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1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 要 目的:调查某院儿科住院患者盐酸氨溴索注射液(AHI)的使用情况,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随机抽查某院2014年1~6月191例使用了AHI的儿科住院患者住院病历,对用药适应证、用法用量等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AHI在191例病历中,用药适应证合理率为99.48%,但在给药途径、用法用量上均存在超说明书情况。结论:临床在儿科患者中使用AHI存在诸多超说明书用药的情况,应加强其规范使用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 研究松茸不同提取部位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松茸乙醇提取物各部位及多糖部位对HepG-2细胞、Hela细胞和MCF-7细胞的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多糖部位诱导HepG-2细胞和Hela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松茸多糖部位体外对3种肿瘤细胞的IC50分别为53.77μg·ml-1(HepG-2)、40.04 μg·ml-1(Hela)、100.65 μg·ml-1(MCF-7),抑制作用均优于其他各部位,且对HepG-2细胞和Hela细胞抑制作用呈现良好的时间与浓度依赖性;松茸多糖部位能诱导HepG-2细胞和Hela细胞凋亡。结论: 松茸多糖部位能显著抑制HepG-2和Hela等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诱导凋亡的作用,为松茸抗肿瘤的主要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 探讨棉酚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方法: 采用荧光光谱方法研究在生理条件下,棉酚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并采用分子对接软件模拟棉酚与人血清白蛋相互作用。结果:棉酚与HSA的结合常数为2.390 6×105 L·mol-1 (293K) 和3.576 8×103 L·mol-1(303K), 具有一个结合位点,结合反应的主要作用力为氢键和范德华力,结合位置更接近于人血清白蛋白的酪氨酸残基,分子模拟分析也证实此结果。结论: 棉酚对人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机制属于静态荧光猝灭。  相似文献   
4.
杨健  张芳  杨靖翔  余睿  郭咸希 《中国药师》2015,(10):1638-1642
摘 要 目的: 寻找抗EV71病毒新化合物。方法: 采用分子模拟技术,以EV71病毒3C蛋白酶活性口袋为靶,设计二肽、三肽,四肽,五肽和六肽等多个系列寡肽化合物,合成对接评分较高的寡肽化合物并进行抗EV71病毒活性筛选。结果: 五肽对接评分高于其他系列寡肽,显示五肽化合物与EV71 病毒3C蛋白酶有更强的键合力。研究中合成了两个评分较高的五肽化合物25和化合物16,体外抗EV71病毒活性实验显示化合物25活性较强(EC50=1.36 μmol·L-1,CC50=211.94 μmol·L-1, SI=155.84),而化合物16则无明显活性。结论:五肽化合物25可作为抗EV71病毒新骨架开展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易慧兰  周本宏  凃杰  郭咸希  吴玥 《中国药师》2015,(10):1668-1673
摘 要 目的: 通过观察地榆鞣质提取物(STE)对生长转化因子(TGF-β1)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增殖的影响,探讨地榆在防治肾间质纤维化方面的作用。方法: 将HK-2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高糖培养基培养,实验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TGF-β1组(5 ng· mL-1 TGF-β1)、干预1组(5 ng· mL-1 TGF-β1+12.5 μg·mL-1 STE)、干预2组(5 ng· mL-1 TGF-β1+25μg·mL-1 STE)、干预3组(5 ng·mL-1 TGF-β1+50μg·mL-1 STE),孵育24 h。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的改变,并通过CCK8法测定地榆鞣质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TGF-β1 5 ng·mL-1能显著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并促进其细胞形态向纤维化转变,相比于空白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但与地榆鞣质提取物(STE)共同作用后,其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受到一定抑制(P<0.05),细胞形态也趋于正常,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地榆鞣质提取物能抑制HK-2细胞的增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防止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 临床药师通过对2例药物所致急性肾损伤的分析总结及药学监护,期望为药物所致的急性肾损伤的药学监护提供一些经验和帮助。方法: 药师通过分析药物所致急性肾损伤的机制并给出用药建议,协助医师合理选用激素并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和指导。结果: 在医师的合理治疗和药师的悉心监护下,2例患者肾功能在住院期间恢复。结论:应加强患者的用药教育,药物所致的急性肾损伤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药物不良反应发现、处置以及药学监护中的作用。方法对术后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继发性耐药菌感染时诱发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药源性癫痫)典型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生机制、危险因素、药物不良反应处理方法及抗感染药物的调整。结果经过对症支持治疗以及调整抗生素品种,患者痊愈。结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临床药师应详尽了解患者的用药史,密切关注用药过程中患者的状态及生理指标的变化。如遇药物不良反应需和医生一起及时处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用药权益。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左奥硝唑和奥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性。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6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诊断为急性盆腔炎的住院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左奥硝唑联合头孢替安组(左奥硝唑组)和奥硝唑联合头孢替安组(奥硝唑组)采用1∶1病例对照方法对两组进行匹配。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临床有效率、细菌清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并结合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结果:共成功匹配左奥硝唑组和奥硝唑组病例各50例。左奥硝唑组和奥硝唑组的临床有效率、厌氧菌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白细胞恢复情况、腹痛和发热改善情况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类型为胃肠道反应和肝功能异常,未见其他不良反应。左奥硝唑组和奥硝唑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硝唑组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比明显低于左奥硝唑组,左奥硝唑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316.50。结论:左奥硝唑和奥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均有效、安全,但奥硝唑更具有经济性,这一结论仍需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9.
氯氮平是非典型抗精神分裂的代表药物,在治疗精神分裂疾病中起到重要作用,临床实践发现,不同个体对氯氮平的反应有较大差异,研究表明,遗传因素是导致氯氮平疗效产生个体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就氯氮平的基因遗传多态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何文  刘贝  郭咸希  谈弋 《中国药师》2014,(12):1996-2000
摘 要 目的: 考察相对分子质量(Mr)及取代度对寡聚精氨酸壳聚糖(CS-R9)体外透皮吸收作用的影响。方法: 分别以低、中、高Mr的壳聚糖(LCS、MCS、HCS)为原料,合成具有相近取代度的LCS-R9、MCS-R9、HCS-R9;以LCS为原料,通过改变CS与R9的摩尔比,合成具有不同取代度的LCS-R9-1、LCS-R9-2、LCS-R9-3;以替硝唑(TNZ)为模型药物,采用Franz扩散池法,考察各种CS-R9的体外透皮促进作用。结果:经过FTIR、1H-NMR的图谱分析,可以确定本实验所合成的LCS-R9-1、MCS-R9、HCS-R9、LCS-R9-2、LCS-R9-3的取代度分别为2.30,2.17,2.20,8.05,15.87;与空白组、氮酮组、LCS组、R9组、LCS+R9组等对照组相比,LCS-R9-1对TNZ有明显的透皮促进作用(P<0.05);当取代度相似,CS的Mr不同时,12 h之内,LCS-R9-1与HCS-R9的促进作用相似,均明显大于MCS-R9(P<0.05);12-24 h,HCS-R9的作用有下降趋势,但与LCS-R9-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CS的Mr相同,而取代度不同时,21 h内,促进作用随着取代度的增加而增加,之后,则呈相反趋势。结论: Mr及取代度对CS-R9的透皮吸收促进作用有较大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其体内作用规律及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