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27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KS-485现场总线的数据采集系统,给出了图形对象编辑器的完整设计方法。采用面向对象技术设计的软件具有易于扩展、通用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分析31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患者中,保守治疗治愈28例,手术治愈3例,恢复时间为12~25d,平均18d,均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确诊后首选保守治疗,疗效不佳时可选择剖腹探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肠减压管在中晚期恶性肿瘤性小肠梗阻治疗中的综合应用价值。方法18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发生小肠梗阻时于DSA透视下插入鼻肠减压管至十二指肠屈氏韧带附近,观察患者鼻肠减压管插入后近期临床表现及导管引流情况,并于导管停止移动后经导管行肠内造影以明确诊断,其中15例患者在腹胀缓解后予口服supportan治疗。结果18例患者鼻肠减压管均顺利插入预定位置,在术后2d至1周内肠梗阻症状基本缓解;经导管肠内造影,18例患者均有阳性征象;15例患者口服supportan2周后营养情况改善。结论在中晚期恶性肿瘤性小肠梗阻综合治疗中鼻肠减压管插入相对简单,综合治疗效果明显,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肠减压管插入技术及在治疗小肠梗阻中的作用。方法作为主要治疗方法或术前胃肠道减压术在10例急性小肠梗阻患者中实施了鼻肠减压管插入治疗。治疗在X线透视下实施,鼻肠减压导管经一侧鼻孔插入,在患者体位的配合和配套导丝的引导下,将鼻肠减压管插入至十二指肠屈氏韧带附近或更远处的小肠。结果全部病例鼻肠减压管均顺利通过幽门插入预定位置,平均操作时间16min(10~35min),经导管治疗后所有患者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其中4例(单纯性肠粘连)症状完全消失,2周后拔除导管;3例患者转手术治疗;3例放弃进一步治疗。在插管过程中未出现消化道出血、穿孔等与操作相关的并发症。结论在X线透视下鼻肠减压管插入相对简单,耗时短,在手术前的胃肠减压和治疗单纯粘连性肠梗阻的作用上效果明显,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5.
路由协议是Zigbee无线网路技术的研究重点之一。选择和设计高效的路由算法对于降低节点功耗,提高网络运行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在ADOV协议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网络总体能耗和单节点能耗,提出了一种能耗均衡且兼顾通信实时性的改进的AODV路由协议,并进行了仿真验证。优化了网络的总体能耗和最大化了网络的生存时间,提高了网络的通信实时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巨大肝癌介入治疗的策略与方法及肝动脉内留置导管分次碘油栓塞的价值。方法16例巨大肝癌患者,首次治疗采用肝动脉内留置导管分次碘油栓塞治疗,共行40次介入治疗,平均每例2.5次。观察患者介入术后肝功能损害及近期疗效。结果16例患者介入术后均未出现严重肝功能损害,经护肝治疗后均能平稳恢复。3个月后肿瘤缩小达PR9例,SD7例,无PD者。结论肝动脉内留置导管分次碘油栓塞治疗巨大肝癌不会造成严重肝损伤,并使肝癌尽快得到完全栓塞,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气管内支架置入治疗由食管肿瘤或食管金属内支架放置术后引起的气管狭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组11例气管狭窄患者,8例由食管恶性肿瘤引起,3例为食管金属内支架放置术后压迫气管造成。X线透视下在气管内共植入11枚镍钛合金支架,其中7枚为裸支架,4枚为带膜支架。支架直径16~18mm,长度40~60mm。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置入内支架(成功率100%)。术后患者气促、呼吸困难和窒息感均立即缓解或消失,血氧饱和度上升。部分患者在术后1~3d可有少量咳嗽和血痰,经对症治疗后消失,无其他并发症。结论采用气管内金属内支架置入的方法治疗由食管恶性肿瘤或食管金属内支架放置术后引起的气管狭窄是一种作用迅速且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西藏自治区满拉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家“八五”期间6 2项援藏项目中最大的一项工程 ,它以灌溉、发电为主 ,兼有防洪、旅游等综合效益 ,工程建成后可增加灌溉面积 1.6 9万 hm2 ,电站年发电量 0 .6 1亿 k W· h,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日喀则市长期缺电问题 ,并可向藏中电网提供枯水电源 ,它对提高西藏自治区的粮食自给能力 ,繁荣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稳定边疆社会都具有很大意义 .1994年 8月 ,武警水电第三总队继在藏承建的羊卓雍湖抽水蓄能电站、那曲地区查龙水电站之后 ,又光荣地接受了承担西藏满拉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这一艰巨任务 .满拉工程地处青藏…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3年8月接受RFA治疗的33例肺癌患者的35个病灶的治疗情况。所有行RFA的患者术后每3个月随访,以评估疗效和不良反应。随访截止日期为2013年12月或肿瘤出现进展。结果 有完整随访数据的32例肺癌患者的34个病灶消融后1年局部控制率为85.3%。平均1年无进展生存率75.0%,其中15例原发性肺癌的1年无进展生存率为80.0%,17例转移性肺癌为70.6%。总体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18.0±1.3)个月。不同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等均与患者预期mPFS无显著相关(P>0.05)。RFA的主要不良反应为疼痛、胸腔积液及气胸,未出现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早期或是晚期肺癌,RFA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评估CT引导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难治性肝癌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40例经临床或病理确诊局部未控难治性肝癌患者,其中原发性肝癌27例(门静脉癌栓2例),转移性肝癌13例,在CT导向下行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术。术前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PS)计算布源,125I粒子活度为0.6~0.8 mCi,外周匹配剂量(MPD)100~140 Gy。粒子植入手术均在局麻下进行,采用经皮肝穿刺,利用单针或多针技术,平行于肿瘤/癌栓长轴方向,间隔0.5~1 cm逐一植入。采用mRECIST评估近期疗效。Kaplan Meier法分析中位肿瘤进展时间(mTTP)和中位总生存时间(mOS)。结果 手术操作成功率100%。肿瘤直径1.5~12.0 cm(平均4.0 cm),共植入125I粒子1 748枚(平均每例植入44枚)。近期有效率37.5%(CR 8例,PR 7例),SD 37.5%(15例),疾病控制率(DCR)75%。mTTP 7.0个月(95%CI:4.524~9.476个月),mOS 10个月(95%CI:6.901~13.099个月),手术相关不良反应包括,包膜下少量出血2例(5%),粒子肝内游走2例(5%),肝区疼痛不适1例(2.5%),均无需特殊处理;1例(2.5%)术后3 h出现寒战高热,给予对症解热处理。结论 CT引导下125I粒子永久性组织间植入补救治疗难治性肝癌不仅安全,且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