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业科学   4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籽粒大小差异较大的2个苦荞品种的杂交后代开展了与产量具有密切关系的粒形相关性状的遗传规律及其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F2和F3群体的粒长、粒宽、长宽比和千粒重表现值范围都超过亲本的表现值,并且粒长、粒宽和长宽比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千粒重的变异系数大于10%。另外,粒长、粒宽、长宽比和千粒重的加性方差均大于显性方差,广义遗传率在F2和F3代中分别为0.77~0.82和0.82~0.85,固定遗传率都达到0.80以上。粒形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粒长、粒宽和千粒重相互间都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粒宽和千粒重,粒长和长宽比的遗传相关系数较大。以上结果表明,具有较高遗传率的粒形相关性状可以在后代早期进行选择,但由于这些性状是数量性状而且受多个基因的控制,因此建议继续繁殖后代到基因型稳定,同时考虑性状间的相关性选拔最为有效。  相似文献   
2.
综述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在生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想研究基因结构和功能上的表现,则转录组研究是研究的主要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年来转录组测序技术已在动植物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在生物上的运用是本文研究和分析的主要基础,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未知基因挖掘、分子标记及相关代谢途径三个方面,参考近几年发表的有关转录组研究的文献,综述了转录组测序技术在各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及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明确裸燕麦耗水量及其在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的生理反应,论文在盆栽试验条件下,以负水头持续供水系统为供水装置,比较了裸燕麦、玉米、高粱、大麦和小麦旱地禾本科作物的水分耗散;设置40、60和80cm3个负水头控压高度,测定了"高-中-低"3种土壤湿度下裸燕麦孕穗期叶片光响应曲线及叶片保护酶活力。结果显示:裸燕麦蒸腾系数为455.37,显著(P<0.05)高于其他作物,较高叶片蒸腾速率和较低净光合速率是主要生理原因;降低土壤含水量将降低裸燕麦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但适度降低土壤含水量并未显著(P>0.05)降低叶片光合能力,而适度提高气孔受限程度,有利于提高叶片水分利用效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等叶片保护酶活性对不同土壤水分状况响应不一致,中等土壤湿度时SOD活性较高,高土壤湿度时POD活性较高,低土壤湿度时CAT活性响应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机械化收获能够提高大面积种植绿豆的工作效率,因此生产上亟需解决绿豆成熟期不一致且收获时叶片未完全脱落等问题.乙烯利能够促进农作物的成熟,增加产量,加速离层形成,导致器官脱落.本试验以白绿9号为试验材料,2017年和2018年分别在收获前15 d、12 d、9 d和6d喷施清水(CK)和0.20%、0.35%、0.50%浓度的乙烯利,并测量产量及主要形状,以筛选出使绿豆脱叶效果最好且不影响产量的时期和浓度.两年的试验结果显示,收获前15 d增产效果好于其他时期,喷施0.20%乙烯利增产效果好于其他浓度;各处理的叶片数、叶绿素含量均比CK少,各处理株高与CK间差异不显著,收获前15 d喷施0.20%浓度的乙烯利对单株荚数影响最小.综合两年试验结果且考虑到经济成本,叶面喷施乙烯利的方法适用于促进绿豆落叶,最佳的喷施时期是收获前15 d,最佳的喷施浓度为0.20%.  相似文献   
5.
作物轮作种植在中国应用历史悠久,而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栽培目的的轮作模式研究一直处于探索中。笔者以轮作在土壤生态学方面对土壤的改良作用着手,分析国内外学者关于多种轮作模式下土壤线虫与微生物群落的相关研究,讨论轮作模式下土壤理化性状对两者的影响以及在团聚体中微生物和线虫群落的关系。从宏观及微观空间尺度下分析两者在土壤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的相互作用,根据其互作效应探究微生物、线虫对土壤环境的指示作用,以此来达到合理轮作、培肥土壤、作物可持续稳产高产的目的,使得农田土壤状况向着更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燕麦新品种白燕7号,是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从引进的加拿大休眠燕麦Dormoat中选育而成.该品种熟期较早、抗病性强,具有休眠特性,连续播种几年后,可不用再播种,一年可收获一粮两草.该品种籽实产量在1800kg/hm2以上,干秸秆产量3000kg/hm2以上,籽粒蛋白质含量13.07%,脂肪含量4.64%,收获后秸秆蛋白质含量5.18%,粗纤维含量35.01%.  相似文献   
7.
燕麦新品种白燕2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燕麦新品种白燕2号,是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从引进的加拿大F4代杂交后代材料中选育而成,育成编号为B07046-2-4-1-6,该品种熟期较早、抗病性强,产量在2300kg/hm2以上,蛋白质含量16.58%,脂肪含量5.61%,活秆成熟,是粮草兼用型燕麦品种.  相似文献   
8.
白春 5号 (原品系代号白 92 1 4 2 )是吉林省白城市农科院米麦所育成的优质高产春小麦新品种。该品种的突出特点是品质好、产量高 ,是适于制作面包及优质面条的优质小麦专用品种。 2 0 0 1年 3月经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定名为白春 5号。选育经过 白春 5号是白城市农科院于1 992年在吉林省农科院原子能所用Co60 γ射线辐射处理冬小麦PH82 2种子 ,经系谱法选择育成。 1 992年春播M1代 (代号为 92 1 4 ) ;1 993年春播M2代 ( 92 1 4 2 ) ,夏繁M3代 ( 92 1 4 2 4) ;1 994年春播M4代 ( 92 1 4 2 4 6) ,夏繁M5代 ( 92…  相似文献   
9.
加拿大燕麦在吉林省西部地区的作用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加拿大燕麦在吉林省西部地区的推广应用前景进行了简要分析 ,明确提出了加拿大燕麦在吉林省西部应用 ,具有生态环保效应、增产增收效应、农牧互促效应、调整结构效应、绿色农业效应和强农富农效应  相似文献   
10.
两种灌溉方式下保水剂用量对裸燕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保水剂和滴灌是两种节水措施,在小麦、玉米和番茄上广泛应用。燕麦是一种对水分敏感的作物,籽粒产量和品质受水分影响较大,目前这方面研究较少。本文在大田条件下,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传统灌溉和滴灌两种灌溉方式下4个保水剂用量(0、30、60和90 kg hm-2)对裸燕麦白燕8号籽粒产量、籽粒品质、籽粒矿质元素含量和饲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灌溉处理的籽粒产量比滴灌处理高14.78 %,粗蛋白、粗脂肪和β-葡聚糖含量比滴灌处理分别降低1.22%、2.73%和3.36%,差异显著(P < 0.05)。滴灌处理下籽粒中钙、镁、钾、锌、铁含量均显著高于传统灌溉,锰含量差异不显著。滴灌处理的相对饲用价值为122.38%~135.67%,显著高于传统灌溉(118.75%~134.44%)。保水剂用量对裸燕麦籽粒产量有显著影响,滴灌条件下施用保水剂比不施保水剂增产2.95%~12.14%,传统灌溉条件下施用保水剂比不施保水剂增产1.1%~5.0%。60 kg hm-2保水剂有利于裸燕麦大多数品质性状的提高,以及矿质元素的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