟呈降低的变化趋势,随着刈割茬次的增加,苜蓿的株数逐渐降低。因此,在科尔沁沙地种植紫花苜蓿最佳播期为7月1日—7月16日。  相似文献   
2.
荒漠草原区"科尔沁型"华北驼绒藜丰产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该试验对“科尔沁型”华北驼绒藜进行不同的水肥耦合处理,并在不同生物期对其进行了生物量观测。试验结果表明,410g丰产素与水以1:1000体积比混合喷洒200L、浇水8000L的条件下,“科尔沁型”华北驼绒藜的产量可以大幅度提高,播种后第3年其干草产量可由天然条件下的2460kg/hm^2提高到5430kg/hm^2  相似文献   
3.
试验对“科尔沁型”华北驼绒藜进行不同的水肥耦合处理,并在不同生物期对其进行了生物量观测.试验结果表明,410 g丰产素与水以1∶1 000体积比混合喷洒200 L、浇水8000L的条件下,“科尔沁型”华北驼绒藜的产量可以大幅度提高,播种后第3年其干草产量可由天然条件下的2 460 kg/hm2提高到5 430 kg/hm2.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利用效率,增加单位面积经济效益,采用饲用燕麦和草木樨混播技术,不仅可以合理、有效地利用空间、光照、热量和水分等资源,增加牧草产量,提高牧草品质,还可以进行营养互补;草木樨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通过开展饲用燕麦和草木樨混播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综合研究,明确了饲用燕麦和草木樨混播栽培选地、种子准备、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关键技术指标,为大田生产的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荒漠草原建群种空间异质性在不同载畜率下的变化特点和差异,本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四子王旗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试验基地的短花针茅种群为研究对象,采用半方差函数、分形维数和克里格差值方法进行系统研究,结果如下:短花针茅种群空间异质性随载畜率的增大呈增大趋势。轻度放牧(LG)和重度放牧(HG)处理区短花针茅种群空间分布主要受结构性因素影响,但表现结果的影响过程存在差异;中度放牧(MG)处理区短花针茅种群空间分布除结构性因素占主导地位外,放牧家畜的随机性牧食行为也占较大比重。  相似文献   
6.
氮素和水分添加对荒漠草原短花针茅氮磷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氮(N),磷(P)含量特征为研究植物的养分利用状况提供了重要的手段.为判断草地生态系统植被限制性元素及对环境的适应策略,在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的自由放牧区进行了N和水分添加试验,研究在N和水分添加条件下优势植物短花针茅叶的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通过对N添加,水添加和N水同时添加3个处理的测定表明,短花针茅通过提高叶N含量来增强对贫瘠生境的适应能力.N和水分是影响短花针茅N吸收的限制因子.短花针茅叶N,P含量及N:P对N添加和水添加的响应在成熟期较枯萎期敏感;N对成熟期叶的N,P含量,N:P以及枯萎期的N:P有显著影响,而水分仅对成熟期叶的N,P含量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氮肥施用水平对饲用燕麦品质的影响,确定饲用燕麦的最适施氮量范围。[方法]选用燕麦草为供试材料,设置0(N0)、175(N175)、200(N200)、225(N225)、250(N250)、275(N275)、300(N300) kg/hm2共7个氮肥施用梯度,在苗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分别追施氮肥用量的15%、35%、30%、20%。采用大田小区下的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区组设置3个重复,分别在拔节期和抽穗期测定0~10 cm、10~20 cm和20~30 cm土层土壤碱解氮含量以及饲用燕麦的蛋白质和纤维素含量。[结果]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土壤碱解氮含量升高,并出现积累的现象;与不施氮肥组相比,不同施氮水平下拔节期和抽穗期各土层的土壤碱解氮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饲用燕麦的品质并不会随着可利用的氮素养分含量的增加而一直提高,存在峰值;施氮水平N225时,饲用燕麦在拔节期和抽穗期的蛋白质含量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1.55%、16.13%,增幅分别为38.15%、53.62%。饲用燕麦的分蘖数在施氮水平N175时达到最大值(分蘖中位数=8);蛋白质和纤维素含量随施氮水平...  相似文献   
8.
盐分胁迫下乌拉特肋脉野豌豆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和Na2SO4对乌拉特肋脉野豌豆种子在不同温度下进行了发芽试验。在2种盐的5个不同浓度梯度下对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种子活力指数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乌拉特肋脉野豌豆种子在对照时有最高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为60%和25%。随着温度的降低和盐浓度的增加,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种子活力指数变化趋势相同,都呈下降趋势。乌拉特肋脉野豌豆种子寿命大于20年,刚收获的种子有休眠现象。种子发芽率、发芽势随贮藏年份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9.
试验对“科尔沁型”华北驼绒藜进行不同的水肥耦合处理,并在不同生物期对其进行了生物量观测。试验结果表明,410g丰产素与水以1:1000体积比混合喷洒200L、浇水8000L的条件下,“科尔沁型”华北驼绒藜的产量可以大幅度提高,播种后第3年其干草产量可由天然条件下的2460kg/hm^2提高到5430kg/hm^2.  相似文献   
10.
根据草地植被特征对内蒙古赤峰市迭里诺尔自然保护区内不同退化系列草地的基况进行了评价。结果如下:轻度退化和中度退化的草地处于普通基况等级;重度退化的草地处于低劣基况等级。说明达里诺尔地区草地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使其充分发挥生态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