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6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塔中隆起上奥陶统碳酸盐岩埋藏溶蚀作用发育的地质背景、发育期次、识别标志、形成的孔隙类型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进而对其形成的机理和发育模式进行了分析.埋藏期的溶蚀缝洞分为选择性及非选择性两种,具体包括溶扩构造缝、溶扩压溶缝、溶蚀孔洞及溶扩孔洞等.靠近塔中I号断层缝洞最发育,晚古生代-中生代表现为孔洞层的扩大溶蚀,新生代表现...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层序界面类型划分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塔里木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储层是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然而按照经典模式划分的碳酸盐岩层序,在生产中与目标优选及开发方式结合并不紧密,进而影响了实际生产。因此,根据不同的层序界面成因(即构造、暴露剥蚀、成岩强度等),结合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野外露头、地震剖面、测井曲线和岩心资料等综合因素,把海相碳酸盐岩层序界面划分为5种类型:即Ⅰ型(晚期强烈隆起喀斯特型)、Ⅱ型(早期强制海退剥蚀微喀斯特型)、Ⅲ型(早期溶蚀-弱剥蚀台地边缘型)、Ⅳ型(准同生间歇暴露浅水礁滩型)和Ⅴ型(同生无暴露碳酸盐岩台地型)。虽然不同界面类型的成因和储层特征迥异,但是依据地震、测井、钻井、岩心等现场资料很容易划分。这套层序划分可操作性强,在有利区带选择、油气高效富集区优选、开发井井型选择等方面均有很现实的生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工区内的录井、岩心精细描述、薄片鉴定、测井曲线及野外露头剖面资料为基础,通过对柯克亚及邻区古近系卡拉塔尔组岩石结构组分类型及特征、古生物化石、沉积结构、沉积构造和沉积序列等沉积相标志的详细研究,指出了本区总体上为海湾泻湖沉积环境,以潮坪、障壁滩坝、台内滩、半局限泻湖、局限泻湖、滩间海等亚相沉积为主。卡拉塔尔组沉积水体总体较浅,容易浅滩化,以多旋回滩体向上变浅序列发育为特征,沉积特征受控于海平面变化,其沉积演化经历了2个海侵—海退的沉积旋回,受大气淡水淋溶改造的台内滩亚相为本区最有利的储集相带。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鹰山组碳酸盐岩是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层位,但由于鹰山组顶部存在一个区域性的不整合面导致不同区块出露地层层位差异较大,给认识储集层的分布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根据生物化石、岩性组合特征、测井及地震资料,对鹰山组小层的发育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建立了鹰山组小层划分对比格架。将鹰山组自上而下划分为鹰一段—鹰四段,进而将鹰一段细分为2个亚段、鹰二段细分为3个亚段,地层出露和分布具有区域分带性和良好的可对比性,储集层的发育层位和小层分布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这一研究成果为研究盆地碳酸盐岩储集层的成因和分布奠定了可靠的地层学基础。  相似文献   
5.
礁滩相带是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有利沉积相带,弄清台内礁滩相带的分布和演化规律,对塔中地区台地内部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宏微观资料,利用测井曲线与地震相结合手段,对不同层段内岩性与沉积微相特征进行精细识别,对中古51井区良里塔格组沉积相纵横向分布变化规律进行详细分析并建立礁滩相带迁移演化模式。认为中古51井区沉积相以灰泥丘、台内滩和滩间海为主,台内点礁和生屑滩相次之;中古51井区台内礁滩相带在良里塔格组三段-二段沉积早期形成,平面上分布在塔中10号带附近,台缘礁滩相带形成于良里塔格组二段沉积晚期-一段沉积时期,沿塔中Ⅰ号带分布。总体上,礁滩相带具有由下至上,从台内向台缘逐步迁移演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研究区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沉积时期发育生物礁、灰泥丘、粒屑滩等亚相,这些亚微相组合成的礁(丘)滩复合体已发育.礁滩体的横向变化特征总体上表现为沿I号坡折带发育礁滩复合体.内侧主要形成丘滩复合体.储层发育受礁型微地貌影响明显,高能相带的礁滩体有利于储层的发育.礁型微地貌控制着储层发育的层位性与区域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塔中地区下奥陶统鹰山组见发育程度不等的多种岩溶现象,存在规模不同、形态各异的岩溶缝洞系统.一个发育完整的层间不整合岩溶通常由表层岩溶带、垂向渗滤岩溶带、径流岩溶带和潜流岩溶带构成.岩溶带发育程度与深度因受到地区、岩性、构造部位、古地貌位置、古水文条件、暴露时长等因素影响而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8.
塔中北斜坡下奥陶统鹰山组热液岩溶特征及发育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中北斜坡下奥陶统鹰山组受热液改造强烈,来源于地壳深部富含CO2和H2S的热液流体沿断裂、不整合面等发生运移,并对其流经的碳酸盐岩围岩发生溶蚀及白云岩化,形成孔洞缝组合,极大地改善了储层的物性.热液岩溶识别标志为岩石热褪色、非选择性溶蚀、缝洞充填典型热液矿物、“树状扩散”、“层状叠合”的地震反射等特征.  相似文献   
9.
塔里木板块塔中-古城区块早-中奥陶世沉积格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沉积特征、地震反射特征和区域地层厚度变化等方面探讨了塔中和古城地区早中奥陶世的沉积格局。研究表明,塔中地区和古城地区分别存在两个孤立的台地边缘-斜坡体系,之间由一个相对低洼的中古海槽所间隔。孤立台地-海槽沉积格局的确立,对寻找和圈定中下奥陶统台缘高能相带以及扩大该区的油气勘探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在7 000 m以深持续发现大型油气聚集,但由于其复杂的地质结构与演化特征,仍需进一步加强油气成藏研究。位于塔北隆起西南部围斜的跃满地区发现了埋深在7 100~7 600 m之间的超深油藏,通过对该油藏的地质—地球化学综合分析,厘定了超深油藏成藏的有利条件:深大断裂一方面控制了岩溶作用的发生,导致一间房组大规模层间岩溶的发育与断溶体圈闭的形成、并与上覆吐木休克组和桑塔木组有效盖层组成了有利的储盖组合;另一方面作为流体运移的优势通道,为来自寒武系—奥陶系烃源的油气运移提供了便利条件;油气成藏后在低地温梯度和晚期快速深埋条件下,由于时间与温度的补偿效应不足,原油未发生裂解,以单一油相保存。跃满地区超深油藏成藏演化过程揭示了深层仍具有巨大的液态石油勘探潜力,勘探目标以具有串珠状强反射的断溶体油气藏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