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0篇
  免费   341篇
  国内免费   247篇
医药卫生   412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227篇
  2012年   360篇
  2011年   316篇
  2010年   337篇
  2009年   302篇
  2008年   314篇
  2007年   311篇
  2006年   233篇
  2005年   187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受体酪氨酸激酶AXL蛋白的表达对乳腺癌患者预后及临床病理特征的意义。方法 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医学网(Wanfang Data)、 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和Medline数据库中,搜索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AXL与乳腺癌预后关系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9年10月。2位研究者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篇文献,包括933例乳腺癌患者。AXL高表达组的乳腺癌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明显低于低表达组(HR=2.36,95%CI 1.60~3.46,P<0.000 1),但其表达在无复发生存期(relapse free survival,RFS)和无疾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与乳腺癌的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分级、淋巴结转移及受体表达的相关性分析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XL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有关,是乳腺癌个体化治疗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结节病肺部改变的CT征象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结节病肺部改变的CT表现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节病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结果结节69例(76.7%),主要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37例(41.1%),团块影31例(34.4%),磨玻璃影39例(43.3%),支气管血管束增粗30例(33.3%),小叶间隔线58例(64.4%),纤维化17例(18.9%),包括支气管变形8例(8.9%)、条索影5例(5.6%)、蜂窝影4例(4.4%),空气潴留3例(3.3%),支气管狭窄8例(8.9%),胸膜改变42例(46.7%),肺门纵隔淋巴结增大76例(84.4%)。2种及2种以上肺部病变并存83例(92.2%),肺部病变合并肺门纵隔淋巴结增大76例(84.4%)。结节、团块、磨玻璃影、支气管血管束增粗治疗后随访吸收好转例数分别为25例(25/30)、9例(9/15)、11例(11/16),10例(10/12);小叶间隔线、支气管变形、条索影、蜂窝影吸收好转例数分别为10例(10/22)、0例(0/4)、1例(1/3),0例(0/2)。结论结节病肺部CT表现形式多样,具有一定特征性,同时结合肺门纵隔淋巴结增大改变,有助于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2S)及一氧化氮(NO)在高原高血压的病理生理意义。方法 平原体检正常者进入海拔5000m高原(1~3)月期间,在高原暴露时间、劳动强度及生活条件相同的施工群体中随机抽样127人。依血压变化将其分为高原高血压(Ⅰ~Ⅲ级)组78人(进一步分为收缩期高原高血压组与舒张期高原高血压组),高原正常血压组49人,采取肘静脉血,采用敏感硫电极法测定其H2S浓度,Griess法测定血清NO含量。结果 高原高血压组、收缩期高原高血压组、舒张期高原高血压组的血清H2S与NO平均含量均显著增加,分别比正常血压组高34.5%,36.9%,31.7%(均P〈0.001)与28.4%,33.1%,39.7%,(均P〈0.05),尤以H2S更为突出;随着血压分级程度的升高H2S与NO血清含量相应增高,也以H2S更显著(R^2=0.918);H2S与NO、舒张压间均有密切正相关关系及良好的拟和优度、与氧饱和度呈显著的负相关与拟和优度(R^2=0.374,P=0.001)。结论 H2S与NO的代谢失常可能参与了高原高血压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4.
