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4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用有害生物风险性评价的定量分析方法,对松阿扁叶蜂Acantholyda posticalis Matsumura在四川岷江上游干旱河谷辐射松Pinus radiata引种造林的风险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松阿扁叶蜂对辐射松危害程度强,造成的损失重,根除的难度大,是中度危险的潜在重大害虫,将对四川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区辐射松大面积引种造林构成较大的威胁,应加强对辐射松引种造林模式和该害虫的虫情监测、生物防治技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辐射松(PinusradiataD.Don)原产于加利弗尼亚海岸,被引种到世界各地,现在是南半球主要的人工林造林树种。1990年以来辐射松被引种到长江上游四川省阿坝州的干旱河谷地区,幼树的成活和早期生长表现良好。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辐射松在原产地和引种地的生长情况,种源和遗传上的差异,环境限制因子和辐射松的气候生境,病虫害,引种不成功的经验教训以及辐射松在生态恢复中的应用。文中还简述了辐射松在阿坝干旱河谷地区的早期生长情况,列举了在长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区引种辐射松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所需开展的研究。图4表5参90。  相似文献   
3.
杜仲人工林中的邻体干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四川地区杜仲(Eucommia ulmoides)人工林,杜仲个体生长速度与邻体效应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杜仲个体为基株,3m为半径圆内的个体均被定久为邻体,采用张大勇改进的干扰指九模型和杜种的生长速度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杜仲生长速度与邻体干扰指数之间有显著的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杜仲林内,杜仲个体之间表现为强烈的种内竞争,个体生长的动力来自杜仲各个体对资源竞争所引起的自疏作用,邻体干扰效应的存在是确定杜仲人工林合理经营密度的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希蒙得木自然分布区和引种驯化的7个地理种源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控水方法设7个水分梯度。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下,希蒙得木不同种源各个生理指标表现出相似变化规律。希蒙得木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逐渐减少,细胞膜透性呈缓慢递增的趋势;不同种源幼苗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SOD活性、CAT酶活性、POD活性、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ABA含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在胁迫到35~42天时达到高峰,随后有所降低,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希蒙得木叶片中IAA的含量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和水分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相似文献   
5.
在四川省会东县可河乡,采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对希蒙得木Simmondsia chinensis2个种源4年生人工林的光合特性进行野外测定。结果表明,希蒙得木的二氧化碳补偿点为56~62μmol.mol-1,羧化效率0.081 4~0.094 6,暗呼吸速率1.15~1.18μmol.m-2.s-1,光补偿点31~35μmol.m-2.s-1,光饱和点1 308~1 592μmol.m-2.s-1,表观量子效率0.033~0.037,属典型阳性的C3植物。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光能利用效率平均5.641~5.999 mmol.mol-1,水分利用效率1.0 mmol.mol-1。图8表2参24  相似文献   
6.
国外希蒙得木研究与我国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了希蒙得木的分布与命名,阐述了发展希蒙得木的科学背景,对种植希蒙得木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进行分析,还对我国在发展希蒙得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岷江上游亚高山典型森林植被群落数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标以及群落均匀度指标,定量研究岷江上游亚高山主要森林群落的组成结构特征。以原始林的数量特征为参照,比较分析了岷江上游亚高山植被自然恢复与人工恢复的群落数量特征。结果表明,岷江上游亚高山主要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为0.55~4.62,多数在1-3之间,多样性指数值偏低。生态优势度为0.06-0.92,多数在0.40-0.80之间。群落均匀度为0.27~1.39之间。原始林的群落组成及结构特征取决于人为干扰程度。在森林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营造的混交林的群落结构优于自然恢复的次生林的群落结构,因而具有较好的生态效应,而人工营造的纯林的群落结构则比自然恢复的次生林差。人工林的林木生长速度大于天然更新的林木。  相似文献   
8.
亚高山半干旱地带植被恢复保水剂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亚高山半干旱地带采用四种不同类型的保水剂材料对油松、岷江柏、刺槐、山桃进行了持续三年的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CMS吸水材料、植物生长调节剂、生长素等配制的复合保水剂对亚高山半干旱地带造林树种进行处理,可提高苗木成活率、保存率并促进幼苗生长。造林第二年针叶树和阔叶树的平均成活率提高5.9%,造林第三年针叶树和阔叶树的平均保存率提高5.2%,针叶树和阔叶树的苗木高生长量平均增加61.7%。经统计检验,确认了复合保水剂的不同剂型对苗木成活和生长的影响之差异。  相似文献   
9.
作者于1987年7月选用对玉米象抗性强弱不同的10个小麦品种的籽粒进行了可溶性糖及氨基态氮含量的测定,经方差分析及与其抗性的相关性测验结果表明,小麦籽粒中可溶性糖和氨基态氮含量在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可溶性糖含量与抗性成正相关;氨基态氮含量与抗性成负相关;试验指出,可溶性糖和氨基态氮含量是决定小麦品种对玉米象抗性强弱的两项主要的生化因素;因此可溶性糖和氨基态氮可作为其抗玉米象的两项鉴定和选择的主要指标,这对小麦抗玉米象育种及粮食部门选择收购抗性强的品种进行储藏加工等都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