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5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0 引言 急性颅脑损伤后(acute head injures,AHI)患者的脑脊液及血清乳酸值升高,可作为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依据,而出现脑内迟发血肿患者,其乳酸含量变化的特点,目前尚无相关报道。本研究拟通过观察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出现脑内迟发血肿前后颈静脉血清乳酸含量的变化,以探讨脑内迟发血肿患者血清乳酸含量变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脑实质内小占位病灶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手术治疗脑内小占位病灶45例,其中经颅骨钻孔CT立体定向下摘除病灶19例,而3例是以显微手术完成的。在CT立体定向下用显微手术摘除脑实质内小占位病灶具有定位准确,更易保护脑组织及血管,使术后患者脑组织功能保持或优于术前水平。  相似文献   
3.
作者报告产伤所致足月新生儿后颅凹硬膜下血肿5例,连续CT扫描均证实有双期脑室扩大.由于梗阻性脑积水引起的原发性脑室扩大,在血肿清除后消失.但术后2~4周又发生无脑室系统梗阻的继发性脑室扩大.临床资料 5例的妊娠期为39~42周;平均母龄31.2岁;产次分别为1~3次;均经产道分娩.3  相似文献   
4.
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合并二次脑损伤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合并二次脑损伤患者的脑组织超微结构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8例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腑肿胀合并小同程度二次脑损伤患者行内减压手术,留取32份脑组织标本,透射电镜下观察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毛细血管的超微结构变化,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0S):良好1例,中残2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3例。良好和中残的患者,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超微结构基本正常,血管源性脑水肿为主,细胞内水肿较轻,毛细血管扩张允血。其余患者中,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核膜迂曲,核仁偏移,染色质凝集,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的超微结构明显损伤,细胞内水肿和血管源性脑水肿均较重,毛细血管狭窄缺血。结论 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合并二次脑损伤患者的脑组织超微结构损伤越重,预后就越差。  相似文献   
5.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有时继发于中枢神经系统非血管性疾病。在某些颅内肿瘤、感染或脑静脉闭塞患者可作为首发症状。慢性硬膜下血肿引起的自发性SAH既往尚未见报道。作者就15年内所见本病6例进行讨论。6例中男4,女2。年龄24~39岁,均于起病后2~7天入院。住院前15天至3个月均有外伤史。发病情况:4例表现为突发意识丧失;2例突然严重头痛、呕吐。神经系检查:偏瘫2例,第Ⅲ颅神经麻痹、第Ⅶ颅神经麻痹以及右侧偏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脑外科19例住院患者30次腰穿的机会,观测了过度换气后颅内压下降的情况,报告如下。 1.观测方法:侧卧腰穿成功后,使患者伸腿仰头,全身肌肉放松,测量脑脊液压并记录;然后令患者快速深呼吸10~20次,以造成过度换气,再记录脑脊液压。最后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  相似文献   
7.
发生于内囊区的非出血性梗塞是脑血管病的常见类型。曾有报告内囊梗塞患者的30%在脑缺血发作或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发作之后神经损害的症状有所进展,故提出抗凝治疗可能予防神经功能缺失。但如果原发于出血的内囊梗塞患者应用抗凝治疗将使其危险性增加。本文报告10例出血性内囊损害,作者强调对该类患者在CT 扫描之前采用抗凝治疗的潜在危险性,并对其临床及CT 所见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8.
低位脊髓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位脊髓1例姬西团①唐立善①崔灵君①陈文凯①李迎山①低位脊髓临床又称栓系综合症或终丝牵张综合症,是一种神经轴先天性畸形,其病理变化主要为终丝增粗并张力增高,牵拉脊髓圆锥下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本文报道1例低位脊髓,无内终丝,脊髓与脊膜终端直接粘连。女...  相似文献   
9.
头部外伤后急性脑干血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我院收治的经CT扫描确诊的外伤性脑干血肿,对其临床表现,CT征象,发生机制,治疗及预后,并对比自发性脑干出血及高血压性脑干出血进行分析讨论。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为我院1986~1993年8年中收治的14例脑干血肿病例,占同期重型颅脑伤(GCS≤8)的...  相似文献   
10.
自从1966年Heimberger首先报导碘液脑室造影以来,随着其他新型造影剂的问世,碘液脑室造影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普遍认为,碘液脑室造影与气脑、气体脑室造影、碘油脑室造影比较,具有操作便简,显影清晰,省时安全等优点,尤其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