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2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霖  贾利  王允  高飞  韩建军  于长湖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1):2149-2150
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心理因素对癌症的发生、发展、治疗及转归日益受到重视.因此,在癌症病人的治疗中,心理治疗也应占有一定的位置,甚至会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近20年来,心理治疗应用于综合性医院心身疾病的研究越来越多,如对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医学检测的研究,这些心理治疗的研究方式和成果,对临床肿瘤心理治疗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指导和经验.  相似文献   
2.
3.
目的通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和左心室肥厚的分析研究,探讨动态脉压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 106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根据动态脉压水平分为A、B、C3组,比较3组间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的差异.结果 LVMI随脉压的增大呈显著增加趋势,与A组比较,B、C组的LVMI均显著增加(P<0.01),C组较B组亦有显著增加(P<0.05).同时,随着高血压病患者年龄增加,脉压亦显著增大,3组间年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脉压与左心室肥厚显著相关,脉压升高是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发生心房纤颤的高危因素及其对围术期护理的影响.方法总结食管癌术后发生房颤的病人63例,并与同期手术的126例未发生房颤的食管癌术后病人做对照,分析可能导致房颤的高危因素,比较2组病人的术后住院时间及围术期死亡率.结果房颤组中年龄在65岁以上、男性、术前合并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P<0.01)病人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房颤组中高血压和糖尿病人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房颤组中并发氧饱和度低和胸胃扩张的病人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发热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房颤组与对照组的围术期死亡率(x2=0.51,P>0.05)及术后住院时间(t=4.8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男性以及术前合并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人在行食管癌术后容易发生心房纤颤,术后低氧饱和度、胸胃扩张是诱发房颤的危险因素;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房颤不会增加围术期死亡率和术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
刺五加注射液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刺五加注射液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82例恶化型劳力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男性32例、女性9例.治疗组年龄及病程分别为52.7±5.6岁、1.5±1.3年,对照组年龄及病程分别为53.2±5.7岁、1.5±1.2年.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组)、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组)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检测结果提示治疗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纤维蛋白原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表明治疗组血液高凝状态治疗后有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无明显改变.结论刺五加注射液可以降低血液高凝状态,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KDR(kinase domaimcontaining receptor)在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LSAB法),检测114例肺癌组织、癌旁组织.3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KDR表达水平。结果:肺癌组织(86.37±10.90)中KDR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肺癌旁组织(45.15±21.97)和肺良性病变组织(20.02±11.60),P<0.01.肺癌旁组织显著高于肺良性组织,P<0.05;KDR表达水平与肺癌原发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状态,PTNM分期和细胞分化程度均有密切关系,P<0.01,KDR高表达组患者5年生存率(21.19%)显著低于低表达组(52.74%),P<0.05。结论:KDR参与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可作为评估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测肺癌患者预后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7.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问题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肿瘤心理学”成为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兴学科[1] 。目前对肺癌患者心理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肺癌疾病本身及抗肿瘤治疗导致的患者心理异常 ;第二 ,肺癌患者 ,尤其是长期生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第三 ,肺癌患者家属的心理问题 ,及其对肺癌患者治疗及预后的影响。此外 ,随着现代核酸分子诊断技术的广泛应用 ,肿瘤易感人群筛查对肿瘤高发家族带来的心理问题及社会伦理学问题等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2 ] 。本…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McKeown食管癌根治手术与传统胸腹腔镜联合手术的食管癌患者术后短期疼痛的差异。方法纳入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科食管癌患者77例。按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达芬奇机器人组(行机器人辅助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和传统腔镜组(行传统胸腹腔镜联合手术)。传统腔镜组38例,其中男30例、女8例,平均年龄(60.80±6.20)岁。达芬奇机器人组39例,其中男35例、女4例,平均年龄(60.90±7.20)岁。结果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剂量在两组中无差异。传统腔镜组和机器人组术后第1、3、5、6和7 d平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3.20±1.10和2.70±0.90(P=0.002),2.75±0.96和2.40±0.98(P=0.030),2.68±1.08和2.02±0.80(P=0.005),2.49±0.99和1.81±0.88(P=0.003),2.27±0.83和1.51±0.61(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观察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McKeown食管癌切除手术较传统胸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术后短期疼痛较轻,但是对长期疼痛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11例胸腔镜隐蔽切口手术的治疗经验,探讨胸腔镜隐蔽切口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1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1例行隐蔽切口胸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例,女9例;年龄34.0(16~59)岁。术前临床诊断重症肌无力4例,胸腺瘤4例,胸腺囊肿2例,手汗症1例。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extended thoracoscopic thymectomy,ETT)10例,胸腔镜交感神经干切断(endoscopic thoracic sympathectomy,ETS)1例。结果全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胸腔镜手术,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70.5(30~105)min,术中出血量均<5 ml,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均<48 h,胸腔引流量55.5(30~80)ml,术后住院时间3.5(2~4)d,切口创伤小、隐蔽而美观。10例行ETT患者术后病理诊断胸腺增生4例,胸腺瘤4例,胸腺囊肿2例。结论隐蔽切口胸腔镜手术安全可行,可满足患者对切口隐蔽美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非杓型高血压对左心室肥厚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以杓型高血压患者为对照,探讨非杓型高血压在左心室肥厚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24小时动态血压和超声心动图检测230例高血压患者,选择年龄、病程、昼间血压基本相同的杓型、非杓型高血压患者150例,其中男性各45例,女性各30例。结果: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舒张末期左心房内径显著大于杓型高血压患者,男性分别为35.8±2.9mm与31.2±2.7mm(P<0.01);女性分别为32.4±2.5mm与29.4±1.8mm(P<0.05)。女性杓型、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间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的差异(49.5±3.2mm与54.8±3.7mm,P<0.01)比男性(53.8±4.6mm与57.4±4.5mm,P<0.05)更为显著。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左心室重量指数显著大于杓型高血压患者,男性分别为158.0±7.9g/m2与130.0±6.7g/m2(P<0.01);女性分别为138.0±5.6g/m2与115.0±4.7g/m2(P<0.01)。结论: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检出率比杓型高血压患者为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