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目的 探究海参磷脂型二十碳五烯酸(EPA-PC)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大鼠甘油三酯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饮食中添加乳清酸的方法诱导建立NAFLD大鼠模型。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洛伐他汀对照组、EPA-PC高、低剂量组。饲喂3周后,检测大鼠肝脏及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及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含量;RT-PCR法检测大鼠肝脏中TG合成相关基因GPAT和DGAT,TG分解相关基因ATGL和HSL以及AMPK信号通路相关基因CAMKK和LKB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EPA-PC可以显著降低NAFLD大鼠血清和肝脏中TG和TC的含量,显著下调GPAT、DGAT和HSL的表达,显著上调ATGL和AMPK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结论 EPA-PC可以通过抑制TG合成,促进TG分解,并激活AMPK信号通路,从而改善NAFLD大鼠的TG的代谢。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佛山市电子制造业作业人群职业紧张状况与高血压发病的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JCQ问卷、ERI问卷、抑郁障碍等问卷,对佛山市电子制造业作业人群职业紧张状况与高血压发病的关系调查。结果年龄(RR=2.53)、婚姻(RR=2.56)、岗位(RR=2.9)、睡眠障碍(RR=15.4)及抑郁障碍(RR=29.8)因素与高血压的发生率存在显著的关系。除此之外,职业紧张程度也与高血压的发病率呈显著的正相关(RR=5.75),即职业紧张程度越高,员工的高血压发病率也高。结论职业紧张与高血压的发生率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识别、分析和评价某LED芯片生产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提供职业病防护对策和建议。 方法 采取职业卫生学调查、类比法、检查表法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定性评价。 结果 该项目可能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氨、氢氧化钠、硫酸、盐酸、过氧化氢、磷酸、氢氟酸、氟气、丙酮、异丙酮、镍、一氧化二氮、噪声、高温、紫外辐射、激光及X线等。项目的选址、总体布局、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工程辅助用室、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和应急救援措施等基本符合卫生学要求。 结论 该项目属职业病危害严重建设项目,在认真落实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病防护设施情况下,可基本满足职业卫生要求。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研究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 ,ASD)修补术同期行迷宫手术(maze procedure)的中期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2月至2019年5月,28名房间隔缺损合并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的资料,在我院均同期行ASD修补术和迷宫IV手术,其中男6例,女22例,平均年龄(56.0±9.39)岁,观察近中期随访AF射频消融的窦性心律转复率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所有28名患者均完成随访,中位随访2年,随访期间无死亡,手术后6月,1年及2年的窦性心律转复率分别为85.7%,78.5%,78.5%,无患者出现因房室传导阻滞而装置起搏器,期间也无脑卒中发生。 结论:房间隔缺损合并心房颤动在行外科房缺修补时应当同期行迷宫手术,不增加手术风险,近中期窦性心律转复率较为满意,远期结果需进一步观察随访。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心房颤动,迷宫IV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1997-2017年国内肌肉骨骼损伤(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MSDs)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以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 收集整理国内MSDs研究文献, 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97-2017年的文献进行分析。
结果 1997-2017年间国内公开报道的MSDs研究文献有184篇, 发表在83种期刊上, 38种为核心期刊(占45.79%)。10年间论文发表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有关文献来源于96个从事MSDs研究的机构, 以53家(占54.17%)高校及附属院所为主, 发表论文108篇(占文献总数58.70%)。研究主题主要涉及职业流行病学、工效学、病因学、诊断学、动物实验等, 文献出现频率最高的前5个关键词是肌肉骨骼损伤、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护士、危险因素等。相关研究内容集中于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的致病状况及其原因分析方面。获得基金资助有42篇(占78.85%)。
结论 我国MSDs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 对该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6.
