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症误诊原因。方法:对我院急诊科3年间11例肺血栓栓塞症误诊患者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11位患者中,误诊为肺感染5例,脑供血不足2例,结核性胸膜炎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1例,急性心功能不全1例,肺或纵膈肿瘤1例。结论:本病表现多种多样,误诊率极高,应当提高认识,建立正确的筛查方案,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2.
胸痛是急诊内科经常面对的问题,急性胸痛病人是急诊内科最常见的病人群。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和人口的老龄化,在急诊科因胸痛就诊的病人数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急性胸痛的临床表现各异,病情千变万化,危险性也存在着较大的区别,相当数量的致命性疾患或可引起猝死的疾病都可有此症状,故识别出致命性胸痛患者,并给以相应处置是急诊医师的基本功之一。对这些预后不良的疾病,倘若误诊或漏诊就会导致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的后果。因此,对急性胸痛病人给予快速鉴别诊断,掌握诊断要点,同时对其危险性给予准确的评估并作出及时、正确的处理,是目前急诊医生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中减少低血压发生的防治对策.方法:对本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52例资料齐全的透析患者共透析4992次进行干预,并对比干预前后低血压的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低血压的发生率为16.68%,干预后为6.13%,经对比干预前后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病例明显减少.结论:在血液透析中根据患者情况不同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方克南  王琴  韩毅峰 《包头医学》2016,40(2):105-106
目的:探讨对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采用增加肝素盐水封管次数的方法,预防导管堵塞,延长导管使用时间。方法:针对15例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导管堵塞的情况进行尿激酶溶栓及肝素盐水封管。结果:15例留置导管通畅,功能良好,血流量充足。结论:采用增加肝素盐水封管次数的方法,能有效防止导管堵塞。血液透析患者留置导管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是导管堵塞。血栓的反复形成不但影响效果还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和造成精神压力。本院血液透析中心2014年5月~2015年5月对15例长期留置导管采用了增加肝素盐水封管次数的方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经验,旨在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38例患者的抢救过程。结果:抢救成功36N(94.7%),死亡2例(5.3%)。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时,洗胃、导泻,应用解毒药同时联合血液净化治疗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