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农村妇女因患职业病致贫问题比较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口素质的提高。随着农村妇女经济地位的提高,使仅主要从母婴保健和计划生育的角度关注农村妇女健康的服务已不再满足农村妇女的需要。她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受到的职业病危险因素、长时间及负重劳动、不良工效学、意外伤害及心理疾病等问题不容忽视。农村妇女健康状况的高低,决定着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经济的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老龄职业人群的血脂水平及脂肪肝患病情况,为改善和提高老龄职业人群健康提供依据。方法以某重点高校老龄职业人群812名(≥45岁)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血脂检测和脂肪肝检查,血脂项目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观察老龄职业人群的血脂性别差异和增龄变化以及脂肪肝患病情况的性别差异。结果该高校老龄职业人群的血脂水平高于北京市职业人群血脂水平均值(TC均值为5.24mmol/L),脂肪肝患病率为52.1%。结论老龄职业人群血脂水平及脂肪肝患病率均较高,应该关注相关危险因素,特别是女性老龄职业人群,保护和促进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3.
寒冷暴露致冷应激性高血压形成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冷应激高血压模型,对其形成机制进行研究.方法 将60只雄性SD大鼠,适应性饲养2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温度为(25±1)℃]和寒冷暴露组[温度为(4±1)℃],每天暴露4 h,持续6周.每周测量大鼠的血压、体重和心率.每组又各分为3个小组(每小组10只大鼠),分别在暴露的第2、4、6周处死,观察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下丘脑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水平变化.结果 (1)暴露组大鼠血压从第2周开始升高为(94±4)mmHg,而对照组大鼠血压为(89±5)mmHg,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6周暴露组大鼠血压达到最高为(117±4)mmHg,而对照组大鼠血压为(86±3)mmHg,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大鼠心率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变化不明显(P>0.05).(2)暴露组大鼠血浆SOD活力从第2周开始下降,持续到第6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血浆MDA含量有所增高,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丘脑CGRP与Ang Ⅱ呈反向变化,CGRP水平降低而Ang Ⅱ水平升高,与相应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反复寒冷暴露能诱发大鼠冷应激性高血压(CIH),其形成机制与机体氧化应激状态、交感神经活性及下丘脑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有关.  相似文献   
4.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甘肃省和山东省制药行业、山东省和河北省电子行业、广西壮族自治区宝石加工行业的流动女工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与现场访谈。结果显示,三个行业女工月经异常与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其中,制药行业痛经发生率最高,占63.20%,其次为电子行业21.51%;电子行业女工月经周期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行业,约占53.32%;制药行业女工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宫颈糜烂、阴道炎、盆腔炎、子宫附件炎、乳腺增生分别为26.55%、12.30%、10.27%、24.24%、20.43%。提示三行业流动女工存在较为严重的生殖健康问题,可能与职业环境中存在多种有害因素有关,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保护女工健康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工业企业女工心理健康现状,为开展女工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在工厂企业从事一线作业的5 470名女工作为调查对象,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心理健康水平进行量化评价。结果女工躯体不适症状、强迫症状、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症状均明显高于全国常模。785名女工(14.4%)可能存在心理问题。但30岁以上年龄组女工心理健康水平较好。结论女工心理问题应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应建立有效的干预措施体系,来提高女工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目前工厂企业女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对杭州市某区815名女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企业女工SCL-90各因子异常检出率较低,仅为5%,除躯体不适症状明显高于常模外,其余8个项目因子分均明显低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事电子行业的女工各项目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其他行业。结论 企业女工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仅躯体不适症状发生较多。但电子行业的女工心理状况较差,提示不同行业类型对女工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7.
噪声作业工人个体防护效果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评价噪声作业工人实施个体噪声防护后对听力的保护效果.方法 对某火力发电厂184名实施个体防护的噪声作业工人连续进行3年纯音听力监测,测试0.5、1.0、2.0、3.0、4.0、6.0kHz 6个频率的阈值,听阈测试结果与上年度比,阈值≥10 dB(HL)为听力损失变化阳性.比较3年间听力损失检出率及听力损失变化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语言频段听力损失检出率为1.6%~2.2%,发生工龄均>15年.3年间高频段听力损失检出率分别为68.5%、66.3%、63.6%.不同工龄高频段听力损失检出率比较,工龄>15年组明显高于15年以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施个体噪声防护后,接触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发生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与上年度比较,阈值下降率最高,为16.3%、17.9%;听阈值提高率也最高,为18.5%、19.6%.P50、P90统计值提示,6.0 kHz处不仅是听力损失主要频段,也是听阈偏移易变频段.结论 个体噪声防护用品的使用可有效地遏制噪声性听力损失随接触年限延长而增加的趋势,对保护工人的听力有明显的效果.如间断或偶尔使用护耳器仍然可以导致渐进性听力损失;反之,可使听力损失有所恢复,尤其表现在听力阈移较大的4.0和6.0 kHz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