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农业科学   1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建立东北寒地粳稻耐碱综合评价系统,筛选适宜苏打盐碱地种植的寒地粳稻种质资源。本研究采用本田试验,在不同碱性的土壤上种植66份稳定的粳稻种质资源,调查12项表型指标,以每项表型指标的耐碱系数作为耐碱性评价依据,进行寒地粳稻品种的耐碱评价及主要耐碱表型指标的筛选。结果表明,利用主成分分析将寒地粳稻碱胁迫下12个单项指标组合为5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累计贡献率达87.768%。利用试验材料耐碱的综合评价值(D),从66份寒地粳稻中筛选出3份耐碱材料,分别为龙稻21、龙稻16、松粳3号,D分别为0.49、0.45、0.45。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单株粒质量、空秕率、秸秆质量、实粒数共4个指标可以作为寒地粳稻本田耐碱鉴定的综合评价指标。本研究结果为耐碱水稻品种的选育及丰富寒地粳稻耐碱品种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北方寒地传统搅浆平地耕作模式造成稻田泡田灌溉水量大和肥料利用效率低等问题,于2018—2019年以稻田水整地环节振捣提浆机与侧深施肥机为材料,采用2种耕整地模式和2种施肥模式的正交试验设计:搅浆平地耕整地模式(WPF)、振捣提浆耕整地模式(VEP)、基肥撒施模式(CFA)和侧深施肥模式(SDF),分析振捣提浆+侧深施肥技术模式对泡田期灌水量、干物质积累量、产量指标、肥料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搅浆平地耕整地+基肥撒施(WPF+CFA)相比,搅浆平地耕整地+侧深施肥(WPF+SDF)、振捣提浆耕整地+基肥撒施(VEP+CFA)和振捣提浆耕整地+侧深施肥(VEP+SDF)3种技术模式对水稻泡田灌溉量、产量性状、肥料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均产生显著的影响,以VEP+SDF增幅最大,WPF+SDF次之,VEP+CFA最小。与WPF+CFA相比,VEP+SDF模式能显著提高肥水效率,节约泡田灌溉水11.4%,减少肥料施用量10%,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提高7.3%和1628.7元/hm2。本研究表明,VEP+SDF模式显著改善肥水利用效率,提高植株产量和经济效益,是北方寒地水稻较为理想的机械化整地施肥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3.
大麻屑是纤维作物大麻的主要副产物,为使其得到更好的利用,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及资源的无形浪费,以大麻屑替代稻草作为主料进行大球盖菇的栽培试验,对菌丝生长状况、出菇性能、生物学效率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用大麻屑替代部分稻草栽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旺盛、生物学效率达到80.1%。最终选择大麻屑50%、稻草30%、稻壳20%为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4.
为优化黑柿子多酚的提取工艺,并考察黑柿子多酚的抗氧化性能。以黑柿子为原料,确定黑柿子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并评价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以黑柿子多酚提取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4个因素对黑柿子多酚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乙醇浓度70%,料液比1∶40,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50 min的条件下,黑柿子多酚提取率可达23.1 mg·g~(-1)。黑柿子多酚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的半清除质量浓度为10.66μg·mL~(-1)。表明黑柿子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施氮对寒地粳稻还田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秸秆还田条件下,秸秆腐解释放养分同时,存在与植物争氮现象,掌握合理施用氮肥和秸秆腐解规律,对秸秆养分的有效利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在秸秆还田条件下,设定N0,不施N肥;N1,施纯N,130 kg·hm-2,共2个施肥处理方式。研究不同施氮条件下,秸秆中碳、氮、磷、钾4种养分含量随时间变化的释放规律。结果显示,秸秆还田后,2年的腐解速度为慢—快—慢—快的过程。秸秆在冬季几乎不腐解,在生长季呈现第1年快速腐解、第2年缓慢腐解。第1年腐解速度N1N0。秸秆腐解养分的释放规律,秸秆中总C含量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N含量呈现一定波动性;P含量呈现前期快速下降后期平稳的趋势;K素含量呈现前期快速下降后期平稳的趋势。各营养成分释放速度为KPN、C。施入氮肥(N1)与不施氮肥(N0)比较,秸秆总N第1年的灌浆期、成熟期N1N0,差异显著;秸秆C/N第1年,成熟期N1N0,差异显著。秸秆总C、P、K素含量无明显差异。结果说明,施用氮肥,可促进水稻第1年秸秆腐解,抑制第1年秸秆中N素的释放,未影响其他营养成分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菌渣复合基质栽培双孢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利用前期生产废弃的平菇及鸡腿菇菌渣,实现食用菌菌渣的循环利用,并获得栽培双胞菇的最佳配方。采用在双孢菇的栽培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平菇菌渣+鸡腿菇菌渣(两者质量比为1∶1)替代部分的稻草、牛粪,进行双孢菇的栽培试验,并对菌丝生长状况、出菇情况、生物学效率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培养料中平菇菌渣+鸡腿菇菌渣(两者质量比为1∶1)添加量在12kg·m~(-2)时,双孢菇的产量最高,菌丝生长旺盛,生物学效率达到44.2%。最终选择平菇菌渣+鸡腿菇菌渣(两者质量比为1∶1)12kg·m~(-2),牛粪8kg·m~(-2)、稻草8kg·m~(-2)、尿素0.3kg·m~(-2)、过磷酸钙0.7kg·m~(-2)、生石灰0.5kg·m~(-2)、石膏粉0.5kg·m~(-2)为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7.
