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4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Ag、Al掺杂对ZnO薄膜结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两种溶胶-凝胶工艺在普通玻璃基片上制备Ag:ZnO和Al:ZnO薄膜,通过XRD、UV-Vis吸收谱等分析方法,研究掺杂Ag和Al对半导体ZnO薄膜的组织结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分析表明:掺杂Ag和Al对ZnO薄膜结构的影响因成胶工艺不同而有差异。但掺杂离子对ZnO薄膜光学性能的影响结论是一致的。即Al3+离子掺杂显著减小了晶粒尺寸,薄膜禁带宽度增大,紫外—可见光吸收边出现蓝移。Ag+离子掺杂增大了晶粒尺寸,薄膜禁带宽度减小,紫外—可见光吸收边出现红移。  相似文献   
2.
采用两种溶胶一凝胶工艺在普通玻璃基片上制备Ag:znO和AI:ZnO薄膜,通过XRD、UV-Vis吸收谱等分析方法,研究掺杂Ag和Al对半导体ZnO薄膜的组织结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分析表明:掺杂Ag和Al对ZnO薄膜结构的影响因成胶工艺不同而有差异.但掺杂离子对ZnO薄膜光学性能的影响结论是一致的.即Al3 离子掺杂显著减小了晶粒尺寸,薄膜禁带宽度增大,紫外一可见光吸收边出现蓝移.Ag 离子掺杂增大了晶粒尺寸,薄膜禁带宽度减小,紫外一可见光吸收边出现红移.  相似文献   
3.
采用不同锂源用碳热还原法合成LiFePO4正极材料,利用TG-DTA、XRD和SEM对前驱体、材料的晶体结构及表面形貌进行表征,通过充放电和循环伏安测试电化学性能。结果显示,以乙酸锂为锂源制得的样品颗粒粒径最小、电化学性能最佳。以C/20倍率充放电,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43.3 mA.h/g。该样品具有稳定的循环行为,以C/10倍率循环15次后放电容量为初始值的98%。循环伏安曲线显示以乙酸锂为锂源合成的LiFePO4材料具有良好的可逆性,极化小。  相似文献   
4.
锂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锂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中间相碳微球、天然石墨、无定形碳负极材料以及天然石墨表面改性.对天然石墨表面改性是改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性能的重要手段,通过改性处理,可有效降低石墨电极的不可逆容量,从而使可逆容最和库仑效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由于表面改性天然石墨具有成本和性能方面的综合优势,是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工业化应用的锂离子电池主要负极材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