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不同大小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79例接受EMR与ESD治疗的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灶大小,分为大病灶组(n=277)和小病灶组(n=302),分析EMR及ESD治疗不同大小病灶的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小病灶组中,EMR组病灶完整切除率为93.2%,治愈性切除率为89.0%,与ESD组病灶的完整切除率92.6%和治愈性切除率90.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EMR组与ESD组的出血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大病灶组中,EMR组病灶完整切除率为84.2%,治愈性切除率为84.2%,与ESD组病灶的完整切除率87.9%和治愈性切除率85.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EMR组与ESD组的出血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食管上段(O■=5.098,95%CI:1.614~16.105,P=0.006)是内镜治疗术后狭窄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HT5”H〗摘要 目的 探讨追溯管理系统流程化质控管理措施对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质量的管理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比较追溯管理系统流程化质控管理使用前后医疗器械清洗后消毒质量、包装质量评分、洗涤质量评分、满意度和患者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清洗后回收、包装、灭菌、洗涤合格率(99.60%、99.50%、99.40%、99.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4.10%、93.90%、93.60%、94.00%)。观察组医疗器械清洗后包装治疗评分(92.14±11.28)分、洗涤质量评分(91.36±11.85)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8.35±6.34分、77.52±6.93分)。观察组医疗器械清洗后各临床科室对服务满意度、护士对器械清洗满意度(98.00%、10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7.00%、82.50%)。使用观察组医疗器械治疗的患者感染率(0.00%)明显低于使用对照组医疗器械治疗的患者(13.00%)。结论 追溯管理系统流程化质控管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自拟祛风养血润肤液药浴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皮肤瘙痒搔抓行为及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我院规律MHD且血虚风燥夹瘀型皮肤瘙痒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盐酸左西替利嗪)及观察组(常规治疗+盐酸左西替利嗪+自拟祛风养血润肤液药浴),每组4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瘙痒评分、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介素(interleukin,IL)-6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瘙痒评分、血磷、PTH、hs-CRP、IL-6水平较前均降低(P <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血钙水平较前均升高(P <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87.50%vs 67.50%,P <0.05)。结论 自拟祛风养血润肤液药浴联合盐酸左西...  相似文献   
4.
慢性肾小球肾炎发病的外因是外邪的侵袭,包括风、寒、湿、热毒等,内因是肺、脾、肾三脏功能受损,水谷精微运化失常,酿湿生浊,湿浊内蕴,化瘀生热,湿热浊瘀滞留于内,导致脏腑功能进一步受损,外邪更易乘虚而入,虚则愈虚,实则更实,循环往复,逐渐导致脏腑衰败、瘀浊内胜而进入临床尿毒症期。湿热、血瘀是慢性肾炎发生发展的重要病机,是慢性肾炎病理中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二者既是病理产物同时又作为新的致病因素促进疾病的进展,同时二者之间又相互影响,相互胶结。少阳枢机不利是慢性肾脏病发展的关键环节,风邪外侵内扰是慢性肾脏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食管癌是起源于食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8位,死亡率居第6位[1]。我国是食管癌最高发国家之一,每年新发病例超过22万,死亡病例约20万[2]。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食管癌预后影响重大,而内镜技术的发展,使得发现早期食管癌并在内镜下治疗成为可能。近年来,福建省通过规范的诊断与治疗流程,大大提高了早期食管癌的发现率,内镜下治疗的病例数和经验也在不断增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应用穿支皮瓣修复四肢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6年11月至2018年10月,采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LTP)、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IEP)、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PIAP)、胸背动脉穿支皮瓣(TDAP)、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MSAP)、桡侧副动脉穿支皮瓣(RCAP)游离移植修复四肢创面56例,软组织缺损面积1.5 cm×1.5 cm~ 10.0 cm×24.0 cm,皮瓣切取面积2.0 cm×2.0 cm~ 11.0 cm×25.0 cm。