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索基于层次分析评价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临床医学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评价体系构建和应用。方法 利用Yaahp软件构建基于层次分析评价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临床医学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评价体系。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85名学生的内科学课程中实施德医并举的课程思政清单式教学,并在课程结束时应用此评价体系得到定量的综合评价结果。结果 基于层次分析评价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了临床医学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评价体系,以德医双馨的育人目标为目标层,师德师风、课程设计、学生体会、发展评估为准则层,分13项方案层。利用此评价体系评价2020至2021学年第一学期内科学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结果显示德医并举的课程思政清单教学具有良好的育人效果,定量综合评价得分4.080分(1~5分)。结论 临床医学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评价可基于层次分析评价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具有科学、定量、综合和可改进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LCA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肿瘤进展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行手术切除的临床结肠癌病例239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LCA1的表达情况,使用统计学方法分析CLCA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CLCA1 在肿瘤中的表达较癌旁组织显著降低(P<0.05),CLCA1在结肠癌中表达与原发肿瘤浸润深度、淋巴转移和肿瘤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而且CLCA1低表达组患者总体生存期较高表达组显著缩短(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CLCA1的表达可作为结肠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CLCA1在结肠癌中表达下调,CLCA1的低表达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和临床预后密切相关,有望作为结肠癌个体化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3.
小儿先天性髋脱位术后再脱位原因分析与处理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为预防和治疗小儿先天性髋脱位术后再脱位。对1972年末~1995年3月间55例(58髋)小儿先天性髋脱位术后再脱位的病例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最长14年,最短1.5年,平均6.9年。结果发现2例(4髋)为双侧再脱位,1例为单侧3次脱位,余均为单侧再脱位。其中半脱位14例(16髋),占27.6%,全脱位41例(42髋),占72.4%。再脱位的发生率3.75%。术式选择不当、手术操作不妥、术后处理失误及功能练习错误是引起该病的常见原因,也是要我们预防该病发生的关键环节。一经发现再脱位,应及早处理,方法要确切、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患者脉压差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高血压(EH)患者脉压差(PP)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横截面积(CSA)的关系。方法:在接受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的EH患者中,按PP 75 mmHg为界分为两组,每组30例,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测IMT和CSA。结果:PP≥75mmHg组PP与IMT、CSA具有相关性,r分别为0.352,0.439(P<0.01)。PP≥75mmHg组IMT、CSA与PP<75mmHg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EH患者PP增宽是IMT、CSA的重要血流动力学因素,可能是EH并发症的最佳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水通道蛋白4(AQP4)在硫代乙酰胺制备的A型肝性脑病大鼠模型脑水肿中的作用。方法 以Sprague Dawley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n=18)和肝性脑病模型组(模型组)(n=90)。模型组给予腹腔注射硫代乙酰胺建立A型肝性脑病模型,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并检测脑组织氨含量、血氨及肝功能指标变化以评价模型建立情况。造模成功后分时间点处死大鼠,分别检测脑组织含水量、血脑屏障通透性,采用Western blot及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脑组织AQP4蛋白及mRNA的表达,并分析比较AQP4的表达与脑水肿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毛色蓬乱、黯淡、不光洁,活动减少,精神萎靡,嗜睡,食欲不振,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体重明显下降(P<0.05),脑组织氨含量,血氨,血清ALT、AST含量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3.561、41.278、172.241、93.673,P均<0.01)。模型组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强,脑组织含水量增加,Western blot及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显示,脑组织AQP4蛋白及mRNA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  相似文献   
6.
讨论河南省远程医学中心综合会诊系统设计思路及具体应用,介绍远程会诊系统架构与业务流程,设计并实现县级基层医院现有医疗信息管理系统与区域医疗协同平台相融合,促进患者数据资源共享,经实际应用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回顾磁压榨吻合技术(magnetic compression anastomosis, MCA)治疗不同原因、不同类型肠道狭窄/闭锁实现肠道再通的案例, 对MCA在结直肠吻合及重建中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探讨。4例患者2019年5月—2022年8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西北妇女儿童医院行结直肠MCA再通治疗。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 实现肠道吻合再通, 磁环排出时间为7~15 d, 术后复查肠镜或造影提示吻合口完好。MCA可用于治疗不同原因、不同类型的结直肠狭窄及闭锁, 也可用于辅助结直肠手术肠吻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血清富含脯氨酸蛋白14 (PRR14)在结直肠息肉(CRP)与结直肠癌(CRC)中的表达,及其与CRC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0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首次诊断为Ⅰ~Ⅲ期的70例CRC患者、同期70例CRP患者以及85例健康志愿者的临床资料。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PRR14水平。随访CRC患者总生存期。结果 CRP患者及CRC患者的血清PRR14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CRC患者升高最明显,CRP患者次之(P <0.001)。经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PRR14及肿瘤标志物联合鉴别诊断CRP与CRC的曲线下面积为0.910 (95%CI:[0.863, 0.957]),显著提高了肿瘤标志物鉴别诊断效能。血清PRR14水平> 3.67 ng/mL的CRC患者淋巴结转移数更多,T分期、TNM分期更高(P <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血清PRR14高水平亚组的中位生存期显著低于低水平亚组(χ2=30.799,P <0.001)。经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血清PRR14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复方乌贝方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及对胃镜像指标、血清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及表皮生长因子(EGF)和幽门螺杆菌(Hp)阴转率的影响。方法:随机将8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分为西医组(n=44)和乌贝方组(n=44),西医组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乌贝方组在西医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乌贝方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趋势(P0. 05),其中乌贝方组下降趋势较对照西医组更明显(P0. 05);乌贝方组和西医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7. 73%和84. 09%(P0. 05);两组患者水肿、粘液增多、充血糜烂及胃液反流情况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 05),乌贝方组改善效果较西医组更显著(P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GAS水平较西医组更低(P0. 05),血清SS及EGF水平较西医组更高(P0. 05),乌贝方组改善幅度较西医组更明显(P0. 05);乌贝方组和西医组的Hp转阴率分别为81. 82%和61. 36%(P0. 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2. 27%和15. 91%(P0. 05),复发率分别为0. 00%和13. 64%(P0. 05)。结论:复方乌贝方用于慢性浅表性胃炎辅助治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相关症状,调节胃肠激素,提高Hp阴转率,降低复发率,适于推广。  相似文献   
10.
凸形造盖术治疗小儿先天性髋脱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小儿先天性髋脱位是骨科常见病,治疗方法很多,单纯行插入造盖术[1]很容易造成所造臼盖的折断或吸收而手术失败。针对这一临床问题,我院自1991年以来应用凸形造盖术治疗小儿先天性髋脱位36例36髋,取代了单纯插入造盖术,随访效果满意。临床资料本组36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