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1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以带菌(E+)和不带菌(E-)的中华羊茅为试材,采用培养皿纸上发芽法,研究了不同NaCl浓度对中华羊茅幼苗苗长、根长、苗鲜重和根鲜重的影响,以期为内生真菌对宿主耐盐性的作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E+幼苗中,盐浓度为1.0~8.0mmol/L时显著促进苗长、根长和苗鲜重的增加(P0.05),而1.0~2.0mmol/L盐浓度对根鲜重有明显增效作用(P0.05);E-幼苗中,1.0~2.0mmol/L盐浓度显著增加根长(P0.05),2.0~8.0mmol/L盐浓度明显增加苗鲜重(P0.05),盐浓度8.0mmol/L显著抑制根的伸长和鲜重(P0.05)。与E-幼苗相比,对照条件下除内生真菌显著增加苗鲜重外(P0.05),其它所测生长指标均无明显差异性;在1.0~8.0mmol/L盐浓度下内生真菌显著增加根长和苗鲜重(P0.05),在1.0~4.0mmol/L盐浓度下内生真菌明显促进苗长(P0.05),在2.0mmol/L或8.0mmol/L盐浓度下内生真菌明显增加根鲜重(P0.05);苗长与根长或苗鲜重相关系数较高,且内生真菌能提高其相关系数。  相似文献   
2.
早稻分蘖化学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筛选出能控制水稻无效分蘖的实用化药剂,1999年早季对不同配方的分蘖调节剂进行了大田控蘖效果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化控制普遍具有较高的控蘖强度,无效分蘖减少,成穗率提高,但以不同类型药剂组配的调节剂表现的效应存在一定差异,总体上复方优于单方,其中以1号药剂复配的调节剂控蘖强度大,每穗粒数多,但有效穗较对照减少;以2号药剂复配的调节剂控蘖强度较大,穗穗粒数较对照略有减少,但有效穗数差异很小,而以1-7号药剂复配的部分调节剂,以C105,C145,C025,C175,C125和C135的控蘖强度大(较大),水稻成穗率高,每穗粒数增加,结实性状好,有效穗数差异不明显,对纹枯病的田间抗性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将中草药浸提液添加到基础培养基中,研究6种中草药浸提液对黄绿蜜环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灵芝对黄绿蜜环菌生长有弱抑制作用,甘草、枸杞浸提液对黄绿蜜环菌的促进作用较强,二者最佳添加量均为4%。  相似文献   
4.
以中华羊茅和醉马草为试材,采用原液、稀释10、20、30、40、50倍的中华羊茅内生真菌发酵液分别浇灌幼苗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发酵液对牧草叶绿素、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等指标的影响,以期为开发微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提供数据依据和实践基础。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发酵液对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起到不同效果。20、30、40、50倍稀释液显著提高中华羊茅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P0.05),但原液明显降低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P0.05);10、20、30倍稀释液显著提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P0.05),分别提高了161.89%、104.76%和47.95%,50倍稀释液明显降低CAT活性(P0.05);各处理组均显著提高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P0.05),幅度达到34.69%~95.92%。30、40、50倍稀释液显著增加醉马草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P0.05),增长幅度分别达到11.21%~26.17%、14.63%~26.22%和13.65%~26.57%,原液则明显降低其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P0.05);10倍稀释液显著提高其CAT活性15.14%(P0.05),而其它各处理组显著降低CAT活性(P0.05);原液和10倍稀释液对其POD活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5),30、40、50倍稀释液则抑制醉马草POD活性(P0.05)。  相似文献   
5.
正根据我多年的实际对比,东北春繁时南繁回来的蜂群好。几年来,4月初南繁回来的1个14框双王群有8张子脾,到7月1日左右椴树流蜜时,能发展到4~5个14框蜂采蜜群,只要是椴树大丰收年,1个原群都能产值超万元。而当地秋天6框蜂的越冬群,经过长达半年之久的越冬,春繁时也就是三四框,蜂群老化严重,到新老蜂交替时只有二三框,到7月初椴树流蜜时,能发展1个14框群就不错了,  相似文献   
6.
正根据我多年的实践对比,东北春繁时南繁回来的蜂群好。几年来,4月初南繁回来的一个14框双王群有8张子脾,到7月1日左右,椴树流蜜时,能发展到4~5个14框蜂采蜜群。只要是椴树大丰收年,一个原群都能产值超万元,而当地秋天6框蜂的越冬蜂群,经过长达半年之久的越冬,春繁时也就是3~4框,蜂群老化严重。到新老蜂交替时也就是2~3框左右,到7月初椴树流蜜时,能发展一个14框就不错了。我想,这一点东北各位养蜂师傅身有体会。  相似文献   
7.
黄蘑菇深层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科学开发黄蘑菇资源,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黄蘑菇的深层发酵条件.结果表明,黄蘑菇发酵的适宜碳源为蔗糖,适宜氮源为牛肉浸膏;黄蘑菇深层发酵的最适培养基为4%蔗糖、0.1%牛肉浸膏、0.10%KH2PO4、0.10%MgSO4;适宜接种的种龄为4d,接种量(移入液体菌种的体积与接种后培养液体积的比)为15%,发酵时间为8d,在此条件下,黄蘑菇菌丝体生物量(每1mL发酵液中收集的菌丝体干重)达1.137mg/mL.  相似文献   
8.
黄绿蜜环菌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连玉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3):52-53,60
叙述黄绿蜜环菌的生物学特征、人工培养、化学成分分析的研究现状,并简要探讨黄绿蜜环菌的发展前景,为黄绿蜜环菌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青海师范大学校园选取9个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采用平皿沉降法进行绿地空气细菌、真菌、放线菌的采样,并将分离的单菌落鉴定到属.结果表明,绿地空气微生物合计的菌落数顺序为JXQ>G>JXH >S>K>BTQ>BTX>J>NT.校园内绿地与对照点空气微生物质量均处于清洁状态,绿地空气微生物构成比的总趋势为细菌(40.3%)>真菌(31.4%)>放线菌(28.3%).校园内不同功能区的绿地都能不同程度地抑制细菌生长,抑制真菌生长能力差异较大,绿地空气中放线菌数量均高于对照点,显示出负抑制效果;总体而言,绿地均有抑菌效果,抑菌率为8.9%~57.6%.校园内9个采样点共鉴定出放线菌9属,其中优势菌属依次为链孢囊菌属、假诺卡氏菌属、钦氏菌属,不同功能区的优势菌属明显不同.绿地可以有效降低空气含菌数量,抑菌效应显著,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亚硒酸钠对黄绿蜜环菌液体培养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绿蜜环菌富硒培养适宜浓度为0.80 mmol/L;适宜添加硒时间为培养时间的第4天;培养时间5~8 d,硒促进黄绿蜜环菌菌丝体生长,7 d时显著提高菌丝体生物量(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