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针对金精矿焙烧酸浸渣含碳,氰化过程中劫金造成金进入氰化尾渣流失影响氰化金回收率的难题,采用浮选法进行了氰化前预先脱除回收,然后进行了氰化浸出试验。试验考察了充气搅拌浮选、捕收剂煤焦油和松醇油、超声波预处理等对碳的预先脱除回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以轻质煤焦油为捕收剂经超声波预处理浮选,含金碳回收率为71.51%,经浮选—氰化浸出金综合回收率达90.20%,较原工艺提高5.94%。  相似文献   
2.
通过X射线衍射、偏反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技术手段,对甘肃某复杂难处理金矿石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从定性-半定量-精确定量不同层次确定了矿石成分、矿物组成、主要矿物形态和分布,以及金在不同矿物中的嵌布状态。同时,根据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分析了影响该矿石中金回收的矿物学因素,并确定了阶段磨矿阶段选别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3.
根据高铬型钒渣物相特征,采用NaOH亚熔盐液相氧化法提取高铬钒渣中的钒铬,实现钒铬的高效低成本低温同步提取。系统考察NaOH亚熔盐体系反应温度、碱矿质量比、搅拌转速等工艺参数对钒渣分解过程的影响,获得最优工艺参数为:温度220℃,NaOH浓度85%,碱矿比10∶1,搅拌转速950 r/min,常压通氧气流量1 L/min,反应时间6 h;钒、铬的浸出率分别达到95%和90%以上,实现了高铬钒渣中钒铬共提,为高铬型钒渣中钒铬的同步提取提供了一条可行途径,实现了钒渣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新疆低品位高氧化难选铜矿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通过筛分和浮选试验,系统考察了粒度分布、浮选pH值、药剂制度等对铜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碱性环境有利于铜的浮选回收,采用HCC、异戊基钾黄药组合及其与异戊基钠黄药三种捕收剂的组合使用,能实现铜的高效回收。在pH值为10,HCC、异戊基钠黄药和异戊基钾黄药配比为1:3:2的条件下,闭路浮选铜回收率达81.32%,现场生产铜浮选回收率达75.27%。  相似文献   
5.
针对钒渣在NaOH低温亚熔盐体系中铬无法溶出问题,提出添加活性炭增加介质氧含量强化铬氧化溶出方法,并考察活性炭种类、活性炭添加量、活性炭粒度、温度对钒、铬溶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OH亚熔盐体系中添加活性炭可有效促进钒和铬的溶出,活性炭种类和温度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反应温度215℃、碱与矿质量比6:1、通氧量1 L/min、搅拌速度900 r/min、椰壳活性炭添加量10%的条件下,反应进行600 min后钒、铬溶出率分别达到97%和90%。动力学分析表明,添加活性炭后钒渣的氧化分解受界面化学反应控制,钒、铬尖晶石分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54.79和411.15 kJ/mol;活性炭起物理吸附氧气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