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37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哈密瓜型新品种东方蜜1号、2号双季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哈密瓜是西北多晴干燥地区特产的厚皮甜瓜。近年来,上海地区也开始进行哈密瓜东移研究,找出了“选用早熟优质品种,进行保护地栽培,加强田间管理”的技术途径。由于引进的哈密瓜品种较难适应多雨、高湿的亚热带湿润气候,产量与品质年际间差异较大。为此,选择本地选育的设施专用哈密瓜  相似文献   
2.
南汇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几年发展,已具有一定规模,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的作用也已逐步显现。2007年7月1日《合作社法》的正式实施,既为合作社带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也对合作社规范化运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进一步依法推动合作社的规范发展谈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3.
笔者对浦东南汇西甜瓜产业化生产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在推广农业科技"四新"项目、推进瓜果研发示范基地、扶优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新型农民和科技人员、打造为农综合服务平台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找出了西甜瓜生产中存在的一些瓶颈问题,提出了要围绕全面提升品种、品质、品牌的目标,集约土地资源发展西甜瓜生产,依靠科技支持提升西甜瓜产业优势,建设和完善服务体系,坚守瓜果产品的质量安全底线,打造示范展示平台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质栽培是解决瓜类连作障碍的有效途径,也是建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瓜苗商品化生产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常规基质采用的草炭,价格高、货源少,在生产中难以推广,而生态型基质是利用菇渣和稻草等农业废弃物,采用生态型基质进行商品化供苗和甜瓜生产,既为市场提供优质瓜苗和果品,又可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更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改善土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明珠1号’属早中熟甜瓜品种, 果实发育期35~40 d。植株生长势中等, 综合抗性好, 容易坐果, 丰产性好, 果实圆形、白色、光皮, 单果质量1.5 kg左右, 耐贮运。果肉白色, 厚4 cm左右, 腔小, 肉质松软, 清香, 含糖量16%以上, 口感风味佳。  相似文献   
6.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zineb、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等6种杀菌剂对西瓜炭疽病菌(Colletetrichum orbicalare)的毒力,咪鲜胺锰盐和多菌灵的毒力最高,其EC50分别为0.2255和1.7510 mg·L-1;咪鲜胺锰盐和多菌灵对西瓜炭疽病菌的联合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两药以6:1和3:1混配,具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甜瓜面积在上海周边地区不断扩大,异地栽培和周年性保护地栽培的甜瓜生产已波及本地瓜进入上海瓜果市场,加上耕地面积日趋减少等原因,南汇区甜瓜生产存在面积减少、品质降低等问题。为使南汇甜瓜在多方挤压中保特色、创新品,2005年开始,我们与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合作,引进甜瓜新品种“蜜秀”在南汇试种,现将种植情况和栽培要点初报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以人工授粉为对照,研究了3种坐果灵不同浓度和不同处理时期对哈密瓜型甜瓜品种东方蜜1号果实性状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坐果灵处理能够明显提高坐果率,其中以使用坐果灵氯吡脲或噻苯隆在开花前1d或当天的处理对果实性状的影响最佳。坐果灵处理后的果肉硬度均有明显增加,且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降低、糖酸比升高,总糖、葡萄糖、蔗糖、果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与对照差异不明显,但口感风味以对照为佳。  相似文献   
9.
笔者简要介绍了我国芳香植物产业的现状和特点,分析了南汇地区发展芳香植物产业的自身优势和前景,并探讨了南汇地区发展芳香植物产业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通过组培高新技术,无性繁殖优质甜瓜种苗,既能节省种源,保持品种种质,又可为生产提供无菌的商品苗,是实现甜瓜种苗生产商品化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农技中心与中科院上海植生所、上海农科院合作,在甜瓜上利用甜瓜F1的营养体,通过组培(芽生芽、芽生根)技术,直接繁殖试管苗;把嫁接苗和组培苗移于母本园,与母本园技术相结合,扩大种苗来源的两项技术途径,进行组培苗的快繁,取得了初步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