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37篇
  免费   241篇
  国内免费   65篇
社会科学   624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188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334篇
  2012年   349篇
  2011年   431篇
  2010年   476篇
  2009年   484篇
  2008年   407篇
  2007年   471篇
  2006年   451篇
  2005年   390篇
  2004年   284篇
  2003年   264篇
  2002年   321篇
  2001年   274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基金项目标注规范是科研诚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金项目资助产生的研究成果在发表时,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规范标注,但基金项目标注失范行为却时有发生,基金项目的真实价值未能正确体现.对人文社科领域的基金项目标注行为进行分析,可为防止学术不端、规范基金标注行为、制定基金资助政策提供依据.在分析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科基金等项目标注规定基础上,以2016—2020年间24万余篇标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为样本,总结归纳出虚假基金、冒用基金、挂名基金、内容无关基金、过期基金、补充基金和多个基金等七种基金项目标注失范行为后,对基金项目标注行为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有近50%的研究成果存在多个基金标注失范行为,研究成果质量越高,平均标注的基金项目数量越少;基金项目标注失范行为与学科、地区、成果类型存在相关关系,但不受项目类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针对"互联网+大数据"优化电商配送服务质量问题,明确不同收货方的质量需求稳定性,引导电商根据收货方不同质量敏感性提供相对精准服务,提升配送服务质量。模拟投票结果的形成过程聚类得到收货方对服务质量偏好的记忆性特征:(1)"无记忆"型收货方;(2)"记忆"型收货方;(3)"不确定"型收货方;(4)收货方总体。进一步推导不同规划类型求解空间,设计得到"无记忆"型收货方动态规划精确求解方法,及其他三种类型近似求解粒子群算法。研究过程中,配送资源质量感知度被嵌入到模型约束;"无记忆"型收货方的质量需求规划问题转化为零库存策略最优解问题,进而证明存在精确解;"记忆"型收货方呈现出对质量感知的累积;"不确定"型收货方模型通过赋值即可得总体收货方表达式。结果表明:数据驱动研究框架借助大数据资源,使得电商更易通过收货方的质量偏好设计更加匹配的配送方案;不确定服务需求得到有效满足,投入成本的利用率更高;通过特征分类的方式,尽可能地抽取能够精确最优化的部分,缩小NP范围,提高整体求解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以来,面对残存于汉语典籍中的神话"碎片",许多学者致力于中国上古神话体系的重建,其中尤具代表性的是茅盾的人类学方法:从当时盛行的"人类心智共通说"出发,导出世界神话普同的结论;归纳其他民族神话的情节结构,进而"还原"中国上古神话体系。从学术反思的立场看,茅盾上述方法有一定局限,它与其说解决了中国神话难题,不如说缓解了当时知识界的焦虑。  相似文献   
4.
由于长期注水开发和层间非均质性影响,高含水期油藏各小层层间压力结构差异严重,掌握差异状况是合理调整的重要依据。针对现场分层测压资料少,单层压力资料获取困难的情况,应用渗流力学原理建立了高含水期地层层间压力结构差异量化数学模型,模型的关键参数可以通过生产数据计算获得。枣园油田的实例验证表明,高含水油藏层间压力存在明显差异,该方法能够确定各小层的压力差异状况。量化计算结果和实测资料相接近,有利于认清开发矛盾,为合理调整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5.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能源稀缺等问题日益严重,低碳技术创新已成为实现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因此,基于有限理性的演化博弈理论构建双寡头工业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决策选择的演化博弈模型,借助复制动态方程得到不同情形下的系统演化稳定性,进而利用数值仿真工具从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的不同视角探究了工业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决策的问题.演化结果表明:低碳收益、成本牵引等内生驱动力的增加可以有效促进工业企业向低碳技术创新方向演化;一定范围内的补贴机制、惩罚机制等外生驱动力对工业企业低碳转型升级的激励效果最大,但当外生驱动力超过某一阈值时其促进作用不再显著.因此,企业应该加大科研技术投入,有效改变企业生产方式,提高低碳企业数量,建设有利于整合内生动力优秀资源的企业联动机制;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市场创新激励补贴机制和惩罚机制等.  相似文献   
6.
以知识流动为研究视角,将集群创新过程中的知识溢出、吸收能力内生化,构建包含三种创新模式下的产业集群演化模型,重点分析集群知识分布和知识衰减程度与集群创新模式的内在机制及其对创新产出的影响,并进行仿真实验。研究表明:不同知识分布下,混合创新模式的创新产出表现最好,外部吸收创新模式与内部自主创新模式呈现出不同的创新产出演化路径;在外部吸收创新和混合创新模式下,均匀分布型产业集群的创新产出表现最好,集中分布型表现次之,异质分布型表现最差,而在内部自主创新模式下,集中分布型则表现最好;不同创新模式对知识衰减的敏感程度呈现阶段性差异特征。这些结论对产业集群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好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进化论思想与唯物史观同为近代中国影响广泛的思想。二者的传入时间接近,并且都经历了中国化的过程。随着进化论思想在现代遭到了越来越多的批判和质疑,唯物史观早期传播和发展的历程也经历了重新的审视。文章从近代思想史发展的事实出发,重新厘清两种思想的关系,并具体论证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能否从广义上归结为一种进化论的思想,以及进化论思想在中国是否经历了一个向唯物史观转变的历程。  相似文献   
8.
In this article, we propose a new class of semiparametric instrumental variable models with partially varying coefficients, in which the structural function has a partially linear form and the impact of endogenous structural variables can vary over different levels of some exogenous variables. We propose a three-step estimation procedure to estimate both functional and constant coefficients. The consistency and asymptotic normality of these proposed estimators are established. Moreover, a generalized F-test is developed to test whether the functional coefficients are of particular parametric forms with some underlying economic intuitions, and furthermore, the limiting distribution of the proposed generalized F-test statistic under the null hypothesis is established. Finally, we illustrate the finite sample performance of our approach with simulations and two real data examples in economics.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公民的个人信息和个人隐私极易遭受滥用和侵害。以达成数据主体对于个人信息的主动自决意愿为内驱动力的被遗忘权,欧美发达国家因符合其政治需求和价值主张而广泛确立。虽然被遗忘权权利本质亦与我国社会发展实际相契合,且国内的立法司法实践也为其培育了移植基础,但被遗忘权在我国的本土化移植仍然面临诸多障碍,如信息技术瓶颈、商业风险增加、现有制度衔接低效等。从厘清被遗忘权基本概念、建立专门信息保护机构、构建商业化个人信息储存及使用机制、明确被遗忘权救济渠道与规则以及升级信息保护技术等方面为切入点,寻求被遗忘权本土化移植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其中,有许多是与树木有关的,文章就此探讨了树木崇拜及其引发的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