目的选取某陶瓷项目初探职业健康风险管理应用。方法通过卫生学调查、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卫生检测、专家咨询等收集资料,综合采用MES法、职业卫生管理质量评估法和职业健康风险分级分类进行风险管理。结果MES法显示该项目职业健康风险分级为3级,属显著危险;职业卫生管理质量评估法Q值为0.52,其等级为不合格。MES法和职业卫生管理质量法综合评价显示,该项目综合风险分级为D级,需跟踪整改,重点改进卫生管理。结论MES法及职业卫生管理质量评估法应用于陶瓷项目职业健康风险管理结论客观合理,适用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在耳蜗毛细胞氧化损伤中表达异常的miR-181a对原癌基因c-fos的生物学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染毒,设50、100、200μmol/L 3个浓度组和未染毒对照组对HEI-CO1细胞染毒12h,提取细胞总RNA及细胞总蛋白,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miR-181a/-181d表达;选择表达异常的miR-181a为研究对象,检索生物信息学网站,对c-fos 3'端非翻译区域(3'-UTR)上miR-181a可能的作用靶序列进行预测分析;用脂质体转染入miR-181a的mimics,qPCR检测转染效率;qPCR观察c-fos mRNA水平表达量的改变;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毛细胞中c-fos蛋白表达量的改变;构建野生型的融合c-fos-3' UTR的重组pGL3质粒(pGL3-c-fos-3' UTR-WT),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检测在高表达miR-181a后荧光素酶活力的改变情况.结果 qPCR结果显示,miR-181a在100、200 μmol/L染毒浓度组表达下调,低表达倍数分别为0.744和0.7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miR-181d在50 μmol/L浓度组表达升高,高表达倍数为1.29,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100、200 μmol/L 2个染毒浓度组中的表达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预测显示,在人类和小鼠中,c-fos均受miR-181a的调控,在种子区域完全互补,靶序列在物种之间也十分保守;脂质体转染入miR-181a mimics 24h后,qPCR结果显示,在miR-181a mimics转染组中miR-181a升高892.979倍;与对照组相比,在miR-181a mimics转染组的耳蜗毛细胞中c-fos mRNA的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观察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fos蛋白在miR-181a mimics转染组中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成功构建pGL3-c-fos-3' UTR-WT的重组质粒,双荧光素报告基因检测系统结果显示,在高表达miR-181a时,野生型pGL3-c-fos-3' UTR-WT报告载体的荧光素酶活力并未受到抑制,反而增强.结论 miR-181a对c-fos mRNA和蛋白的表达无直接抑制作用.c-fos可能不是miR-181a的靶基因,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可能是假阳性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劳动密集型企业女工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和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广东省佛山市5家劳动密集型企业的665名女工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工作付出-回报失衡紧张量表、职业倦怠通用量表、患者健康问卷对其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和抑郁症状水平进行调查。结果女工付出-回报失衡(ERI)指数中位数(M)为0.80,ERI模式高职业紧张检出率为28.6%;职业倦怠、抑郁症状得分M分别为35.0和8.0分,职业倦怠感检出率为7.4%,抑郁症状检出率为32.8%。偏相关分析显示,女工职业倦怠得分与职业紧张的付出、内在投入维度以及抑郁症状得分均呈正相关(P0.05),与职业紧张的回报维度得分呈负相关(P0.01)。职业紧张和职业倦怠对抑郁症状变化解释量分别为7.4%和7.7%。结论劳动密集型企业女工职业倦怠在职业紧张和抑郁症状之间具有某些中介作用,降低其职业紧张与职业倦怠水平有助于缓解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劳动密集型企业女工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9年8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广东省5家劳动密集型企业的750名女工作为研究对象,回收有效问卷665份,有效回收率为88.67%。采用《职业倦怠通用量表》调查其职业倦怠水平,用《工作付出-回报失衡紧张量表》评估其职业紧张水平。组间比较用Mann-WhitneyU检验,两两比较采用排序后的秩次进行SNK检验;多组间比较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组间职业倦怠与职业紧张各维度的相关性分析用Pearson相关分析。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665名女工中,有429人(64.51%)存在职业倦怠,其中轻中度职业倦怠380人(57.14%),重度职业倦怠49人(7.37%)。不同年龄、婚姻状况、目前岗位工龄、每周工作时间、个人月收入、工作制度和职业紧张的女工间职业倦怠综合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婚姻状况、目前岗位工龄、每周工作时间、个人月收入和职业紧张的女工情绪耗竭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每周工作时间、个人月收入、工作制度和职业紧张的女工人格解体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每周工作时间、工作制度和职业紧张的女工个体成就感低落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劳动密集型企业女工整体处于轻中度职业倦怠水平,每周工作时间和职业紧张是职业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开展了大量关于苯对工人健康影响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然而不同文献报道的研究结论受地区、时间、仪器设备、单个研究统计效力及样本含量等因素影响存有误差。为进一步探讨职业性苯暴露对工人外周血白细胞数量的影响,本文收集1990至2013年关于职业性苯暴露对工人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影响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为预防控制其职业性损害提供参考依据。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1990至2013年国内生物医学期刊公开发表有关职业性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