供区均直接缝合关闭。术后观察皮瓣成活与创面愈合情况,定期随访皮瓣外观、质地、肢体功能恢复及皮瓣供区外形及功能。结果 1例DIEP移植术后第3天发生静脉危象,经手术探查重新吻合静脉后成活,皮瓣远端部分表皮坏死,经换药治疗后愈合;其余55例皮瓣均顺利成活,皮瓣受区与供区创口均一期愈合。术后6~ 18个月随访,皮瓣颜色正常,质地柔软,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皮瓣供区仅残留线形瘢痕,功能无影响。结论 穿支皮瓣修复四肢创面疗效可靠,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是2019年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具有高度传染性。该病毒已出现多种具有更高传播性和致病性的变异株,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健康。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即Paxlovid)是一种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新药,能够有效抑制SARS-CoV-2在体内的复制,并对多种变异株表现出抗病毒活性。临床试验表明,该药能有效降低COVID-19患者的住院和死亡风险,可用于治疗轻中度和进展为重度COVID-19风险增加的COVID-19患者,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治疗COVID-19的新型组合药物。本文对Paxlovid的基本组成成分、分子作用机制、药理学作用特点、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特殊人群用药及不良反应等进行阐述,为该药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新联合内镜诊断模型在提高早期食管癌诊断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就诊福建省食管癌早诊早治促进联盟中高发区多家医院疑诊早期食管癌/癌前病变患者共20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分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食管癌组和炎症/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对比超声内镜(EUS)、碘染色素内镜及放大电子染色内镜(ME-NBI)在早期食管癌中的诊断价值,并建立多种联合内镜诊断模型,创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其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结果三种内镜诊断早期食管癌的敏感度依次为93.6%、83.2%及73.6%;特异度分别为37.0%、25%及55.6%;准确度分别为86.4%、82.0%及72.8%。单因素分析显示各内镜下表现(浸润深度、IPCL分型、碘染情况、草席征)对早期食管癌有鉴别意义(P<0.05)。在校准年龄、性别、病灶位置等因素后,纳入上述影响因素的联合内镜诊断模型诊断早期食管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5.6%、89.1%和80.6%,ROC曲线下面积为0.951。结论多种内镜联合诊断明显优于单一的内镜检查方法,结合EUS、ME-NBI、碘染色素内镜的联合内镜诊断模型可明显提高早期食管癌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优化苦瓜多糖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条件。方法 利用SAS软件和响应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料液比、微波功率以及提取时间为自变量,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 微波辅助提取多糖的最佳条件为:微波功率413.10W,提取时间14.35min,料液比l∶19.22(W∶V)。多糖的平均提取率达到4.798%,与预测的理论值4.819%相差甚少。结论 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工艺提取苦瓜多糖所得到的条件参数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内镜下碘染粉色征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建省食管癌早诊早治促进联盟2015年11月至2017年10月疑诊早期食管癌的306例患者共计312处病灶临床资料,所有可疑病灶均行卢戈液染色。根据碘染过程中有无粉色征出现分为粉色征阳性组及粉色征阴性组,与活检或术后病理进行对比,评估粉色征与病理之间的对应关系。将记录粉色征出现时间的病灶分为0~30 s、>30~60 s、>60~90 s和>90~120 s 4组,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粉色征出现时间对病理的诊断价值。 结果 312处病变中,粉色征阳性组208处,其中炎症或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28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或癌180处;粉色征阴性组104处,其中炎症或LGIN 69处,HGIN或癌35处。粉色征阳性诊断HGIN及早期食管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3.7%、71.1%和79.8%。多因素分析显示,HGIN和癌与粉色征出现时间显著相关(P=0.000,OR=0.016,95%CI=0.042~0.324)。粉色征阳性组中89例记录了粉色征出现时间,粉色征出现时间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9,最佳截断值为60 s,其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92.8%、84.2%及91.0%。 结论 碘染粉色征对早期食管癌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且粉色征出现时间在60 s以内诊断价值更大,通过对粉色征最早出现的部位靶向活检,可提高病理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