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农业管理节水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是我国社会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农业用水量又在我国用水总量中占据了较大比重,因此,我国不仅是农业大国,而且是用水大国,然而,纵观当前国内和国际现状,水资源匮乏已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一大生存问题,严重影响着生态环境的平衡以及我国乃至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特别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水资源还没有得到有效,合理的利用,存在较为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现象。基于此,探讨节水技术在农业管理的应用并对其进行展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根据湖北省优质稻生产现状和湖北省的气候特点,探讨了湖北省优质稻布局的合适区域和适宜季节,提出了"3个栽培期"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水稻品质提高与控制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验研究得出了橡胶人工林土壤脲酶活性的各种分布特点以及人工林与施肥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在橡胶人工林的土壤层0~20cm的距离内脲酶活性显著高于下层的20~40cm层级。相同的土层脲酶活性明显高于非根际土。短期内对于不同橡胶树施加不同的施肥量在0—20cm第一个层级区间土层的根际土和非根际土之间的脲酶活性差异十分明显。而作用效果在20~40cm土层就十分的不明显。不同的培育肥料的方式中土壤脲酶活性的强弱分别为:有机无机肥的配施土壤、不施加肥料土壤、单层施化肥土壤层、压青穴土层、胶园土壤剖面层相对于脲酶活性在土壤层的深度增加而相对减弱的。经过多年有机无机肥的施加对于橡胶人工林土壤的脲酶活性有着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华南地区引进水稻品种(系)在江汉平原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华南来源的35份常规水稻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在江汉平原分高温栽培期和缓温栽培期两期播种,对其产量和品质相关性状进行考察,评价其在本地区利用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平均理论产量为520.1kg/667 m2,收获指数在0.5左右,全生育期110~120 d;整精米率达到国标1级的分别有26个(Ⅰ期播种)和35个(Ⅱ期播种);垩白度达到国标1级的分别有22个(Ⅰ期播种)和29个(Ⅱ期播种);直链淀粉含量达到国标优质的分别有31个(Ⅰ期播种)和34个(Ⅱ期播种)。桂育9号等15个品种(系)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表现灌浆品质稳定,粤禾丝苗等4个品种(系)表现产量和品质双优。华南来源水稻品种(系)在江汉平原普遍表现出品质好、产量稳定、生育期适中等特点,但由于其在高温栽培期时部分品种(系)品质大幅度降低,因此其总体上更适于在缓温栽培期栽培,即作一季晚稻或双季晚稻栽培;产量和品质双优的品种(系)可以优先直接生产利用或作为育种材料深度开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