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1.
肉鸡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引发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输卵管炎、滑膜炎、大肠杆菌性肉芽肿和关节炎等。肉鸡在3~7周龄多发,尤其在冬季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2.
平坝县是贵州玉米生产县之一,在生产上,干旱是制约玉米高产的主要因素,每年出现在3—4月份和7月中旬—8月上旬,严重影响了播种、育苗、移栽、追肥等农事环节,为抓好玉米高产创建,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平坝县从2009年开始结合玉米高产创建,研究并示范推广了抗旱避灾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定猪速激肽3基因(tachykinin3,TAC3)核心启动子区域,探索作用于该区域的转录因子对TAC3的调控作用,以猪耳组织DNA为模板,PCR扩增TAC3基因5'端不同长度缺失片段,并构建至p GL3-basic载体,转染猪卵巢颗粒细胞,通过双荧光素酶活性分析确定核心启动子区域,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Ch IP)验证转录因子与基因启动子区的作用,构建转录因子超表达载体和小干扰RNA(siRNA)转染至猪卵巢颗粒细胞,qRT-PCR检测TAC3基因mRNA表达变化。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TAC3基因5'端不同长度缺失片段,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分析发现,-1 310/-544区域为TAC3基因的核心启动子区,-2 486/-1 633区域可能存在负向调控元件,-1 310/-544区域可能存在正向调控元件。Ch IP检测发现转录因子C/EBPβ和YY1分别结合在TAC3基因的-653/-639和-873/-856区域;超表达C/EBPβ和YY1后,TAC3基因启动子活性显著升高(P0.05)、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干扰C/EBPβ后,TAC3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干扰YY1后,TAC3基因启动子活性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转录因子C/EBPβ、YY1结合在TAC3基因的核心启动子区域,促进TAC3基因的转录活性。  相似文献   
4.
1 猪咬尾症 猪咬尾症是猪应激综合征的一种临床表现形式,它是现代养猪生产条件下,猪受到许多种不良因素刺激而引起的一种非特异性应激反应.凡是能引起猪感觉不舒服的各种环境因素、营养因素和心理因素等均可造成猪群发生咬尾现象.  相似文献   
5.
1 猪咬尾症 猪咬尾症是猪应激综合征的一种临床表现形式,它是现代养猪生产条件下,猪受到许多种不良因素刺激而引起的一种非特异性应激反应。凡是能引起猪感觉不舒服的各种环境因素、营养因素和心理因素等均可造成猪群发生咬尾现象。  相似文献   
6.
1 诊断 由于造成仔猪腹泻的因素较多,首先要分析病因,在临床上可根据发病季节、特点及其典型症状来做出初步诊断,最后根据实验室检测化验结果予以确诊.  相似文献   
7.
《钻井工程》是石油院校石油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该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决定石油工程专业培养学生质量的高低。结合教学实践,对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认为加强《钻井工程》课程建设应立足于《钻井工程》课程特点,抓好理论教学、加强实践教学、做好师资队伍建设,从而提高《钻井工程》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开放式鸡舍:最常见的形式是四面有墙,南墙留大窗户,北墙留小窗户的有窗鸡舍,南边或设或不设运动场。这类鸡舍全部或大部分靠自然通风、自然光照,舍内温、湿度基本上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由于自然通风和光照有限,在生产管理中这类鸡舍常增设通风和光照设备,以补充自然条件下通风和光照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随着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养猪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大幅度提高.科学的免疫程序有助于猪群抵御现场野毒的攻击,并保持健康状态。针对我县疫病的流行规律、品种、日龄等因素制定免疫程序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尺寸效应对小尺寸岩样单轴压缩试验的影响规律,通过在室内伺服试验机上对直径25 mm,不同长度的花岗岩岩样进行单轴压缩试验,研究尺寸效应对小尺寸花岗岩岩石力学参数以及破坏形式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长径比增加,岩样表现出抗压强度和泊松比逐渐减小,弹性模量增加的趋势。其中,多项式模型较为适合小尺寸岩样尺寸效应强度模型;不同长径比岩样的单轴压缩试验应力-应变曲线加载趋势不同,其峰值应变随着长径比的增加而减小;随着长径比的增加,岩石破坏形式从脆性剪切破坏转变为剪切破坏,最后逐步变为脆性破坏,岩样破坏面数量与角度出现规律性变化。当长径比在1.1~2.2时,岩样破坏形式遵循相同的破坏准则,通过拟合公式推导不同长径比岩样的力学参数存在可行性;岩石单轴试验破坏过程中的能量与长径比呈负相关,且当长径比在1.9~2.2时,各能量变化幅度趋于平缓,岩样破坏形式较为统一,其强度在数值上表现的差异性较小,可作为小尺寸岩样单轴试验的最佳长径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