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徽州地区菊花的指纹图谱,鉴别菊花不同品种类型,更好地评价徽州地区贡菊的质量。方法 采用Topsil HPLC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乙腈(A)-0.1%磷酸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5 nm,建立20批徽州地区菊花的指纹图谱,采用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批菊花样品之间相似度在0.703~0.989之间,不同品种菊花可分别聚为一类,主成分分析确定3个主成分,方差累积贡献率达82.401%。结论 本实验建立的指纹图谱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良好,可为徽州地区菊花的内在质量控制与品质评价提供初步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2.
徐苏丽 《海峡药学》2007,19(6):105-108
随着仪器的不断完善与发展,联用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其在中药研究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中药提取、鉴定、含量测定等方面.本文着重对目前各种联用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中药橄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苏丽 《海峡药学》2011,23(10):16-19
目的综述中药橄榄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为橄榄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深度开发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归纳总结多年来的研究结果和国内外的文献。结果橄榄具有较多的活性成分和较强的药理活性。结论中药橄榄在保健品和药品方面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和很好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延安市甘泉县突发炭疽疫情进行实验室检测,分离鉴定病原菌。方法 采集病例病灶渗出液、血液、疫点外环境等标本共147份,开展病原分离、免疫学、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 共检出各类阳性标本37份,总阳性率为25.18%。病原学检测分离到1株炭疽芽胞杆菌,阳性率为1.28%;分子生物学检测中皮损渗出液荧光定量PCR(qPCR)阳性率最高,达89.47%,血清学(ELISA)检测阳性率为75%,在环境标本中未检出阳性结果。结论 炭疽疫情应急实验检测中,由于抗菌素使用,人体标本病原分离率较低,血清学试验只具有回顾诊断的价值,应引入敏感快速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以迅速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TP)和丙型肝炎病毒(HCV)合并感染现象在不同送检人群中的表现。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病毒核酸检测192例不同送检人群感染HIV、TP和HCV的情况,分析合并感染的特点。结果 192例送检血液标本均感染HIV,男127例,女65例,其中51例合并感染TP,18例合并感染HCV,7例同时感染以上3种病毒;合并感染者以血液科、传染科、皮肤科、肝病科和戒毒所送检的血液标本为主。结论 HIV与TP和HCV往往呈二重或多重合并感染,加强HIV感染者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 AP631炭疽噬菌体裂解蜡样芽胞杆菌的发现和鉴定。方法通过革兰氏染色、菌落形态特征、噬菌体裂解试验、青霉素敏感试验、溶血试验、生化试验和蛋白质毒素结晶试验对炭疽疫点现场分离的5株菌进行蜡样芽胞杆菌的鉴定,通过PCR扩增、小白鼠毒力测定试验和MLST基因检测等方法对该5株菌和本实验室保存的3株被AP631炭疽噬菌体裂解的蜡样芽胞杆菌进行毒力和基因测定。结果确定了8株可被AP631炭疽噬菌体不完全裂解的蜡样芽胞杆菌。从疫点采集分离的5株菌青霉素敏感试验阴性,炭疽毒力基因PCR扩增阴性,排除了炭疽芽胞杆菌;蛋白质毒素结晶试验染色试验为阴性,排除了苏云金芽胞杆菌;根据溶血试验和生化反应等一系列鉴别实验鉴定为蜡样芽胞杆菌。8株菌的MLST基因检测发现5株菌有新的等位基因位点或ST型。结论本研究首次证明我国使用的炭疽芽胞杆菌诊断AP631噬菌体可以不完全裂解部分蜡样芽胞杆菌,存在非特异性裂解现象,提示在今后使用噬菌体鉴定炭疽杆菌时,对于外环境分离到的可疑芽胞杆菌,特别要注意关于噬菌体不完全裂解的问题,这将为炭疽诊断标准的正确制订提供新的认识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8.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是一种具有简单、快速、特异性强和扩增效率高的核酸检测技术,目前已在食品、卫生及疾病预防控制检验等领域得到了诸多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LAMP技术在实验及临床过程中检测肝炎病毒、流感病毒、HIV-1、狂犬病毒、乙脑病毒、冠状病毒、登革病毒等病毒病原感染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橄榄醋的体内、体外抗菌作用。方法体外抗菌实验:采用含药平板稀释法;体内抗菌实验:橄榄醋30 mL/kg、15 mL/kg、7.5 mL/kg 3组剂量灌胃3 d后,小鼠腹腔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菌液造成感染,继续给药至7 d,观察7 d内各组小鼠的死亡情况。结果体外实验显示,橄榄醋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体内实验显示,橄榄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小鼠均有保护作用,高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橄榄醋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10.
甘氨酸-谷氨酸和甘氨酸-酪氨酸中有机溶剂残留量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苏丽 《海峡药学》2009,21(2):37-39
目的建立甘氨酸.谷氨酸和甘氨酸-酪氨酸原料药中有机溶剂甲苯和乙醇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溶液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PEG-20M(30m×0.53mm I.D.Xlgm)石英毛细管柱.柱温70℃。载气为氮气,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气化室温度180℃,检测器温度200℃。结果甲苯在9~138ppm·mL^-1,乙醇在50~750ppm·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6和0.9999.进样精密度的RSD分别为1.5%和1.1%。各组分实现了各组分的基线分离。测定3批甘氨酸,谷氯酸和甘氨酸-酪氨酸原料中有机溶剂残留量均符合规定。结论所建立方法灵敏、准确,可适用于甘氨酸.谷氨酸和甘氨酸.酪氨酸原料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