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2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牛红霞  黄文准  王永生 《计算机工程》2011,37(12):273-275,278
在分析组间互补码、零相关区正交互补码的基础上,构造一种适合于多进制正交码扩频系统或准同步CDMA系统的正交码集――改进的组间互补码。通过理论分析与性能仿真表明,改进的组间互补码的集合数量多于组间互补码;零相关区长度大于组内组间互补码,但比组间的组间互补码小;在相同码长条件下,改进的组间互补码的自相关特性优于组间互补码,互相关特性与组间互补码相当。  相似文献   
2.
后湾水库灌区扩建工程王村扬水站在技施设计中,技术人员经过对工程进一步的详细勘测和研究分析,在保证规模、效益不变的情况下,对扬水站中的各具体工程项目进行了优化设计,达到了节能降耗、方便管理、提高工程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对建筑工程投标中技术标编制而言,市场运作的外部环境是“外因”,提高自身标书编制水平是“内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起作用,技术标编制的优劣是更好地营造投标外部环境的前提。针对技术标编制程序和技巧的应用叙述技术标编制的步骤、技巧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黄慧芳  陈英  高绪珊  童俨  牛红霞 《印染》2006,32(23):4-7
研究了白色导电PET纤维用分散蓝2BLN和分散红3B染色的工艺及其染色性能;分析了该纤维常压可染的机理;通过测定染料的上染率、K/S值及染色牢度,以评价染色效果。结果表明,与纯PET纤维相比,加入导电母粒,不仅改善了PET纤维的导电性,且提高了其染色性能,可实现常压低温染色,上染率达到86.7%。其优化的染色工艺为:染色温度90℃,染色时间45min,载体CTC-480T用量0.5g/L。染色后,染品的皂洗牢度、汗渍牢度、摩擦牢度和日晒牢度均较好。  相似文献   
5.
电子商务是指利用电信网络进行的商务活动,是互联网技术发展日益成熟的直接结果,网络技术发展的新方向,作为电子商务活动的载体(网络)的提供者.电信行业也无疑受到了冲击与挑战。中国电信行业随着连续十几年的高速发展,在经营上的一些弊端已经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  相似文献   
6.
过年,意味着辞旧迎新,人人都想在新年里讨个好彩头,象征来年平安如意。 但是,这样一个本应热闹开心的时刻,往往也是疾病入侵的时刻。突变的生活节奏、频仍的交际应酬、波动的心理状态,都会成为身体的敌人,这也是"节日病"令人头疼之处。  相似文献   
7.
靳建红  牛红霞 《山西建筑》2003,29(6):128-129
介绍了天脊集团废水利用工程概况,对水资源环境、工程控制范围进行了详细说明。经分析,工业废水处理后用于农业灌溉,提高了水的重复利用率,缓解了长治市资源紧张的现状。  相似文献   
8.
长治地区人饮工程建设浅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牛红霞 《山西建筑》2002,28(9):93-94
针对长治地区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及运行现状,经分析比较及实地考察,从设计用水量标准及设计用水户确定两方面分析了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的思路和办法,以创造良好的执行环境。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为改造老顶山灌区的高效农田和经济林,改善灌区干旱缺水的自然条件,促进灌区的供水灌溉,通过积极探索新经验,提出并引进微灌技术,在原有的水源工程基础上,尝试发挥微灌在果树灌溉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桂附地黄丸(浓缩丸)中马钱苷、桂皮醛、芍药苷和丹皮酚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Extend C18柱(250 mm×4.6 mm,5μm),柱温30℃,以乙腈为流动相A,0.3%磷酸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40 nm,进样量10μL。结果:马钱苷、桂皮醛、芍药苷和丹皮酚分别在2.09~83.56μg·mL~(-1)、2.01~80.24μg·mL~(-1)、2.08~83.28μg·mL~(-1)、3.03~121.04μg·mL~(-1)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4、0.9999、0.9998、0.9996);马钱苷、桂皮醛、芍药苷和丹皮酚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6%、96.96%、99.32%、98.86%(n=6),RSD分别为0.72%、1.51%、0.55%、1.47%。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桂附地黄丸(浓缩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