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业科学   7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美国红枫基因组DNA为模板,采取L16(45)正交实验设计,对影响扩增反应的5个主要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20μL反应体系中,各因素的最佳配比为Mg2+浓度1.5mmol/L,dNTPs浓度2.5mmol/L,引物浓度1.5μmol/L,模板DNA用量50ng,Taq DNA聚合酶用量0.5U。该体系的建立为SRAP技术在美国红枫分子辅助育种实践中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基于辽宁省冰砬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建站5年来的定位、连续观测数据和辽宁省冰砬山森林资源清查数据(2005年),应用林业行业标准,评估了冰砬山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结果表明:辽宁冰砬山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价值为4.02亿元/a,森林提供的价值平均为6.33万元(/hm2.a)。各项服务功能总价值依序为保育土壤〉固碳制氧〉涵养水源〉生物多样性保护〉净化大气环境〉积累营养物质〉森林游憩。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依序为落叶松〉柞树〉红松〉花曲柳〉油松〉樟子松〉胡桃楸〉椴树〉色树〉桦树〉水曲柳〉榆树〉云杉〉怀槐〉柳树〉杨树〉经济林〉刺槐〉赤松〉黄波罗,其中落叶松和柞树两种森林类型占总价值的71.42%。冰砬山森林生态系统为本地区的生态安全与服务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战略部署。区域差异的客观存在,使得我国新农村建设在不同区域的实施进程产生了差别。作为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青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经验对其他地区的榜样作用是明显的。通过实施对农  相似文献   
4.
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既是现代农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贫困农户减贫增收的现实路径。在农业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通过培育农产品供应链以此带动农户减贫增收致富,是当前市场化减贫的重要方向。基于滇、桂、苏、闽四省(区)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产品供应链对农户减贫增收的关联效应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农产品供应链对农户减贫增收具有正向作用,加入农产品供应链能显著增加农户收入,而且对欠发达地区的作用发挥优于发达地区。有无加工销售、农产品出售渠道、对供应链管理认可程度等供应链融入状况关键因素对农户减贫增收影响明显。因此,重视采取整合区域农业资源与要素,培育优势农产品供应链;协调农产品供应链主体关系,构建小农户稳定融入机制;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深入推进农业市场化改革进程等优化措施,方能充分发挥农产品供应链对农户减贫增收的带动效应。  相似文献   
5.
该文依据辽宁省公益林管理中心提供的2014年度公益林资源清查数据,同时参照国家林业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 1721-2008)》中的森林服务评估方法,依据国家权威部门发布的部分社会公共数据,对辽东地区公益林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014年栎(柞)类和落叶松组服务价值比例合计达84.66%,是辽东地区公益林各树种组服务价值的贡献主体;涵养水源和固碳制氧服务价值比例合计达73.23%,发挥着公益林服务的主导功能。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暖干性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水文功能的影响,该文从气候变暖、降水量减少和极端气候现象3方面阐述森林流域径流量和蒸发散的变化特征,论述了暖干性气候变化导致可用水资源紧缺,影响森林的水文调节功能,并对极端气候现象对植被结构的动态气候响应与生态水文之间的联系的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7.
加强天然林保护推动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分析了辽宁省的天然林资源现状,阐述了天然林保护的重要性,并针对目前天然林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加强天然林保护的对策,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退化柞蚕场栽植红松成为辽东山区一种被林农广泛接受的生态恢复模式;但是,目前对这种恢复模式的适用范围、具体技术和实施效果还不甚了解。通过对辽东山区典型退化柞蚕场营建的柞树-红松混交林林分生长规律、红松结实规律的调查分析,初步揭示了该区域退化柞蚕场营建柞树-红松混交林的生长情况,确定了退化柞蚕场生态恢复柞树-红松混交林的最适造林密度。研究结果可为辽东山区退化柞蚕场生态恢复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辽东山区天然阔叶混交林重要组成树种紫椴和花曲柳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量实测法,探究紫椴和花曲柳的碳素积累的变化特征以及不同器官氮(N)、磷(P)、钾(K)元素的分配格局。结果表明:花曲柳树干的平均固碳量和连年固碳量整体上高于紫椴,随林龄的增长差距有逐渐增大的趋势;40年生花曲柳树干平均碳素密度为322.18 kg· m-3,36年生紫椴为272.63 kg· m-3。在养分分配方面,紫椴和花曲柳单株N、P、K元素的积累量顺序一致(N>K>P),但在不同器官中各元素积累顺序有些差异。紫椴各器官养分积累总量顺序为:树干>树根>树枝>树叶;花曲柳各器官养分积累总量顺序为:树根>树干>树枝>树叶。紫椴与花曲柳树叶的养分归还量占各自总体的比例分别为4.11%和17.32%,而树叶、树枝与根的养分积累比重合计分别为57.07%和75.31%,三者在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中占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辽宁冰砬山不同年龄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直接关系到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以冰砬山4个年龄阶段的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木收获法建立生物量与胸径的相对生长方程,推算各林龄的生物量、生产力及其分配规律.结果表明: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的群落生物量分别为154.04t· hm-2· a-1、179.29t· hm-2· a-1、229.40t·hm-2· a-1和254.78t· hm-2· a-1,其中乔木层生物量占群落生物量的比例达94%以上.不同年龄阶段的落叶松人工林乔木层的年平均净生产力均较高,并随着林龄的增大而下降,幼龄林乔木层的生产力可高达16.71t· hm-2· a-1,比成熟林的生产力高出近1倍.在所有不同年龄阶段,各器官的生产力占总生产力的比例平均为:叶(46%)>树干(39%)>根(10%)>枝(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