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8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究氢吗啡酮超前镇痛联合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30例。全麻诱导后在超声引导下行腹横肌平面阻滞;A组于手术开始前15min静脉推注氢吗啡酮20μg/kg,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对比两组拔管后60min的躁动评分、Price-henry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静脉自控镇痛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的躁动评分、Price-henry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的Ramsay镇静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A组的静脉自控镇痛按压次数明显比B组少(P<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氢吗啡酮超前镇痛联合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应用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可以提高术后的镇痛效果,同时不影响镇静深度,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患者4例,男、女各2例,年龄39~83岁,病程5—20年。其中合并高血压1例,合并鼻窦炎4例。4例患者双肺均可闻及不同程度哮鸣音,1例患者躯干部及双下肢可见散在红色皮疹。(诊断参考199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CSS诊断标准)。4例患者均有呼吸系统受累,除咳嗽、气喘症状外,胸部CT可见双肺呈游走性、浸润性病变和实变影。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病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于医院治疗的稳定期COPD患者200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0名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Hp感染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进行检测。对研究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饱和度(SaO_2)、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_1)、用力肺活量(FVC)及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_1/FVC)、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呼吸困难评分(mMRC评分)、BODE指数、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及肺功能分级进行检测和评价,对Hp感染患者和无Hp感染患者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Hp感染率为66.50%(133/200)高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患者的WBC及血浆FIB、CRP、IL-6分别为(8.19±1.32)×10~9/L及(6.65±1.04)g/L、(7.89±3.15)mg/L、(12.95±6.84)pg/ml均高于对照组(P0.001);COPD合并Hp感染患者的WBC、血浆FIB、CRP、IL-6及动脉血PaCO_2分别为(10.06±1.32)×10~9/L、(7.24±1.14)g/L、(9.05±3.84)mg/L、(15.52±7.11)pg/ml及(56.12±9.64)mmHg,均高于未合并Hp感染患者(P0.001),而动脉血PaO_2、SaO_2水平及FEV_1、FVC、FEV_1/FVC等肺功能指标分别为(65.52±8.23)mmHg、(86.69±3.61)%及(55.35±5.56)L、(52.75±4.16)L、(49.18±4.09)%,均低于未合并Hp感染患者(P0.001)。COPD合并Hp感染患者肺功能分级分布高于未合并感染的患者(P0.001);COPD合并Hp感染患者的CAT评分、mMRC评分、BODE指数、SGRQ评分分别为(17.92±7.16)分、(2.81±0.42)分、(3.92±1.28)、(63.62±15.34)分,高于未合并Hp感染的患者(P0.05)。结论稳定期COPD患者的Hp感染率高于普遍人群,合并Hp感染患者具有更加严重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凝血功能障碍、肺功能损害和低氧血症,病情进展程度更高且生活质量更低,提示Hp感染可能促进稳定期COPD患者病情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二氧化碳激光治疗120例肛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轻肛瘘术后疼痛、出血和感染 ,加速切口愈合 ,减轻患者的痛苦 ,避免复发 ,就二氧化碳激光治疗 12 0例肛瘘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自 1996~ 2 0 0 2年共收治肛瘘 12 0例 ,其中男性 86例 ,女性 3 4例 ,年龄最大 72岁 ,最小 18岁 ,平均 3 6岁。病程最长 2 8年 ,最短 0 .5年 ,平均 8年。低位单纯性肛瘘 69例 ,低位复杂性肛瘘 2 2例 ;高位单纯性肛瘘 18例 ,高位复杂性肛瘘 11例。二、方法 :术前备皮、清洁灌肠 ,术中采用骶管麻醉。麻醉满意后 ,患者取左侧卧位 ,常规消毒手术区 ,铺无菌洞巾 ,1‰新洁尔灭消毒肛管及直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血清皮质醇及夜间尿儿茶酚胺(UCA)的浓度,初步探讨其在OSAHS并发心脑血管疾病中的意义.方法 65例OSAHS合并心脑血管病患者、70例单纯OSAHS患者、74例正常对照组,检测血浆VEGF、血清皮质醇和夜间UCA浓度.结果 血浆VEGF、血清皮质醇及夜间UCA在OSAHS患者高于正常人,OSAHS合并心脑血管病患者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AHS患者血浆VEGF、血清皮质醇和夜间UCA浓度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合并心脑血管病的OSAHS患者比单纯OSAHS患者血浆VEGF、血清皮质醇和夜间UCA浓度升高更显著;血浆VEGF、血清皮质醇及夜间UCA浓度升高在OSAHS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福州市20岁以上人群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情况,为该病防治及开展前瞻性研究提供依据和基线资料.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福州市五区部分20岁以上常住居民5500名进行入户调查;随机抽取打鼾≥13级315名、打鼾2级100名被调查者,进行整夜多导睡眠呼吸监测,推算人群中OSAHS的患病率;并对OSAHS发生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实际完成调查人数4595名,应答率83.55%,有效问卷4286份,有效率93.28%;习惯性打鼾606名(14.14%),以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h加Epworth嗜睡量表评分≥9分为标准,推算人群中OSAHS患病率为4.78%;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吸烟量、打鼾家族史、颈围、腰围及上气道异常是OSAHS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鼾症、OSAHS发生率高,应根据其在福州市流行特点制定相应防治策略,降低OSAHS发生中可变危险因素的作用,使其患病率及危害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7.
肺瘤平对中晚期肺癌患者血液流变学和抗凝血酶Ⅲ影响的临床研究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李树奇,林红生,张宗歧,唐文秀,孙桂芝,朴炳奎近年研究认为,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与血液流变学、凝血系统有着密切联系,肿瘤患者大多处于高粘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研究中药抗肿瘤转移机理。方法;采用川芎嗪,苦参碱对肿瘤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及粘附因子表达和对内皮细胞通透性影响进行研究。结果:中药对肿瘤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明显抑制CD44,CD49粘附因子的表达,还可以减轻内皮细胞的通透性,保护内皮细胞的完整,阻断肿瘤细胞与基质的粘附,从而减少了肿瘤转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血管内皮细胞与肿瘤转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肿瘤转移是决定肿瘤病人预后的关键因素,也是恶性肿瘤病人的主要死因,如何阻断肿瘤的浸润转移是治愈肿瘤的关键环节.肿瘤转移是一个多步骤复杂过程,肿瘤细胞必须先脱离原发部位,侵入细胞外基质(ECM),与基底膜(BM)及ECM中一些大分子细胞蛋白成分粘附,并激活细胞合成分泌各种降解酶类,穿透血管壁进入循环系统,再穿透血管外渗到继发部位,与继发部位组织粘附形成克隆,增殖生长而形成转移灶.肿瘤细胞浸润转移与内皮细胞关系较密切.癌细胞产生的胶原酶和肿瘤生长因子(TGF)等能直接或间接引起内皮细胞活化,产生胶原酶原及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使癌细胞在血管内形成肿瘤血栓.进而癌细胞产生蛋白分解酶,破坏细胞外基质和血管内皮细胞组成的基底膜,导致癌细胞的浸润及转移.肿瘤血行转移的关键步骤之一是血液中的癌细胞栓子附着在血管内皮上,血小板释放凝集素,使肿瘤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血管内皮细胞收缩变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