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4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们已往的研究已经证实,RNA聚合酶Ⅲ启动子(pol Ⅲ)载体表达的针对TGF β1的核酶,在体外能有效逆转活化HSC的生物学活性[1].但TGF β1是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胞中,并发挥重要生物学效应的细胞因子,因此不具组织和细胞特异性的pol Ⅲ启动子核酶表达系统,在抑制HSC活化的同时会影响到正常肝细胞或其他细胞的功能,这使得基因治疗肝纤维化变得困难.  相似文献   
2.
锤头状核酶对肝癌突变基因p53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p53核酶对肝癌细胞突变型抑癌基因p53的抑制作用。方法 应用计算机设计并合成针对突变型p53(249位密码子AGG→AGT)的锤头状核酶RZ,构建其体外转录和真核表达载体,检测核酶对突变型p53(mtp53)的体外切割作用,并在Lipofect AMINE^TM2000的介导下转染肝癌细胞MHCC97,应用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检测核酶对肝癌细胞突变型p53的抑制作用。结果 测序证实核酶基因被正确克隆人体外转录载体pBSKU6和真核载体pEGFPC1中。体外切割效率为42%,而野生型p53(wtp53)没有被切割。在Lipofect AMINETM2000的介导下成功转染肝癌细胞MHCC97,RT—PCR检测证实突变型p53的mRNA水平明显下降,细胞内的切割效率为69%。结论 p53核酶可成功抑制肝癌细胞中突变型p53的表达,为肝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1病历资料患者,女,50岁,农民,湖北谷城县人。因"乏力、发现面部及全身皮肤晦暗1年余"于2011年3月8日入院,间断有牙龈自发性出血,伴心慌、胸闷感,小便色偏黄。患者既往1990年因"贫血"入当地医院检查发现"脾亢"、"胆囊结石",接受脾及胆囊切除术。查体: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色素沉着,尤以面部、颈部、上肢以及手背为甚,巩膜轻度黄染。腹稍膨隆,肝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求RNA技术干扰人结肠癌SW480细胞Nucleostemin(NS)基因后,结肠癌SW480细胞Nucleostemin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及细胞增殖情况变化.方法:构建Nucleostemin特异性真核表达载体,和脂质体共同转染SW480细胞后,采用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NS基因mRNA和蛋白变化,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RNAi干扰细胞后NSmRNA表达明显下降;NS蛋白表达亦明显下降(1.069±0.368,1.003±0.313,1.901±0.817,P<0.05;1.069±0.368,1.003±0.313,2.035±0.665,P<0.05),空白对照组(仅加入脂质体)和阴性对照组(RNAi错义序列)间无显著差异(2.035±0.665,1.9001±0.817,P>0.05).MTT显示RNA干扰后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结论:通过特异性RNA干扰NS基因后,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小儿人数在3亿以上,无容量疑,加强婴幼儿卫生保健事业至关重要,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基于这样一种愿望,李宏吉主任医师筹翻译了美国放射学家希尔顿所著的《实用小儿放射学》一书。读书约85万字,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书出版后,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成为他们的案头必备参考书,这是该书独辟蹊径,构思新颖的必然结果。归纳起来,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c/el表位处TC标签的基因标记对S和e抗原表达的影响,探索TC标签标记HBV病毒体的可行性.方法 以含有1.3倍HBV基因组的载体为模板,在HBV C基因中插入编码TC标签的碱基序列,得到重组的突变型HBV载体,其编码的核心蛋白的c/el表位处嵌入了TC标签.将野生型和突变型HBV载体分别瞬时转染HepG2细胞,Westernblot检测野生型和各种TC嵌合型核心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分析病毒S和e抗原的表达.多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Western blot显示各种嵌合型核心蛋白在细胞内成功表达,并且同野生型蛋白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别,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表明各组细胞S和e抗原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差别.结论 HBV核心蛋白c/el表位处TC标签的基因标记不会明显影响突变HBV载体表达病毒蛋白.  相似文献   
7.
一部实用性很强的高科技专著──评《实用单克隆抗体技术》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宋宇虎1975年,英国学者创立了单克隆抗体技术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技术,为所有需要制备和使用特异性抗体的研究领域提供了全新的手段和方法,促进了众多学科的发展。我国自80年代初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3种类型布-加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种类型共57例布-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生化检查结果及影像学结果等进行比较。[结果]57例中男38例,女19例,发病率男女之比为2∶1。3种类型中以下腔静脉型最多26例(45.6%)、肝静脉型14例(24.6%)、混合型17例(29.8%);肝静脉型平均起病年龄小于其他2种类型(均P<0.01)。临床表现以腹胀、腹水、乏力最为常见,肝静脉型出现上述症状较其他2型更为常见(P<0.05~P<0.01)。肝静脉型肝功能损伤较其他类型严重(P<0.05~P<0.01),下腔静脉型与混合型肝功能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CT影像学结果显示,肝静脉型的增强CT影像学更易出现肝脏形态学改变,如肝脏肿大、肝脏密度不均等。混合型的CT增强影像学表现介于肝静脉型和下腔静脉型之间。[结论]当布-加综合征累及不同血管时,其临床表现也有一定差异,通过统计分析,总结布-加综合征不同类型的临床特点,有利于提高人们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的分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殊检查和临床疗效等指标。[结果]21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百分比增高。临床分型:黏膜型17例、浆膜型4例、肌型0例。胃镜活检部位为十二指肠降部3例,十二指肠球部11例和胃窦部4例。肠镜活检部位为降结肠2例,横结肠1例。病理学检查提示所有病理标本均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对于激素(强的松)治疗反应良好。[结论]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血液和消化道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性增多,缺乏特异性内镜表现,强的松治疗反应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构建抗突变型p53Maxizyme(Mz)的体外转录和真核表达载体 ,为进一步探讨抗p53Mz的体外切割作用和在细胞内对突变型 p53的抑制作用打下了基础。 方法 :应用计算机设计针对肝癌细胞突变型 p53(mtp53) 2 4 9位密码子的Mz的基因片断 (MzL和MzR) ,分别克隆入体外转录载体 pBSKU6中 ,命名为 pU6 -MzL和pU6MzR。应用PCR技术使 pU6 -MzR的酶切位点改变 ,亚克隆入 pU6 -MzL中 ,重组质粒命名为pU6 -Mz,同时构建靶基因mtp53的体外转录质粒 .再将嵌U6中的Mz亚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 pEGFP中 ,构建真核重组质粒pEGFP -Mz ,该质粒嵌于U6表达系统中 ,在体外由RNA聚合酶Ⅲ高效转录。结果 :测序结果提示成功构建了Mz的体外转录和真核表达载体。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针对突变型p53的Maxizyme的体外转录和真核表达载体 ,为进一步的体外实验和细胞内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