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业科学   3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大棚草莓畸形果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生产上遇到的大棚草莓畸形果的问题,提出了控制温湿度、避开花期施药、合理施肥、放蜂授粉、及时疏花疏果、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措施,以减少大棚草莓畸形果的产生,提高果重和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2.
通过调查,分析了保康核桃(Juglans regia L.)种植区域的发展现状,找出了制约核桃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为保康核桃产业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设置生长调节剂Dicamba和2,4-D不同浓度混合液共6种处理,研究Dicamba和2,4-D对5个小麦基因型与玉米杂交得胚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调节剂处理间、小麦基因型间以及二者之间互作均显著影响小麦与玉米杂交得胚率。单独使用100mg/L2,4-D的得胚率最高(26.2%,极显著高于25mg/L2,4-D+75mg/L Dicamba处理的得胚率(19.9%)和50mg/L2,4-D+50mg/L Dicamba混合处理的得胚率(20.0%)。其余3种混合型生长调节剂处理间得胚率差异不显著。襄麦56平均得胚率最高,显著高于扬麦158、郑麦9023和组合0173,其次为裹麦25。同一小麦基因型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的得胚率及同一生长调节剂处理不同小麦品种间得胚率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天台绿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英杰  赵翠荣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9):1868-1868,1879
天台绿化是运用一定的园艺手段与建筑手段,根据屋顶承重能力的大小、允许使用建设资金的多少、使用者的喜好、建筑物的功能与外形特点等因素,确定绿化布局形式,将建筑物顶部平台建设成为空中花园,从而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增加绿化面积,提高绿化覆盖率,增加人均绿地面积,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但要搞好天台绿化,应从天台绿化的设计、天台植物及造景植物的选择、天台绿化的管理等方面着手。介绍了天台绿化的设计布局原则及其技术。  相似文献   
5.
运用室内纹枯病菌接种法,对各地700多个水稻亲本材料的纹枯病抗性进行了鉴定,并分析了各材料纹枯病的病级和显著性。通过抗病性鉴定发现,各亲本材料间抗病性差异显著,试验将700多个亲本材料分为抗病、中等抗病、中等感病和感病4种类型;结果筛选得到了25个抗病亲本和21个中等抗病亲本,其余材料则为感病和中等感病材料。该研究也为进一步筛选高抗水稻纹枯病的育种材料和基因资源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随着拟除虫菊酯农药的用量越来越大,其残留问题日益突出。氰戊菊酯作为检出率和超标率最高的菊酯类农药之一,为满足对其快速、简便、现场检测的要求,建立氰戊菊酯的免疫分析方法,首先必须合成适当的人工结合抗原。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有关氰戊菊酯的人工抗原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氰戊菊酯的免疫分析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麦根尖染色体制片的最佳技术参数,并对小麦远杂组培苗进行倍性鉴定。[方法]以品种郑麦9023为材料,通过种子催芽、种子根根尖压片试验对小麦根尖的染色体制片方法进行探讨,找出最适合的技术参数,用于小麦远杂组培苗的根尖染色体压片试验,并对其倍性进行鉴定。[结果]利用冰水混合物处理根尖可代替浓度0.1%秋水仙素的作用;根尖的酸解时间宜控制在9.5~10.0min;夏季染色时间宜在5 min以内,冬季染色时间宜在10~15 min。经染色体压片计数得到该小麦组培苗的染色体数为21条,鉴定其为小麦单倍体苗,可进行下一步育种。[结论]该研究对指导单倍体育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紫叶酢浆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栽培常采用分株繁殖法,襄樊地区每年的3月份和9月份是最佳繁殖季节。园林应用适宜花坛及树丛边缘造型。  相似文献   
9.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远缘杂交诱导单倍体技术能有效提高育种效率,缩短育种年限,创造新种质和遗传群体。20多年来的研究利用趋势表明,玉米(Zea mays L.)染色体消失产生小麦单倍体是应用最广泛的方法,鸭茅状摩擦禾(Tripsacum dactyloides L.)染色体消失产生小麦单倍体也有应用的潜力,但是都未做详细的对比研究,至今尚未成为小麦育种的成熟技术手段,主要原因是在小麦单倍体胚的诱导、萌发以及染色体加倍等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目前还达不到稳定、高频率生产小麦单倍体和双单倍体的技术水平,导致与育种结合推广应用的速度很慢。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寻找方便、安全、高效的小麦单倍体苗加倍处理方法,选用秋水仙素3个浓度(0.1%、0.2%、0.3%)、3个处理时间(3h、4h、5h)对单倍体苗进行浸根加倍处理;同时,比较了加光与不加光、全程通气与不通气、分蘖节打孔与不打孔等技术措施下单倍体苗的移栽成活率、加倍结实率。结果表明,室温下以0.2%的秋水仙素浸根处理3~4h,期间持续通入空气并进行遮光处理的效果最佳,可获得90.0%的加倍率。避光和持续通气处理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和加倍率,其在高浓度加倍处理和长时间加倍处理时显得尤其重要。分蘖节打孔伤害了植株,降低了加倍后植株的成活率,但能提高低浓度短时间处理时植株的加倍率,对低浓度长时间处理和高浓度处理则不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