1.病例资料:患者,男,48岁。以“乏力、多饮、多尿、多食,伴消瘦4个月,加重1周”入院。既往有乙型肝炎和地中海贫血病史30年,无输血史,无血色病家族史,曾行“脾脏切除”治疗。查体:慢性贫血面容,全身皮肤黄染有散在色素沉着,巩膜黄染,双手肝掌,男性乳房发育;肼右肋下3cm,剑突下5cm,质硬;腹部未触及肿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女性吸毒者的心理防御机制与心理状况及二者的关系.方法分别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10名女性吸毒者(研究组)和41名女大学生(对照组)进行调查.结果研究组不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和掩饰因子评分(4.83±0.97,4.99±0.75,5.98±1.17)显著高于对照组(3.95±0.68,4.26±0.73,5.41±1.34)(P<0.01或P<0.05);研究组SCL-90中9个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发现,研究组不成熟防御机制与SCL-90中9个因子均存在非常显著正相关(P<0.01),中间型防御机制与SCL-90中的强迫、偏执、躯体化、抑郁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或P<0.05),掩饰因子与SCL-90中的敌对、偏执、强迫呈显著正相关(P<0.01或P<0.05).结论女性吸毒者过多地使用不成熟防御机制及中间型防御机制,心理状况差,且二者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P16INK4、PCNA在肺癌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检测肺癌组织中p16、PCNA的表达,探讨其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3例肺癌标本及15例正常肺组织标本中P16^INK4和PCNA的表达。结果 P16^INK4和PCNA在正常肺组织和肺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16^INK4表达的阳性率在小细胞癌与非小细胞癌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NTM分期高的肺癌标本P16^INK4及PCNA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分期低的肺癌标本。不同分化程度的肺癌组织P16^INK4及PCNA表达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肺癌的发生与P16^INK4的低表达和PCNA的高表达有关。而P16^INK4的表达与肺癌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关;PCNA的表达与肺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7.
68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及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68例外周血白细胞正常或降低的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病原及临床特点分析。方法 检测CAP患者呼吸道及血液标本的常见病原体 ,并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军团菌属占 2 2 .1 % (1 5/ 68) ,肺炎支原体占 1 1 .8% (8/ 68) ,病毒占 1 6 .2 % (1 1 / 68) ,其中甲型流感病毒 2例、乙型流感病毒 5例 ,副流感病毒 1例 ,腺病毒 1例 ,艾滋病病毒 2例。细菌占 2 .9% (2 / 68) ,有 47.1 % (32 / 68)不能明确病原体 ,混合感染率为 8.8% (6/ 68)。病毒性肺炎、军团菌肺炎及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症状、体征、外周血白细胞、胸部影像均无特异性 ,其鉴别需靠病原学检查。结论 外周血白细胞正常或降低的CAP病因主要为非典型病原体和病毒 ,对此类CAP的经验治疗应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  相似文献   
8.
本文详细分析了产生静电伪影的原因及故障排除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F-Z液与HC-A液对内皮细胞保存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C-A液(高渗枸橼酸盐腺嘌呤液)是由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何长民等)与上海市中心血站(刘书元等)在Ross溶液基础上加以改良而成,经过约20年的肾移植临床应用,获得广泛的肯定。但HC-A液对于肝脏、胰腺和心脏的保存效果较差,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因此,笔者对其进行改进,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命名为F-Z液,下文就是在内皮细胞水平,对两者的保存效果进行比较的结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颈椎病伴椎管狭窄患者再手术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病伴椎管狭窄患者再手术的原因、手术方式及其相关问题。方法:我院2002年7月~2003年12月对40例颈椎病伴椎管狭窄术后疗效不佳或症状复发的患者进行了后路多节段(5个或以上)减压手术。根据其手术治疗方式及影像学资料分析再手术原因,并进行术后疗效评价。结果:经前路手术者再手术的主要原因为:(1)伴有多节段颈椎管狭窄因素时,只选择部分压迫重的节段行减压融合15例;(2)经前路多节段(≥3个节段)减压融合后,相邻节段继续退变,出现新的脊髓压迫表现及椎间不稳定9例;(3)伴有OPLL时,行部分节段前路减压融合后,病变呈进展表现,产生或加重对脊髓的压迫8例。经后路手术者再手术的原因为:(1)后路减压节段不够5例(包括1例前后路联合手术者);(2)后路减压不充分3例。再手术后随访1.3~2.7年,平均2.1年,所有患者脊髓功能获得一定的提高,JOA评分改善率为51.3%。结论:颈椎病伴椎管狭窄病例再手术的主要原因为椎管狭窄因素仍然存在,经后路多节段(5个或以上)减压手术治疗可彻底去除颈椎管狭窄因素,有效解除脊髓前、后方所受的压迫,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