精确掌握盐碱化土壤特性的空间分异情况,可为盐碱地综合利用、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更加科学的理论依据。为此,选取东北松嫩平原盐碱化土壤为研究对象,应用网格法采集田块尺度下盐碱化土壤表层(0~20 cm)样本,利用地统计学原理和GIS技术,研究了该田块土壤的电导率、pH值、容重、孔隙度、含水量及饱和持水量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这些指标在统计上均服从正态分布,在空间上存在明显的分异性;该田块土壤整体发生轻度盐碱化(土壤电导率为123.1~316.0μs/cm,pH值为7.56~8.17),与地面高处相比,低洼处的盐碱化程度更强;土壤pH值和含水量的主导影响因素为结构性因素(气候、母质、土壤类型等自然条件),土壤电导率、容重、孔隙度、饱和持水量的主导影响因素为随机性因素(施肥、灌溉、耕作措施等人为活动)。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水稻生产中的适宜施氮量,以龙稻18、龙稻6014,龙稻21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3个品种的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施氮量162.5 kg·hm~(-2)时,产量最高。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在3个品种间的变化趋势不同,在各施氮水平内差异均不显著;垩白粒率、垩白度在3个品种间的变化趋势不一致,其中龙稻18在N1(97.5 kg·hm~(-2))、N3(162.5 kg·hm~(-2))水平间差异显著,龙稻6014在N2(130.0 kg·hm~(-2))、N3水平间差异显著。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在3个品种间的变化趋势不一致,在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食味评分在3个品种间的变化趋势不一致,其中龙稻18、龙稻6014的食味评分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N3水平时食味评分最高,在N1、N3水平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施肥方式对寒地粳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稻生产中,存在农机与农艺结合不紧密、肥料施用不合理等问题,极大的制约了水稻的发展。本研究以寒地粳稻品种龙粳21为试验材料,以侧深施肥作为施肥技术,设3种施肥方式(S1,常规施肥;S2,有机肥+减化肥N15%,侧深施基肥;S3,侧深施基肥),研究在施氮量不变(130kg/hm2)的前提下,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S3处理较S1处理显著增产,这主要是由有效穗数显著增加引起;碾米品质S2处理显著优于S1、S3处理;垩白粒率表现为S1>S3>S2,处理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垩白度表现为S1处理显著大于S3、S2处理;直链淀粉含量表现为S2处理显著大于S1处理;蛋白质含量表现为S1>S3>S2,处理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施肥方式对食味品质的影响较小。可见,侧深施肥方式可显著提高水稻单位面积有效穗数,从而显著增加产量,并改善稻米的外观品质和降低蛋白质含量;有机肥N替代部分化肥N,可显著改善稻米碾磨品质和外观品质,增加直链淀粉含量和降低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水稻产量,改善水稻品质,以龙稻18、龙稻6014、龙稻21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插秧密度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3个品种的产量随着插秧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均在插秧密度为9 cm×4 cm时产量达到最大。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在龙稻18、龙稻21两个品种间的变化趋势相同,均在插秧密度9 cm×4 cm时产量最大;垩白粒率、垩白度均随插秧密度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各密度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直链淀粉含量在龙稻18和龙稻21两个品种间的变化趋势一致,均随着插秧密度的增加呈先下降后增加趋势,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蛋白质含量随着插秧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食味评分随着插秧密度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其中龙稻21在9 cm×4 cm和9 cm×5 cm处理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