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综合分析耳聋基因和听力筛查,评估耳聋基因筛查在新生儿听力缺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1月至2017年10月该院出生的4 370例新生儿脐带血耳聋基因筛查结果,结合听力筛查结果对其中159例阳性病例统计分析耳聋基因突变情况及其对听力临床表型的影响,同时对耳聋基因初筛阳性的49例接受耳聋基因测序的结果进行分析,明确耳聋基因初筛的准确率,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4 370例新生儿进行耳聋基因突变筛查显示,159例新生儿检验结果为阳性,筛查总携带率为3.64%,其中GJB2、SLC26A4、线粒体12SrRNA、GJB3基因突变百分率依次为62.89%、29.56%、5.66%、1.89%,各基因突变百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9例基因筛查阳性新生儿进行听力学筛查分析显示,两耳均通过率为85.50%,未通过率14.46%;耳聋基因初筛阳性者进行耳聋基因测序30.82%(49/159),其中与初筛结果符合率为98.00%(48/49)。结论耳聋基因筛查可作为临床大规模筛查和辅助诊断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的有效方法,为临床医师对非综合征型耳聋患儿的早期诊疗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持,有效降低新生儿耳聋缺陷。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Cre-Loxp基因敲除系统,构建诱导型条件性Stat3基因敲除小鼠并验证其敲除效率。方法:通过Stat3fl/fl与Col1 creERT2基因型的C57小鼠多代杂交,构建诱导型成骨细胞特异Stat3敲除小鼠Stat3Col1ERT2。取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加入4-羟基他莫西芬(4-OTH)后,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和免疫印迹技术在mRNA与蛋白水平分别体外验证Stat3敲除效果。于小鼠腹腔注射他莫昔芬,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观察小鼠上颌牙槽骨区域STAT3的表达,以体内验证敲除效果。采用SPSS 2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时定量PCR和免疫印迹结果显示,Stat3Col1ERT2小鼠BMSCs体外加药诱导敲除后,STAT3的mRNA水平显著下调(P<0.05)、蛋白表达降低(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Stat3Col1ERT2小鼠体内上颌牙槽骨区域成骨细胞的STAT3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诱导型成骨细胞特异Stat3基因敲除小鼠,使基因敲除可受观察者时空调控,为今后正畸牙移动、颌骨牵引成骨、颌骨骨折等牙槽骨改建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及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带血红细胞指标与地中海贫血的相关性,揭示其在新生儿地中海贫血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市博爱医院出生的2919例新生儿脐带血,进行血常规检测,另采集外周血检测地中海贫血基因,确定各指标中的cut-off值,并计算灵敏度、特异度等评价指标。结果:2919例新生儿脐带血共检出地中海贫血314例,阳性检出率为10.76%。2605例非地中海贫血患儿的RBC、RDW的平均水平低于314例地中海贫血患儿;非地中海贫血患儿的Hb、MCV、MCH、MCHC、HCT、Hb/RBC、MCV/RBC水平高于地中海贫血患儿,两组间各指标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α地中海贫血组的RBC和RDW水平高于非地中海贫血组,而Hb、MCV、MCH、MCHC、HCT、Hb/RBC和MCV/RBC水平均低于非地中海贫血组;β地中海贫血组的MCV、MCH、Hb/RBC水平均低于非地中海贫血组;α,β复合地中海贫血组的MCV、MCH、Hb/RBC和MCV/RBC水平均低于非地中海贫血组。MCV的cut-off值设为106.05fl时,灵敏度为0.548,特异度为0.907,特异度在各指标中最高。MCH+MCV/RBC联合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07,其中灵敏度为0.710,特异度为0.841,阳性预测值为0.348,阴性预测值为0.960。结论:单一脐带血红细胞指标对于地中海贫血的筛查各有优缺点,而联合MCH+MCV/RBC可以提高其对地中海贫血筛查或诊断的准确性,对于降低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的出生率有积极的作用,在基层医院具有很高的普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web of knowledge(Medline、BIOSIS Previews)、Springer link、Science Direct数据库,检索时间为1997年1月至2013年12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万方、重庆维普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19841月年至2013年12月。检索语言限定为中文和英文。收集研究血清AFU对PHC诊断价值的相关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meta-Disc 1.4软件进行分析,综合评价血清AFU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共纳入20篇文献(中文15篇,英文5篇)。