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前期杂交优化后赤芝菌种经液体深层发酵后,提取灵芝菌丝体多糖,并过DEAE-Sepharose Fast Flow柱分离纯化,利用高效体积排阻色谱(HPSEC)检测多糖级分的纯度,采用完全酸水解PMP柱前衍生化RP—HPLC测定多糖级分的单糖组成,多角度光散射仪联用装置(SEC—MALLS)测定其绝对重均分子量(Mw),并且根据分子旋转半径与分子摩尔数的关系曲线斜率初步推断其空间构象。结果显示:分离纯化得到3个多糖级分GLMP1、GLMP2和GLMP3,HPSEC检测其峰面积百分比分别为93.58%,97.64%,99.19%,单糖组成分析结果表明GLMP1、GLMP2和GLMP3均含有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和岩藻糖,但单糖摩尔比各异。SEC—MALLS测试GLMP1、GLMP2和GLMP3的Mw分别为4.526×105,4.603×104,3.760×103 g/mol,3个多糖级分构象可能均为高度紧缩且具有分支结构的聚合物。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恩施堇叶碎米荠,通过比较测定3种碎米荠提取物:碎米荠碱提物(CE)、碎米荠富硒蛋白(SPR)和碎米荠富硒多肽(SPI)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羟自由基(OH·)、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自由基(ABTS+·)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清除能力,考察3种富硒碎米荠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性能,并与富硒酵母(SY)、无机硒(IS)和非富硒多肽与无机硒混合物(SPIS)进行比较。结果表明:SPI清除4种自由基能力最强,其对DPPH·、OH·、ABTS~+·和O_2~-·的清除率分别为87.5%,50.3%,99.7%,45.7%,IS清除4种自由基能力最弱,均不超过14%。通过比较SPR、SPI、CE、SY、IS和SPIS对4种自由基的清除率及半抑制浓度(IC_(50)),发现有机硒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强于无机硒。  相似文献   
3.
以废蚕丝为原料,采用40%CaCl_2溶液将其溶解、透析后得蚕丝蛋白,优化其酶解工艺条件,并将制得的丝蛋白肽经凝胶过滤色谱(HPGFC)和反相液相色谱(RP-HPLC)分离纯化,利用瓦勒-霍赫法考察了不同浓度和组分丝蛋白肽的体外醒酒活性。结果表明,最佳蚕丝蛋白酶解工艺条件为时间240 min、加酶量([E]/[S]) 2. 0%、pH 8. 5、温度60℃、底物浓度5%,该工艺下可获得水解度为23. 22%的丝蛋白肽;体外醒酒活性试验表明有较高ADH激活率的丝蛋白肽浓度为2 mg/mL;经HPGFC和RP-HPLC分离纯化,可分别得到3个和17个组分,其中SFP-II-8组分体外醒酒活性最高,其ADH激活率可达44. 51%;将SFP-II-8组分通过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联用分析(UPLC-Q-TOF-MS)后得出其氨基酸序列为L-G-G-V-G-A。  相似文献   
4.
马伟  戴军  陈尚卫  朱松 《食品与机械》2015,31(5):197-200,221
以脱淀粉玉米蛋白粉为原料,用Alcalase 2.4L在优化酶解条件下制得玉米低聚肽产品COP。通过体外醒酒活性及动物试验表明:COP具有较高体内外醒酒活性,同时发现COP的剂量与小鼠血醇含量的降低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经凝胶过滤色谱和反相色谱分离分级及醒酒活性筛选,得到醒酒活性较强的玉米低聚肽级分COPⅢ-17。该级分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联用分析,得到其氨基酸序列为:P-Y-L-P-L-L-P-S。  相似文献   
5.
以水解度(DH)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为指标优化玉米蛋白粉的酶水解工艺,结果显示,在pH 8.5,60℃条件下经过正交试验得到最适组合为:酶底物比3.5g/100g,水解时间2h,料液比120(g/mL),在该条件下其DH为27.02%,多肽含量为85.23%。同时,还优化了玉米肽的脱色工艺,最佳条件为:温度50℃,pH 3.5,活性炭用量1.5g/100mL,脱色时间45min,该条件下玉米肽得率为77.86%,脱色率为87.27%。将脱色脱盐后的玉米多肽经过凝胶色谱分离得到3个组分。体外降血糖活性结果显示,CP1促进正常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效果最优,并且其α-糖苷酶抑制活性也最高(34.64%);CP1经过RP—HPLC制备柱纯化得到含量较高的14个组分,其中CP1-13的α-糖苷酶抑制活性最強,达到39.50%。经UPLC—Q—TOF—MS/MS测定,其氨基酸序列为A-P-A-L-L-P-F。  相似文献   
6.
杨慧  戴军  陈尚卫  朱松 《食品与机械》2015,31(1):132-136
从一种新菌株培育的赤芝子实体中提取分离得到两个分子量均为500万以上的水溶性灵芝多糖组分GLPD1与GLPD2;SEC—LLS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均为高支化的紧缩结构。PMP柱前衍生化反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GLPD1与GLPD2的单糖组成有显著差异,即GLPD1的单糖组成摩尔百分比为Man∶GlcN∶Rib∶Rham∶GalUA∶GalN∶Glc∶Gal∶Xyl∶Fuc=3.7∶0.8∶0.16∶6.8∶0.7∶0.29∶77∶9.27∶0.16∶1.1;而GLPD2的摩尔比Man∶GlcN∶Rib∶Rham∶GalUA∶GalN∶Glc∶Gal=10.6∶2.0∶0.97∶10.72∶0.65∶0.99∶64.51∶9.52。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发现两者异头碳连接方式均为β-构型。体外促进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这2个多糖级分均具有一定的免疫活性,且在50,200,500mg/mL 3个浓度下GLPD2的免疫活性均比GLPD1要高,且GLPD2促进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有量效相关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