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9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建立裸鼠鼻咽癌转移模型并探讨 E-选择素(ELAM-1)与鼻咽癌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将鼻咽癌5-8F细胞悬液注射于裸鼠左后肢爪垫,观察裸鼠状态、成瘤情况并测量裸鼠体重及移植瘤长短径;采用连续病理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移植瘤及转移情况,将16只人鼻咽癌荷瘤裸鼠分为转移组和非转移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移植瘤组织中ELAM-1的表达。 结果 16只裸鼠均成瘤,成瘤率为100.0%,其中10只裸鼠出现转移瘤,转移率为62.5%。建模前,两组裸鼠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83±0.56)g vs (14.62±0.30) g,t=1.026,P=0.071]。建模后4~7周,裸鼠瘤体体积呈指数增长,且转移组移植瘤增长速度较非转移组快,非转移组裸鼠瘤体体积小于转移组[(198.91 ± 163.29) mm3 vs (268.76 ±174.31) mm3t=4.376,P=0.005]。ELAM-1在鼻咽癌裸鼠移植瘤、淋巴结转移灶及远处转移灶中的表达均为阳性,主要表达于细胞膜。转移组移植瘤光密度值高于非转移组(0.4497±0.0705 vs 0.0435±0.0082,t=4.388,P=0.001)。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稳定性好、移率高的鼻咽癌裸鼠移植瘤转移模型,且ELAM-1在裸鼠移植瘤中高表达,可促进鼻咽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和转移。  相似文献   
2.
正病例资料患者,男,36岁,因发现肝占位1周入院。患者于1周前因干咳至当地医院就诊行B超检查发现肝脏肿物而到我院治疗。既往史:乙肝病史12年。专科检查: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无蜘蛛痣,无肝掌;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平坦,无腹壁浅表静脉曲张,未见胃肠蠕动波,腹壁柔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脏右肋下、剑突下未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与乳腺癌病理分级是否具有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并具有病理分级的6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对病灶进行ADC值测量,取感兴趣区的ADC均值ADCmean及最小值ADCmin。依据治疗及预后(病理分级、淋巴结情况)分为病理分级、预后复发两组,采用SPSS19.0(One-way ANOVA、LSD检验、Spearman等级秩相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DCmean值在病理分级1、2、3组内均数分别为0.993×10-3 mm2/s、0.969×10-3 mm2/s、0.926×10-3 mm2/s,ADCmin值的均数分别为0.849×10-3 mm2/s、0.660×10-3 mm2/s、0.535×10-3 mm2/s。ADCmean值在预后复发A、B、C组内均数分别为1.014×10-3 mm2/s、1.029×10-3 mm2/s、0.919×10-3 mm2/s,ADCmin值的均数分别为0.918×10-3 mm2/s、0.750×10-3 mm2/s、0.540×10-3 mm2/s。A D C m e a n与病理分级、预后复发分组间不具有相关性,A D C m i n与病理分级组(r=-0.615,P=0.000)、预后复发组(r=-0.754,P=0.000)间呈负相关。结论ADCmin值可以作为对乳腺癌术前治疗方案的制定及预后复发进行初步评估的一种指标。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直肠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 Ki-67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的资料,术前行盆腔 MRI、直肠 DWI 及增强检查,按 Ki-67指数差异,将其分为 A~D 4组:A组 Ki-67<10%(-),B 组 Ki-6710%~25%(+),C 组 Ki-6726%~50%(++),D 组 Ki-67>50%(+++)。分别计算各组肿瘤的ADC 值并分析与 Ki-67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A 组(13例)肿瘤的平均 ADC 值为(1.280±0.200)×10-3 mm2/s;B 组(14例)平均 ADC 值为(1.044±0.046)×10-3 mm2/s;C 组(9例)平均 ADC 值为(0.987±0.256)×10-3 mm2/s;D 组(11例)平均 ADC 值(0.851±0.099)×10-3 mm2/s;Ki-67表达水平不同的直肠癌各组间平均 ADC 值差异明显(P =0.001);ADC 值与 Ki-67表达水平呈中等负相关(r=-0.577,P=0.000)。结论DWI 检查及 ADC 值测量在一定程度上可间接评估直肠肿瘤细胞增殖情况及预后。  相似文献   
