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王春霞  蒲彪  蒋燕  付本宁 《食品与机械》2017,33(1):137-142,152
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了藤椒冷榨油饼粕中黄酮类物质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并对黄酮类提取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506 W,微波处理时间256s,乙醇浓度75%,液料比501(mL/g),所得饼粕黄酮得率(以芦丁计)为(0.40±0.04)%。藤椒冷榨油饼粕黄酮的还原力、自由基清除能力随其质量浓度增加而总体呈现增强趋势,0.05mg/mL饼粕黄酮的还原力和0.03mg/mL的抗坏血酸溶液还原力相当;饼粕黄酮、抗坏血酸对·OH的IC50值分别为0.074,0.053mg/mL;对DPPH·的IC50值为0.024,0.016mg/mL。研究结果证明饼粕黄酮具有较高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具备天然抗氧化剂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2.
采用盐提法提取花椒籽仁中蛋白质,探讨提取时间、料液比、NaCl浓度、提取温度、提取pH对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花椒籽仁蛋白质提取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固定提取pH为11,其他各因素对花椒籽仁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次序依次为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NaCl浓度;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pH 11、提取时间35 min、提取温度50℃、料液比1∶21、NaCl浓度1.2 mol/L;在最佳提取条件下,花椒籽仁蛋白质提取率达到88.77%,所得蛋白质含量达到93.17%。  相似文献   
3.
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四川两个产地不同采收期的竹叶花椒籽理化指标进行测定,并采用GC-MS分析竹叶花椒籽油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7月下旬采收的竹叶花椒籽成熟度高,水分及挥发物、灰分与粗脂肪含量均处于较高水平,且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达到99. 33%,此时油酸、亚油酸及α-亚麻酸含量为39. 31%,具有良好的油料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徐丹萍  蒲彪  叶萌  卓志航  付本宁 《食品科学》2018,39(13):304-309
不饱和烷基酰胺是花椒呈麻味的重要物质,从花椒中鉴定出的麻味物质主要成分有α-、β-、γ-、δ-山椒素 等及其衍生物。麻味物质通过激活瞬时受体电位(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TRP)V1和TRPA1离子通道或抑制两 孔钾离子通道激发感觉神经元。麻味强度受麻味物质结构的影响,不同结构的麻味物质引起不同的受体激活,产生 不同程度的辛麻感。麻味物质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利用系列柱层析、制备色谱等进行纯化的常规方法和利用适 当化学反应进行制备的化学合成方法。本文对花椒中麻味物质的主要种类、麻味物质的呈味机理及麻味物质的制备 方法3 个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麻味物质进一步的系统化深入研究提供一定支持。  相似文献   
5.
研究花椒籽仁分离蛋白起泡力及泡沫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以花椒籽仁为原料制备花椒籽仁分离蛋白,分别测定在不同的p H、Na Cl浓度、蔗糖质量分数以及温度条件下10 mg/m L的花椒籽仁分离蛋白的起泡力和泡沫稳定性,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各因素对起泡性的影响程度及其最佳条件。结果表明:随着p H、Na Cl浓度、蔗糖质量分数和温度的增加,花椒籽仁分离蛋白的起泡力和泡沫稳定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通过正交试验得出花椒籽仁分离蛋白起泡性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溶液p H 13、Na Cl浓度0.2 mol/L、温度45℃、蔗糖质量分数5%,该条件下花椒籽仁分离蛋白的起泡力达到380.58%,泡沫稳定性达到86.43%。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