分析病例组2 114例,对照组5 718例。对入选20篇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提示所纳入文献具有非阈值效应引起的异质性,因此选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汇总灵敏度为0.77;汇总特异度为0.87;汇总阳性似然比为5.37;汇总阴性似然比为0.28;诊断比值比为20.47;受试者工作曲线(SROC)曲线下面积为0.87。结论血清AFU在PHC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对其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pcDNA3.1-HMOX1重组质粒载体。方法使用基因合成法合成HMOX1基因,在其N端添加Kozak序列及His标签序列,将扩增后的目的基因双酶切连接至pcDNA3.1载体的BamHⅠ和 NotⅠ之间。转化DH5α大肠杆菌后,挑取阳性克隆子进行质粒抽提电泳及测序鉴定。结果 pCDNA3.1-HMOX1重组质粒经酶切电泳及DNA测序证实,目的基因HMOX1的序列完全正确,重组质粒载体构建成功。结论成功构建pCDNA3.1-HMOX1融合基因并在DH5α大肠杆菌内表达,为进一步探讨HMOX1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老年性肺炎是由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或其他微生物等引起的感染性肺部疾病。老年人因免疫功能下降,抵抗力差,且多数患者具有基础疾病,入院前在社区或门诊应用抗生素多次治疗,使细菌产生耐药性,普通抗菌素单一治疗效果差,病程长。我们应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老年性肺炎,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肺内液主要指由气道黏液和肺泡内表面衬里液所形成的一连续液体薄层,对于维持肺的健康至关重要。介绍肺内液流变学特性在维持气道稳定性、保证肺正常的屏障与清除功能、避免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表面活性剂替代治疗等方面的临床意义,同时总结Langmuir-Wilhelmy天平法、捕获气泡法、毛细管黏度计和旋转黏度计等液体表面张力和黏度测量的经典方法,以及粒子追踪微流变仪、轴对称液滴边缘形状分析等新技术,比较这些方法的优缺点,为临床研究肺内液流变学特性辅助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pCDNA3.1-MT2A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在293T和SMMC7721细胞株中的定位和表达情况。方法:使用基因合成法合成MT2A基因,在其N端添加Kozak序列及His标签序列,将扩增后的目的基因双酶切连接至pcDNA3.1(+)载体的BamHⅠ和NotⅠ之间。转化DH5α大肠杆菌后,挑取阳性克隆子进行质粒抽提电泳及测序鉴定。将鉴定正确的pCDNA3.1-MT2A质粒采用脂质体法转染293T和SMMC7721细胞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和定位情况。结果:pCDNA3.1-MT2A重组质粒经酶切电泳及DNA测序证实,目的基因MT2A的序列完全正确,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激光共聚焦观察发现该重组质粒表达于293T和SMMC7721细胞的胞质中。结论:成功构建pCDNA3.1-MT2A融合基因并进行真核表达,发现MT2A主要定位于293T和SMMC7721细胞的细胞质中。本研究为探讨MT2A在肝癌细胞内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SMA7表达量的变化对A549细胞表面黏附分子ICAM-1,VCAM-1和CD44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高表达PSMA7的A549细胞[pcDNA3.1(-)/PSMA7组]和低表达PSMA7的A549细胞(shPSMA7组)表面黏附分子ICAM-1,VCAM-1和CD44的表达情况。结果与高表达阴性对照组[pcDNA3.1(-)组]相比,pcDNA3.1(-)/PSMA7组的ICAM-1(t=86.325,P=0.000)和VCAM-1(t=16.337,P=0.000)的表达量均显著降低,CD44表达量则无明显变化(t=-0.545,P=0.615),而与低表达阴性对照组(shNC组)相比,shPSMA7组ICAM-1(t=-119.827,P=0.000)和VCAM-1(t=-26.68,P=0.000)表达量均显著增高,CD44表达量则无明显变化(t=-848,P=0.444)。与pcDNA3.1(-)组相比,pcDNA3.1(-)/PSMA7组穿膜侵袭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t=3.553,P=0.024),而shPSMA7组明显高于shNC组(t=-3.207,P=0.033)。结论高表达或干扰PSMA7可影响A549细胞表面黏附分子ICAM-1,VCAM-1的表达,提示PSMA7可能因此参与肺腺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水蛭提取物对体外培养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缺氧性坏死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观察水蛭提取物对体外缺氧培养的神经细胞坏死的影响。结果水蛭提取物在0.5-2mg/ml浓度范围有抗神经细胞缺氧性坏死作用,其神经细胞坏死率明显下降,较凋亡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随着浓度增加其抗缺氧性坏死作用随之增大。结论水蛭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神经细胞缺氧性坏死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