6.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靶向治疗癌症需要准确估计肿瘤中的EGFR表达,以识别反应患者,评估疗效和预后。分子影像技术是分子探针与细胞特定靶分子结合,通过PET/CT检测技术获取图像,无创、重复、实时评价靶分子表达情况。分子成像是一种准确和无创评估体内EGFR表达的最佳方法。本文就PET的各类EGFR分子探针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腮腺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的诊断价值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对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多形性腺瘤和10例腺淋巴瘤的术前MSCT双期增强扫描及CDFI影像学资料进行病理学对照研究,并评价两种检查手段的诊断价值。结果①MSCT双期增强扫描显示多形性腺瘤呈延迟强化表现、腺淋巴瘤呈延迟排空表现,且二者双期强化程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CDFI显示腺淋巴瘤的血供较多形性腺瘤丰富,二者的血流信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病理上多形性腺瘤组织内黏液样和软骨样组织间质丰富,血管结构稀少;腺淋巴瘤组织内淋巴样间质成分丰富,淋巴间质中和被膜内外均有大量血管分布。④CT延迟强化征象对多形性腺瘤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1.67%、90.00%,延迟排空征象对腺淋巴瘤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为90.00%、100%;CDFI对二者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00%、80.00%和80.00%、83.33%。结论腮腺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的MSCT及CDFI影像学表现特征均与其肿瘤病理学基础相符;MSCT双期增强扫描较CDFI对二者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肾上腺常见肿瘤的CT鉴别诊断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临床上常见的肾上腺肿瘤主要为皮质腺瘤、嗜铬细胞瘤和转移瘤。CT是肾上腺疾病诊断的主要手段之一,尤其对于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不典型以及恶性肿瘤患者发生原发性肾上腺肿瘤的病例,CT诊断更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笔者收集病理或临床证实的肾上腺皮质腺瘤、嗜铬细胞瘤和转移瘤 49例(共 57个瘤灶 ),着重讨论各种CT征象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49例中,男 31例,女 18例,年龄 21~77岁,平均 45. 6岁。肿瘤类型及临床表现: (1)皮质腺瘤 20例,全部为良性、单侧瘤灶,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醛固酮腺瘤 9例,皮质…  相似文献   
9.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靶向治疗癌症需要准确评估肿瘤EGFR表达。分子影像技术以分子探针与细胞特定靶分子结合,通过PET/CT检测技术获取图像,可无创、准确、重复地实时评价靶分子表达。本文围绕PET各类EGFR分子探针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不同感兴趣血管选择对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瘤和纤维化灶CT灌注参数的影响,探讨鼻咽癌放疗后患者CT灌注成像时选择替代感兴趣血管的可行性.方法 对复发组(19例)和纤维化组(11例)进行CT灌注后,采用颈内动脉-颈内静脉(颈内-颈内组)、颈外动脉-下颌后静脉(颈外-下颌后组)和颈外动脉-颈内静脉(颈外-颈内组)分别作为3组感兴趣血管测量复发组和纤维化组患者的灌注参数,研究其差异性;利用ROC曲线计算3组灌注参数对复发瘤的诊断效能.对所获数据的组间差异进行秩和检验.结果 CT灌注感兴趣血管颈内-颈内、颈外-下颌后、颈外-颈内组的复发组血流量(BF)M值分别为201.88、439.59、252.23ml· min-1·100g-1,纤维化组分别为98.96、180.50、106.55 ml·min-1·100 g-1;复发组血容量(BV)M值分别为6.71、12.39、6.70 ml/100 9,纤维化组分别为2.35、4.76、2.95ml/100 9;复发组平均通过时间(MTT)M值分别为1.66、1.50、1.56 s,纤维化组分别为2.13、1.96、1.79 s;复发组表面通透性(PS)M值分别为19.31、36.39、15.22 ml· min-1·100g-1,纤维化组分别为16.58、29.08、16.63 ml· min-1·100g-1;各组内复发组与纤维化组的BF、BV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MTT及PS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颈内-颈内组BF、BV、MTT、P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9、0.947、0.677、0.703;颈外-下颌后组分别为0.938、0.967、0.648、0.679;颈外-颈内组分别为0.861、0.890、0.641、0.656;分别与AUC的诊断阈值(0.5)比较,3组灌注参数BF、BV测量值的AUC值具有诊断效能(P值均<0.01).结论 用3组不同感兴趣血管进行CT灌注成像,BF、BV对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瘤及纤维化灶均具有鉴别诊断效能;3组不同感兴趣血管可相互替代完成鼻咽癌放疗后的CT灌注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